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農村教師,留守兒童的教育是一個回避不了且非常重要的問題。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城鎮(zhèn)化進程加快,進城務工的青壯年群體不斷增多,留守兒童的數量越來越多,據統(tǒng)計我班留守兒童的數量占班級人數的69%。留守兒童大多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為照顧,他們因為年齡較大,文化水平較低,又由于隔代,往往只關心留守兒童的生活,對孩子要么溺愛,要么放縱不管。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老師的事,在家?guī)缀醪贿^問孩子的學習,學校召開家長會他們也不愿意參加,缺少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大多數留守兒童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積極性不高,成績不理想,很容易發(fā)生打架,出現上網、逃學的現象。
教師要讓留守兒童在缺失父母關愛的時候,能夠切實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我作為班主任,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的:
一、抓住契機,進行感恩教育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要使留守兒童認識到:父母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健康成長,我們應該感恩父母。幫助他們理解父母外出務工的無奈和艱辛,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是重要的,父母經常外出打工,對自己關愛少,不是不愛自己,而是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好、更幸福,要理解父愛母愛的偉大。并經常結合生活實例對留守兒童進行思想教育,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父母外出打工時,擔負了監(jiān)護自己的重任,擔起了家中的所有重擔,每日為我們洗衣、做飯,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我們才得以健康成長,我們應該感謝他們,聽從他們的教誨。同學和朋友給了我們友愛,讓我們在生活中感到不再孤單,讓我們在痛苦時可以傾訴、依賴。感恩老師傳授給我們知識,教育我們如何做人,每天晚上查寢,為喧鬧的學生留下叮囑,為熟睡的學生掖好衣被,為想家的學生送去親情。為此,每學期我班都召開以“感恩的心”為主題的班會,讓學生暢所欲言,讓他們不忘父母師長的養(yǎng)育教導之恩,不忘他人的幫助之恩,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將來回報社會,回報關心愛護他們的人。
二、建立充滿關愛的班集體,彌補情感教育的不足
留守兒童存在十分嚴重的心理問題,主要是由于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尤其是父愛母愛的缺失。通過對留守兒童的調查發(fā)現,大多數兒童由于長期與父母分離,難以感覺到幸福。農村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缺失,讓留守兒童遇到情感和心理問題時無處傾訴,漸漸變得自卑、沉默寡言,不愿與人交流等心理問題。班級不但是學生集體生活的基礎,也是教育的基礎。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教育者和領導者,在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等方面都應起到引領的作用。班主任對留守兒童應該多關心,多理解他們,通過班集體為他們營造一個溫暖、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
三、多鼓勵表揚,培養(yǎng)留守兒童的自尊自信
留守兒童身上確實有很多毛病,但每一個學生身上都能找到一些優(yōu)點。著名教育學家洛克說:“兒童一旦懂得尊重與羞辱的意義之后,尊重與羞辱對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種刺激?!崩纾医踢^一名學生張某,他上課時很活躍,和其他人說話,吃東西,擺弄玩具,紀律性很差。我讓他請家長,他的眼淚立刻流了出來,原來他的父母均外出打工,把他托付給他的伯父照管,他的伯父也整天忙于務工掙錢,根本無暇顧及他,每星期回家都要自己洗衣服。但是他勞動很積極,很樂于助人,我就讓他擔任班里的衛(wèi)生委員,他工作做得很好,我就鼓勵他:“衛(wèi)生工作能做好,課堂紀律我相信你也一定能夠遵守?!惫凰拿u漸少了,開始努力學習了。
總之,作為在一線工作的農村教師,我深知農村教育工作的艱辛,我們最了解留守兒童,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愛,但不能缺少老師和學校的關愛,我們要用真誠的愛去滋潤每一個留守兒童的心田,用愛點亮每一個留守兒童的心燈,讓他們健康茁壯地成長。
參考文獻:
王建明.淺談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3(5).
?誗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