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概況
高中通用技術是指較為寬泛的、體現(xiàn)基礎性和通用性并與專業(yè)技術相區(qū)別的技術,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為主旨,是一門立足實踐、注重創(chuàng)造的課程,是一門科學與人文高度融合的課程,是國家規(guī)定的普通高中學生的必修課程。
通用技術課程設兩個必修模塊:技術與設計1意在讓學生掌握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掌握技術及其設計的一般思想和方法;技術與設計2是在前一模塊的基礎上讓學生運用技術原理解決實際問題。這兩個必修模塊是普通的基礎教育課程,屬于通識教育范疇。
二、高中通用技術課的現(xiàn)狀
1.國外現(xiàn)狀
美、韓、德等國通過幾十年的探索,已經形成比較完善的培養(yǎng)模式。美國1921年就把技術教育引入教學,到2005年美國已經有144所大學設置技術教師教育課程。韓國于1969年正式設置技術課程,迄今為止技術課程已經在小學、中學和高中全面開展。德國也非常重視基礎教育中的勞動技術教育,把它視為學生職業(yè)生活和進入社會的重要準備和基礎。
2.國內現(xiàn)狀
我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自1999年進行了一些早期工作,歷經基礎研究階段、標準的起草、修改、審議、頒布、課程的實施與實驗階段,經歷了16個年頭。筆者所在市區(qū)自2006年開展通用技術課程,在此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在資源建設和教學兩個方面,即硬件和軟件方面存在的問題。
(1)硬件
①課程開展情況: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以必修1為主,部分學校開設了必修2,個別學校在選修課程中選擇一本開設,某些學校甚至一門也沒有開設。選修課等則完全沒有學校開展。
②教師的專業(yè):通用技術教師需要掌握很多學科知識。各大學極少設置通用技術教育專業(yè),導致后備師資及任課教師知識儲備不足,無法很好地勝任工作。
③實驗場所建設:對于通用技術實驗室的資金投入不夠,實驗室配套設備不齊,專門通用技術實驗室較少,使用率很低。
④資源建設:龐大的學科資源對教學更有利。鑒于通用技術學科的特點,應建設較大型的學科資源網站,方便教師交流和學習。而現(xiàn)有資源的訪問者多,參與者少。
(2)軟件
①觀念問題:學校及社會對課程認識存在很大誤區(qū),認為是在高中階段培養(yǎng)產業(yè)工人,實際上不是培養(yǎng)勞動的技能而是培養(yǎng)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不是讓學生參與生產的過程,而是讓學生了解生產的工藝及流程。
②教學模式:目前教學形式上多是理論、案例的分析及課件的展示,長此以往,學生對通用技術失去學習興趣,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紙上談兵。
③評價模式:各學科的評價只重視選拔、結果、學業(yè)成績,評價方法單一,過于注重量化和傳統(tǒng)的紙筆測驗法,而忽視了評價主體多元、多向的價值。
三、對策分析
1.課程開設問題
要努力鞏固已開課的成果,爭取開設選修課。像簡易機器人制作可以為自主招生提供加分,可以此為點,努力擴展此項選修課。任課老師要從思想上重視此課,努力開展好通用技術課,培養(yǎng)學生的通用技術素養(yǎng)。要建設強有力的備課組,教育主管部門的教研員要起到作用,要發(fā)揮督導及引領作用。
2.教師專業(yè)問題
老師要做好本職工作,發(fā)揮教科組的作用,互相聽評課,多學習其他學校的課程建設經驗。要充分發(fā)揮網絡的作用,多學習。國家層面上也要重視,各大學應設立通用技術本科教育,或利用現(xiàn)有資源,在現(xiàn)有相似專業(yè)中增加一些課程,讓相似學科畢業(yè)教師有能力、有信心去教好這門課。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經常組織本學科教師進行培訓或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水平。
3.實驗場所問題
在實驗設備完整的情況下,要充分發(fā)揮實驗室的作用。如設備缺乏,要想辦法利用校辦工廠、實踐基地、生活廢品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要加強校企合作,要建立參觀學習的網點,讓學生能親身體驗到技術產品的一些流程,了解一些先進設備和儀器的使用,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4.資源建設問題
課程資源建設也應統(tǒng)籌規(guī)劃,分步實施,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學資源,鼓勵通用技術教師開發(fā)課程資源。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廣泛交流與共享課程資源。師生也要積極參與網絡的資源建設,也可與兄弟學校聯(lián)合,在課程資源方面取長補短、交流、學習。
5.教學模式問題
(1)良好的開端。在上第一課時,可以去農村里收集一些古舊燈具展示給學生;多讓學生動手操作。
(2)興趣教學。要找貼近學生實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教師力所能及地做一些簡單的教具。
(3)多元化教學。結合通用技術自身的特點,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探討。
6.評價模式
評價的對象和范圍要突破學習結果,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評價。應從書面測試、項目測試、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評價、作品、課時考勤方面進行考慮。
四、展望
當前,教育改革正朝著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方向邁進,而通用技術課程的創(chuàng)立,正有利于推動教育向素質化、創(chuàng)新化方向發(fā)展。所以,教育部門和教師在實施課程時,應充分挖掘本課程資源的價值,努力提高課程資源開發(fā)和利用的水平,推動通用技術課成為一門主流的課程。
參考文獻:
陶鈞.談高中通用技術的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J].甘肅教育,2012(13).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