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困擾,突出表現為“低效”“死板”甚至“無效”。創(chuàng)設英語活力課堂,無疑是改變這種現狀的必然途徑。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因此,采用“小組合作”這一教學模式,有計劃地啟發(fā)和引導學生,讓他們在小組合作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和才能,使小組成員間相互幫助、各展所長,從而達到活力課堂這一目標。從課堂教學小組組織設計、教學任務完成方法、聯系專業(yè)實踐活動三個方面就如何創(chuàng)設英語活力課堂作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組織設計;評價方法;實踐活動
一、課堂教學小組組織設計
1.組內異質,組間同質
合作學習小組是一種新型的結構—功能聯合體,通常由4~6名在性格、性別、個性差異、學業(yè)成績、能力差異等方面具有異質性的學生組成(一般不超過6人),盡可能使每個小組成為一個班級的縮影。這樣既可避免小組間差異過大、小組學習興趣低下、參與度降低,也可形成小組間的積極、良性競爭。
2.組織管理要合理
小組合作要做到組間競爭、組內討論,這就要求小組內分工要明確,一個小組作為一個集體,推選本組的組長、發(fā)言人、記錄人等。一開始可由教師明確各個成員的任務,一方面使學生養(yǎng)成團結協(xié)作、相互幫助、取長補短的學習習慣,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小組討論、活動中,每個小組成員都有自己的任務,使課堂充滿活力。
3.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指導學生合作學習的技能。預習時小組內各成員都要提出自己的疑問,然后逐一商討,把不能解決的問題匯總,以便在課堂上交流。針對課堂上的問題和任務,小組內成員先互相交流,再派代表陳述。發(fā)言時要輪流,不能由少數人壟斷。課后集體性作業(yè)先獨立試做,疑難之處互相討論解決。無力解決時派代表詢問老師,再給小組成員講解。
二、教學任務完成與評價方法
1.教學任務完成的步驟
首先是準備階段,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制作教學任務書,每小組一份;然后是執(zhí)行階段,學生以分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務,各小組準備如何報告完成任務;最后是“任務”后階段,即評價階段,分析任務執(zhí)行的情況,教師根據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語言講解與操練。
2.教學任務的完成模式
采用小組合作,共同完成任務的模式。例如,對待課堂上學生出現的發(fā)音不標準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發(fā)音不標準不要急于糾正,而是先通過小組內自查,小組間互查,相互找茬,相互模仿、學習,讓學生在發(fā)現問題的同時共同參與,時刻隨著課堂進程而動。
通過教學任務書的形式,采用小組合作的模式,重視學生的情感因素,強調通過任務來實現對語言的意識和感知。它不僅發(fā)展聽、說、讀、寫等多種語言技能,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協(xié)商合作能力、思考應變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3.教學任務評價及作用
對于小組成員付出的共同努力與成績,我們應該予以認可和表揚,把對小組的獎賞獎給每個人,讓每個學生感受到合作所帶來的喜悅,使小組內出現互動、互助、互進的局面,學習目光必然會投向集體、投向長遠。
三、聯系護理專業(yè)實踐活動
1.開展各種各樣的英語視、聽、讀、寫活動
如醫(yī)藥、護理類影視作品的英語配音比賽、護理知識英語講座等。
2.模擬臨床職業(yè)場景
如就醫(yī)導診,急救護理,醫(yī)藥衛(wèi)生知識咨詢等,小組成員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可由教師統(tǒng)一主題,也可由各小組自主設計主題,根據所學的護理理論和技能知識,進行臨床情景操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鞏固了英語詞匯、用法和口語的練習,還進一步鍛煉了自己的專業(yè)技能,課堂氣氛歡快而充滿活力。
強調學生間的合作,并不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以高漲的學習熱情投入合作學習中,在合作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巧妙引導。
實踐證明,在中職英語課堂中采用小組合作式學習,配以任務驅動的方法,注意結合護理專業(yè)實踐,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成為能夠對自己學習負責的人,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不但要學會,還要會學;同時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互相合作、相互鼓勵、相互啟發(fā),在主動參與的小組活動中完成知識的內化與協(xié)作能力的提高??傊〗M合作為著手解決活力課堂這一目標提供了一條很好的途徑。
參考文獻:
[1]舒白梅.現代英語教學[M].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 1997-01.
[2]韓志先,賀慧聲,劉北利.英語閱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3]伍星琴.淺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
作者簡介:彭程,女,出生于1985年5月,籍貫:山東曲阜,職稱:助理講師,研究方向:英語,就職單位:山東省曲阜中醫(yī)藥學校。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