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從事教育行業(yè)已經多年。每一年都從事著大同小異的教學課程,如果總是一成不變,那么課堂會跟我們的教學方式一樣毫無新意,更不會有太大的活力。這不是一個好的現象,假如一直這樣下去我們就會變得像臺機器一樣,一直重復著相同的動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永遠不會有任何改變。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積極改進教學方法,讓我們的課堂教學變得有滋有味,也讓我們的心理不再那么枯燥。
一、增加感情味道,讓我們其樂融融
人都是有感情的,與家人有親情,與朋友有友情,與情人有愛情。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也可以有情感,因為語文的學習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正確認識和了解自己的內心,激發(fā)出學生對不同事物的不同情感。情感是我們賴以生存在這個社會的精神支柱,我們在友情、親情和愛情的陪伴下走過我們的一生,在這些情感的陪伴下我們的人生才能變得有意義,有動力。假使沒有了這些情感支柱,那么我們將會如同行尸走肉,生活得無滋無味。語文教學是教師生活和生存的一部分,語文也是學生生存和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要想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有意義,那么語文學習有滋味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背影》一文,它無限放大著父愛之情,教師可以在教導此類文章時引導學生去想一下自己的父親,想自己的父親對自己做過的哪些無私奉獻的讓我們心疼的事情,讓學生在對父親崇高的敬佩中更進一步愛惜自己的父親,進一步引導學生去理解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
二、增加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讓我們內心充實
學習語文課的目的之一就是通過對知識的學習來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文學是一個泛詞,它不僅僅指一項,而是包羅萬象,比如我們課本中的多元化知識內容,有:詩歌、小說、散文、文言文等等。這些東西各有各的特色,而且各有各的味道。當我們在學習一首古詩時,只看譯文的話,其實就不會有什么深的感觸,也不會覺得過目不忘等等,但是當我們看古詩原文就會看到不同的味道,古詩講究對稱、押韻等等,而且短短的幾句話就可以給我們帶來心靈上很大的震撼,追隨詩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就是文學的魅力,在語文的教學課堂上我們就應該去細細地品味,不要把一個個課業(yè)當作一項項任務,要學會去品讀,然后在文學的世界中尋求一方自己心靈的凈土。
三、展示個性,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翁
在高三課業(yè)壓力很大的情況下,學生很難有機會展示自己個性的一面,都被壓抑著,想著多學一點,等高考的時候可以有一個高分好成績。其實這種思想是不對的,我們不能為了考試而學習,當學生還是孩子的時候就開始壓抑自己的個性只為達到一種高分的目的而去學習生活的時候已經改變了我們教育的初衷,因為現在我們?yōu)榱四康亩鴫阂肿约海敲匆院蟮搅松鐣覀冞€是這樣,一直這樣下去我們的一生很快就會過去,當行將就木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后悔自己當初為什么沒有為自己活一把。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學會正確引導我們的學生,端正學生的態(tài)度,讓學生勇敢地展示自己的個性,在課堂上語文老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的聲音,并適時迎合學生的個性,給他們提供展示個性的平臺,引導學生做自己的主人,真正的用心去感受語文、文學,讓心靈得到最大的釋懷。
通過語文的學習增長我們的知識,使我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知識的海洋中充實我們的心靈,增加我們的文學修養(yǎng),改變我們枯燥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在有滋有味的學習中變得活潑開朗,走向最美好的未來。這就是我們語文課堂的最大魅力。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