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至2014年,酒業(yè)風云激蕩,“禁酒令”一出,冷了高端市場,卻火了電商。在這一冷一熱間,對比鮮明,真可謂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海面之下,是酒行業(yè)出現了銷售下滑、庫存激增、廠商倒閉現象,而火焰之上,是諸如酒仙網、中酒網、也買酒等酒類電商日漸趨于火爆的場景。此時,業(yè)內關于酒商需要轉型、必須轉型、不轉型會死的論調大行其道,但在酒業(yè)轉型面前,這個話題無人不知,關鍵是,在行業(yè)低迷期,面臨困境的廠商應該如何轉型?北京仁德和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德和”)同樣面臨著這樣的難題——在市場環(huán)境出現巨變之時急需轉型,問題是,如何轉?往哪兒轉?仁德和老板趙溫紅選擇了移動電商。
從最初的10元秒殺試水,到后來以“喝白酒,做股東”為主題的眾籌,仁德和正在實現從傳統酒商到酒商+電商+品牌運營商的轉型。對趙溫紅和她的仁德和來說,在這種轉型過程中,多少收獲了一些“電商心經”。
心經一:老板轉型,底子要厚
老板作為企業(yè)的“引航者”和決策人,須有運籌帷幄的能力,在企業(yè)需要轉型之時,應果斷做出決策。能有此決斷的老板,無論是從其自身的經歷、能力、視野還是戰(zhàn)略高度,都要求有比較厚的底子。趙溫紅曾做過公務員,以前在國酒之鄉(xiāng)——貴州仁懷市委宣傳部工作。對趙溫紅來說,從國家公務員到一個以茅臺為傲的商人,這一轉型,跨步實在有點大。但既然已經邁出這一步,趙溫紅早就抱定了這樣的目的:把家鄉(xiāng)、把茅臺、把茅臺鎮(zhèn)的優(yōu)質醬酒介紹給更多消費者。為此,趙溫紅經常親自下酒廠選酒、與釀酒師溝通、鑒證酒的生產和品質——她要保證消費者手上的每一瓶仁德和酒,品質都響當當。
心經二:流量是別人的,品牌是自己的
在選擇向電商轉型的過程中,趙溫紅并未和其他人一樣去擠天貓、京東、酒仙網等流量可觀的大牌電商平臺,而是選擇了與上市企業(yè)北京金和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建立了具有銷售功能、仁德和自己的獨立APP軟件。獨立APP上線之后,仁德和雖未大做宣傳推廣,卻依然贏得了每天七八單、銷售額近萬的業(yè)績。為何不選擇天貓、京東、酒仙網這些流量大、客源成熟的現成平臺,而是選擇通過獨立APP的方式做品推,在回答記者這一疑問時,趙溫紅說:那些平臺的流量再大,最終都是別人的,對仁德和這樣的新品牌來說,這些流量并不能帶來多少實際利益,投入產出的性價比并不高。仁德和品牌是酒業(yè)新軍,因此,我們的每一步都必須走扎實,每一分錢都要花到刀刃上。
心經之三:小有小的玩法,不要去跟風
相對于中國酒行業(yè)來說,仁德和無論是企業(yè)規(guī)模還是品牌影響,也許還不算大,但在趙溫紅心里,這個品牌寓意卻很深,所傳承的是“仁者善、德者尊、和者貴”這樣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因此需要細心去呵護。她希望能將仁、德、和理念滲透到中國消費者的內心深處,而不是僅僅賣幾瓶酒出去——在當前越來越浮躁的社會中,“仁”、“德”、“和”這三大品質已變得越來越稀有、越來越珍貴。“仁德和企業(yè)目前還小,仁德和品牌也創(chuàng)立不久,但每一個企業(yè)、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的活法兒,面對電商大潮,做自己就好,要堅守,不要去跟風。”趙溫紅如是說。
心經之四:即便酒業(yè)蕭條,仁德和也要做那個活得好的
“禁酒令”之后,中國白酒業(yè)開始進入漫長的調整期,與之前的繁榮相比,甚至有點“蕭條”。消費者尤其是公款消費的那一批人不再隨便喝了,酒難賣了,廠商庫存大了。酒業(yè)中人該如何面對這種困境?又該如何度過行業(yè)“寒冬”?對此,趙溫紅信心滿滿。她認為,即便是酒業(yè)“蕭條”,但總有日子過得比較好的。市場變了,你是不是采取了對的方針,應用了對的策略,有一幫對的人跟著你。更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拿對的酒去滿足消費者——其實,市場萎縮的另一個潛臺詞是:消費者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yè)提供給消費者的產品和服務應該越來越好。因此,以前那些拿胡亂“勾兌”的產品糊弄消費者的做法,你認為消費者還會喜歡嗎?你認為消費者還會買這樣的酒賬嗎?
心經之五:培育“醬酒”未來,讓大家一起玩
最近,仁德和正在發(fā)起一場以“喝白酒,做股東”的眾籌活動——凡是通過仁德和專屬APP下單,購買任意仁德和產品達到一定金額的消費者,除了獲得美酒之外,還可以根據約定和游戲規(guī)則,以股東身份獲得仁德和酒業(yè)公司的年度分紅。眾籌是2014年以來風靡互聯網的一種新玩法,是把產品售賣方和消費者需求進行“混搭”的一種市場模式,這一模式正在酒業(yè)悄悄興起。趙溫紅的目的是,借道眾籌,讓大家一起玩,增加消費者的參與和互動,為“醬酒”市場培育出一個鐵桿粉絲日漸增長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