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職高語文課堂教學氣氛沉悶,缺乏生機的現(xiàn)狀令人擔憂。結(jié)合職高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不拘一格,組織了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真正地動起來。
關(guān)鍵詞:職高語文;競爭活動;網(wǎng)絡資源
我們知道: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主體自覺、自主的活動過程。職高學生在學習方面面臨諸多困難,他們沒有學習動力,本身不愛學習,讓教師、家長等外界因素非常焦急和無奈。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語文教師雖然只能起到引導、啟發(fā)、點撥和促進的作用。但只要我們發(fā)動腦筋,以生為本,一定能夠找到適合職高語文教學的好方法。
接下來,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談談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煥發(fā)生機的幾點措施,以期與各位同仁共勉。
一、利用競爭機制讓學生的狀態(tài)活起來
當今的時代競爭無處不在。一個人沒有競爭力無法立足于世;一個企業(yè),缺乏競爭力不能長遠發(fā)展。我們的學校教育是面向社會、面向未來的。我們的學生在未來社會能不能立足,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但有一點非常關(guān)鍵,那就是:我們的學生必須有競爭的意識,有競爭的實力。
職高在校學生還沒有體會到就業(yè)的壓力,也沒有憂患意識,更缺乏競爭意識。所以,我們必須幫助學生樹立競爭意識,構(gòu)建競爭機制,激活我們的語文課堂。
挪威人為了讓沙丁魚賣個好價錢,就在槽中放一條鯰魚,而鯰魚到了陌生的環(huán)境便會四處游動,從而促進沙丁魚群的游動,于是沙丁魚便能鮮活到港,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鯰魚效應”。我們的語文課堂也要想方設法使全體學生動起來,只有進入良性競爭的狀態(tài),學生松懈疲沓的狀況才會得以改善,語文課堂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
在課堂上,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和節(jié)奏,我會靈活安排一些競賽類的小活動。比如:課前三分鐘,抽四個小組的代表上黑板聽寫、默寫、口頭回答昨天的學習內(nèi)容。然后打分,每一次抽查的得分累積到本小組的得分中。每一周匯總評選一次,獲得周冠軍的小組成員每人可以獲得老師的笑臉徽章一枚。
再比如:學完一首詩后,臨下課五分鐘的時間內(nèi),讓男女同學比賽背誦。這樣的競爭形式還可以在宿舍之間進行,或者變換花樣:左邊四排與右邊四排、前排三排與后邊四排,或者班干部與課代表之間,或老師隨機抽起來的某幾個同學之間等??傊@樣的競爭活動,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團隊意識,另一方面也活躍了課堂氣氛,落實了教學目標。當然,同學之間是在和諧友好的前提下進行的良性競爭。
二、利用網(wǎng)絡資源讓學生的學習方式活起來
語文學科研究的是文字、文學與文化。網(wǎng)絡資源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而語文教學如果能夠與網(wǎng)絡資源相勾連,網(wǎng)絡將會源源不斷地給語文課堂注入活水,使課堂教學內(nèi)容充滿時代的氣息,煥發(fā)新的活力。同時,網(wǎng)絡資源使學生大開眼界,在教學方式上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也是一個突破。
比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時,我組織學生做了一個關(guān)于紅樓夢的專題研究。我對學生進行了研究方法的指導,并建議觀看《老梁故事匯》中對曹雪芹身世的研究。學生的興致非常高。在學習李白的《將進酒》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下載了《子午書簡》中高峰老師的示范朗誦視頻,還建議學生多多關(guān)注中央電視臺的《子午書簡》欄目。
比如:在學習韓愈的《師說》時,我讓學生看了重慶衛(wèi)視由祝克非主持的《品讀》節(jié)目。恰好這期節(jié)目還邀請了重慶師范大學的王于飛教授。觀看這期節(jié)目就相當于兩位男老師給學生上課,經(jīng)典的臺詞再配以優(yōu)美的圖片和音樂,全班同學都非常積極地投入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
利用網(wǎng)絡提供的豐富資源,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鮮活的生機。這樣的教學形式學生喜聞樂見,教師長知識,學生也長見識。這比我們“教師霸占著課堂苦口婆心,學生趴到講桌上昏昏欲睡”的課堂效果要好得多。
三、利用自由作文讓學生的語言表達活起來
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說是口頭言的表達,寫是書面的表達。而在這些能力當中,職高學生最怕的就是寫作文。一到上寫作課就跑到鄰班教室借作文書,然后胡亂抄上一篇交差。作文課并沒有真正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相反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心理負擔。而且抄來的作文如何評分?評多少分意義都不大。所以老師也會覺得很沒勁。
寫作其實就是心靈的自由表達,是一個愉悅而幸福的事情。怎樣才能讓學生自己的思維動起來,我手寫我口,我筆繪我心?我以為,除了教材中的作文序列訓練的安排外,可以靈活選擇其他方式的自由作文。
1.寫作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相結(jié)合,使學生有話可說
可以寫身邊小事,自己感興趣的事,身邊熟悉的人、令自己感動的人。參加了什么活動,活動過程如何,結(jié)果怎樣。剛開始訓練時,對學生盡量要求快。篇幅可長可短,形式自由靈活。這樣,學生的思維就不受限制,有話可說,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只要積極健康就好。
2.寫作的內(nèi)容與閱讀的內(nèi)容相結(jié)合,使學生有感而發(fā)
讓學生讀什么寫什么。學完課文有自己的感想,可以寫下來。看了哪本書有話要說,可以寫旁批、做點評、寫感想。
其實,我們語文老師只要愛學習,多思考、善應用,就能夠?qū)⑸钪?、電視里、網(wǎng)絡上的很多資源進行充分融合,并靈活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從而使自己這股活水激起學生思維的層層漣漪,碰撞出探究的朵朵浪花!
參考文獻:
張偉.淺談怎樣讓職高語文課堂活起來.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28).
?誗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