護理學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性學科,其中實驗教學占總學時50%以上,是培養(yǎng)護生實際工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1]。如何提高學生臨床應變能力、護患溝通能力、臨床思維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綜合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實訓教學方法,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課題[2]。仿真實訓教學是一種融開放性、設計性實訓項目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層次的全新實踐教學方法[3]。從2012年開始我校在護理技能教學中實施多站點仿真實訓教學方法,學習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1級四年制全國統(tǒng)招本科全體護生。選取2011級護理1班48名學生為實驗組,2011級護理2班42名學生為對照組。兩組均在第3學期開設《護理學基礎》課程,兩組學生入學成績、性別、年齡、各學期各門課程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即采用以單項護理操作練習為主的理論-示教-學生練習-老師講評實驗教學。試驗組采用多站點仿真實訓教學法,具體方法是:教師到醫(yī)院病案室抄錄典型個案10份,每份病案包括病歷、護理記錄、檢查結果、醫(yī)囑、病程錄等資料,設立病案分析站、護理評估站、基本技能操作站、心理護理人文關懷站4個站點,將學生按每組4~5人進行分組,每組熟悉一份案例,由1名護生隨機抽取1名模擬患者(或由組員擔當標準化患者),以仿真實訓方法為主線、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讓學生在校內模擬醫(yī)院仿真的護患情景進行實踐操作。
1.3評價標準
1.3.1學生綜合技能成績評價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及專家咨詢制定基礎護理操作考核項目及評分標準,每個考核項目均包含仿真實訓的4個教學站點的內容。
1.3.2多站式綜合實訓教學反饋問卷 采用自制的問卷進行調查,包括啟迪臨床思維、等十個項目及五個開放問題,如\"在課程學習中,你最大的感觸是什么?\"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綜合技能評價結果 帶教老師對兩組學生在實訓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技能進行評價,實驗組學生評價總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分數(sh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學生教學反饋問卷結果 實驗組學生對臨床思維啟迪等十個項目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見表2。
通過認真閱讀兩組學生對于開放性問題的回答,多站式綜合實訓教學在以下3個方面讓學生感到有所收獲:①提高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學生認為:通過多站式綜合實訓縮短了與臨床的距離,能夠很好的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學習,感覺不枯燥,給自己走向臨床增加了一定的信心。②認識到責任心與溝通的重要性。多站式綜合實訓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學生在學習中必須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從而體會到了溝通和責任心對臨床工作的重要性。③意識到團隊合作的必要性。多站式綜合實訓教學分小組討論分析案例,協(xié)作完成護理操作,大家齊心協(xié)力,勁往一處使,明白了我們是一個團體,我是其中一員的道理。
3討論
3.1傳統(tǒng)護理技能教學方法及存在的不足 傳統(tǒng)護理技能教學通常采用以單項護理操作練習為主的理論-示教-學生練習-老師講評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沿用已久,但存在明顯的缺點。如上課時實驗物品由實驗教師準備,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模式雖然使學生掌握了一些規(guī)范、統(tǒng)一的操作技能,但所養(yǎng)成的機械性在今后工作中一旦遇到復雜的臨床情景,往往會束手無策或失去信心,而不會冷靜分析,缺乏克服困難的意志力[4]。學生只是機械的進行練習,不利于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評判性思維能力。
3.2實施多站式綜合實訓教學的必要性與不足
3.2.1必要性與優(yōu)勢 加強護理基礎實驗教學中護生人性化,護理意識的培養(yǎng),是高等護理教育與臨床護理實踐的良性接軌的必然要求。參與實訓的學生通過努力學習相關疾病知識、練習操作技術;同時采用角色扮演等方法模擬疾病演變過程,增加了真實感;鍛煉了溝通技能和臨床思維能力,更了解了自身存在的不足。
3.2.2存在不足 有部分學生認為實訓內容、病例設置等方面不合適,因此對病例的設計尚需改進,扮演患者的學生需要有良好的表演才能,以使學生有如臨其境的仿真效果,對任課教師和實驗教師的要求較高。
本研究顯示,多站式綜合實訓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自信心、責任心、臨床思維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等。通過調查,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其他課程中也可運用多站式仿真教學;但仍需在模擬的真實性方面加以提高。我們應當不斷實踐探索予以完善,為培養(yǎng)高素質護理人才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鄒凌燕,王克芳,李峰,等.《護理學基礎》實驗考核的改革[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9):7-8.
[2]沈筱玉,吳玖玖.對高職高專實訓教學的探討[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6,(2):141-142.
[3]潘麗婷.多站點仿真實訓教學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8):374-375.
[4]李麗榮,陳亞紅,王汕珊.合作性學習理論在臨床護理操作技能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7,22(23):15-16.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