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語專業(yè)屬于一門小語種專業(yè),在韓流熱潮席卷我國后,我國的很多高職院校紛紛開辦了韓語專業(yè)。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連云港和韓國的往來更加密切,對韓語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在這種形勢下,高職院校在韓語教學過程中重視語言的培養(yǎng)而疏忽文化課程的現象也越加明顯。
一、連云港高職院校韓語文化課程的教學問題
1.韓語文化課程的傳授式教學無法引起學生的積極性
現階段,在連云港高職院校韓語文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受學生基礎薄弱、課時安排少、學生學習的欲望不高等因素的影響,教師的講課就是一言堂,處于課堂的中心地位,而學生只是單純地聽取教師的講解,沒有多少感官刺激,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課堂上學生就表現得乏力、沒有精神、厭學等,教學效果難以實現。
2.學生的學習方法傳統(tǒng)
現在學生的韓語文化課程學習,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深刻影響,在學習方法上,死記硬背的現象還很突出,對于外語知識的運用很難實現。一些學生的專業(yè)課成績很好,可是面對韓國人進行韓語交流的能力就不高了,跨文化意識不強,造成學生在交流中頻頻失誤,出現尷尬局面。
3.情境式教學法效果不理想
情境式教學指教師按照教學的內容、教學目標、學生的特點等情況,聯合一定的工作任務,設立一定的教學情境,組織學生開展小組交流,通過角色扮演來實現情境教學的目的: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督促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按照實際的學習任務開展模擬式學習,教師以一定的情境進行實際教學,促進教學高效化。但是,這些目標并沒有很好的實現,存在以下兩點問題:第一,在教學任務的把握上,許多教師在專業(yè)實踐上缺乏經驗,更多的是利用學生反饋、網絡信息等來進行實際的任務內容,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準確性、全面性不高,這就導致在設立教學情境的仿真任務時,對關鍵控制點把握不準,系統(tǒng)性不強;第二,在組織小組進行討論時,教師對每個學生的角色、信息收集、情境表演等方面分別進行指導,致使很多學生課堂的注意力不集中。
4.整個教學過程連貫性不強
通常,語言的學習有聽、說、讀、寫、譯五個環(huán)節(jié),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在文化課程方面是相同的,可是在表達上卻特點不一。教師要有橫縱結合的觀念,即在熟悉了解自己的教學任務時,還要把握整個教學進度。通常,對于教學計劃的安排,整個韓語教研組應集體討論安排教學任務,這樣就能避免教學過程的不連貫性而出現教學內容重疊的現象。
二、韓語文化課教學的現狀分析
目前,連云港很多高職院校的韓語專業(yè)加大了與國際接軌的步伐,不斷促進中韓友好交往,韓語基礎課、韓語文化課的教學力度不斷增加。但是經調查研究表明,在實際教學中,還有一些因素導致韓語文化課教學出現了問題,主要有:由于韓語文化課不是主要的就業(yè)方向課,學校安排的課時很少;學生的韓語基礎基本為零,對學習韓語的意義認識不足、自信心不足;韓語教師自身把握真實工作任務的能力欠缺,對于學生的仿真任務口語練習指導效果不理想。教師教課的重點是一些重要的知識點,講課內容雖然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但對于韓語知識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識內涵、拓展性知識等卻很少涉及或者刪減,這就出現了很多教學問題。
三、高職院校韓語文化課程的教學方法
1.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采用引導的方式教學
引導的教學方式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教師的循循善誘,學生的專業(yè)知識、語言技巧、運用能力就會逐漸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加強引導的理念,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學會韓語學習的方法。教師在備課時,要多方查找資料,擴充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挖掘學生的韓語學習潛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以導師的身份,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幫助學生成才。對此,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韓語綜合能力,學??梢园才沤處熯M行培訓,做好對教師的培訓引導,推進韓語教學的進步。
2.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不斷進行實踐,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
在教師引導的基礎上,教學活動還要有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實踐性要強。因此,學校、教師要認真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教師要盡量使用韓語進行教學,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聽力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二是開設韓語服務社,學生輪流進行管理,服務用語全部使用韓語,教師要指引學生準確運用韓語;
三是可以開展韓語論壇,包括時事政治、市場經濟、旅游等方面,或者舉行語言學習交流會,學生通過扮演記者、教師等,增強韓語運用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馬美琪.高職院校韓語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
[2]王沐陽.高職應用韓語教學思考[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4).
[3]樸若丹.高職院校韓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策略[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1(9).
?誗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