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胰、膽道病變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腸吻合術后的空腸病變出血。主要表現為嘔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圍循環(huán)衰竭,如處理不當可危及生命。臨床護理在治療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患者的護理是促進疾病好轉、延長出血周期、減少出血次數的重要措施之一。
關鍵詞:消化道出血;病情觀察;護理
1 病情觀察
1.1嚴密觀察生命特征 注意患者血壓、體溫、脈搏、呼吸的變化,消化道大出血可導致失血性休克。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臨床表現為血壓下降和脈壓差縮小,使組織灌注減少,形成乳酸增高,發(fā)生代謝性酸中毒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脈搏的改變是觀察休克的主要標志,休克半期脈搏加速,休克晚期脈搏細而慢。對提前發(fā)現并防治休克起到重要的作用。失血性休克體溫多低于正?;虿簧R话阈菘思m正后,可有低熱或中度熱,一般人為38.5℃,持續(xù)數日或數周,原因系出血后分解產物吸收,血容量減少,體溫調節(jié)中樞失調而引起發(fā)熱。若體溫≥38.5℃應考慮出血后誘發(fā)感染。如體溫持續(xù)不退或熱退后又不升則應考慮再出血。
1.2觀察出血情況估計出血量 消化道出血>60ml可出現黑便,呈柏油樣,有腥臭。當患者有頭昏、心悸、乏力、脈速提示出血量在400ml以上??沙霈F暗紅色或鮮紅色便,嘔血與黑便的顏色與出血量和速度有關。如嘔血呈鮮紅色或有血塊,提示出血量大,速度快。
1.3觀察尿量 根據液體的排出量估計失血程度和輸液輸血量,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從嘔吐物、大便和尿液記錄排出量。嚴密注意嘔吐物的性質和量,大便的性質、次數、稠度,準確估計失血量,同時注意尿量和尿比重。如果每小時尿量在20ml~30ml,表明血壓能維持腦及腎功能在正常范圍內不受損傷。
1.4觀察血容量 大出血患者出血時往往皮膚濕冷。面色蒼白,口唇發(fā)紺,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說明灌注不足。
2 護理措施
2.1入院時護理 患者入院后立即通知醫(yī)生,絕對臥床休息,安置患者取平臥位,保暖,安慰患者,囑勿緊張,嘔血時頭偏向一側,及時清理口腔內積血,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吸氧。立即建立有效的循環(huán)通道做輸液、輸血準備,按醫(yī)囑準備止血藥物,常規(guī)給予去甲腎上腺素8mg加入150~250ml冷生理鹽水中分次口服,囑服藥后適當轉動軀體以利于藥物與創(chuàng)面充分接觸。
2.2迅速建立靜脈通道 迅速建立多條有效的靜脈通道,應選用大號針頭,以便于快速輸液、輸血。可選用\"Y\"型靜脈留置針,因其具有同時輸入多組液體的功能。作輸血前配血準備,在未輸血前,可選用右旋糖酐或羧甲淀粉等輸入,迅速補充血容量。盡量輸入新鮮血液。輸血輸液早期要快,后期根據患者的心肺功能適當調節(jié)速度,防止輸液過快過多誘發(fā)急性肺水腫。
2.3注意吸氧、休息與體位 病情嚴重者應配合氧氣吸入,尤其是食管靜脈破裂出血者,缺氧易誘發(fā)肝性腦病。大出血患者應安靜臥床,取平臥位,下肢抬高30°,保持呼吸道通暢,頭偏向一側,以免嘔血引起窒息。
2.4加強基礎護理 口腔護理:因出血患者口腔有腥臭味,應3次/d清洗口腔,防止口腔感染。皮膚護理、便血護理:大便次數頻繁,每次便后應擦凈,保持臀部清潔、干燥,床單污染后及時更換,以防發(fā)生濕疹和壓瘡。
2.5飲食護理 進食可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保持水、電解質平衡,保持營養(yǎng),還可促進腸蠕動,胃內積血與飲食易往下運動,減少惡心、嘔吐。消化性潰瘍引起的出血停止6h后進食溫涼清淡無刺激性的流質飲食。流質飲食和水溫不易過熱,以后逐漸改為半流質飲食、軟食,給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的食物,開始少食多餐,以后改為正常飲食,不食生拌菜、粗纖維多的蔬菜、刺激性食品、硬食、飲料,如濃汁雞湯、肉湯、濃茶、咖啡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者出血停止24h后進食高熱量、高維生素冷流質飲食,限制鈉和蛋白質攝入,避免誘發(fā)和加重腹水和肝性腦病,避免進食硬和帶刺激性食物(如花生、蘋果、瓜子、核桃、魚和排骨等),應細嚼慢咽,避免損傷食管、黏膜再次出血。意識障礙者通過留置胃管觀察出血量及保持營養(yǎng)。但應注意的是,出血活動期應禁食。
2.6心理護理 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生命受到威脅,導致患者產生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因此,護士應主動關心、安慰患者,通過溝通了解患者及其家屬產生恐懼、憂慮的原因,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和心理指導,使患者和家屬情緒穩(wěn)定下來,在坦然、平靜的情緒中接受治療。搶救工作應迅速而不忙亂,做好各項檢查治療的解釋工作,及時清除血跡、污物,注意保暖,陪伴患者,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3 健康指導
向家屬宣教一些本病的常識,使之對治療過程有一定的了解,取得家屬配合,并協(xié)助醫(yī)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會患者及家屬識別早期出血征象及應急措施,出現嘔血或黑便時應臥床休息,保持安靜,減少身體活動;幫助掌握有關病證的病因、預防、治療知識,以減少再度出血的危險;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樂觀精神,正確對待疾病,合理安排生活,增強體質,應戒煙戒酒,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勿自用處方,慎重服用某些藥物??傊舷莱鲅鸩〖?、來勢兇險、變化快,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和循環(huán)衰竭而危及生命,如能正確診斷,進行有效的止血治療及認真細致的護理,可使患者轉危為安,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從而達到康復的目的。
上消化道大出血發(fā)病急促,其搶救、治療是一個及時、連貫、嚴謹的綜合過程,在積極地配合搶救的同時,注意觀察,做好心理護理、飲食指導及內鏡下止血護理也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陳宇翔.急性上消化道道出血緊急內鏡檢查的護理體會[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2,24(4):127.
[2]譚細明.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淺析[J].中外醫(yī)療,2009,23:119-120.
[3]王世鑫.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標準與治療方案[J].中國臨床醫(yī)生,1999,27(9):23.
[4]馮正儀.內科護理學(二)[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1:138-139.
[5]徐長秀.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9,23(1):3132.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