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程是近幾年來在國內出現(xiàn)并不斷取得進步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區(qū)別,對促進中學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意義。而微視頻是微課程中最核心,也是最直觀的部分。微視頻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微課實踐的成敗。介紹了微視頻的定義及制作方法,對提高教師微視頻制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微視頻;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能力
微課程是指按照新課標及教學實踐要求,以5~10分鐘左右的微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知識點或者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教學新模式。在教學實踐中常用以突破重點、難點。微課程主要包括:教學設計、微視頻、知識清單、學習任務單、微反思等組成部分。微課程是信息時代的產(chǎn)物,具有技術性,這就需要教師擁有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
一、微視頻的概念
應用于教學的微視頻,與我們生活中所認識的微視頻有些許不同。生活中的微視頻是指利用各種攝錄終端(如攝像機、手機、電腦等)錄制一些短視頻,內容以人物、風景表達一個場景或者一段故事為主。而應用于教學的微視頻,則主要是利用電腦軟件,將教學設計轉化成5~10分鐘的視頻,內容以教學過程中的知識點為主,用以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演示實驗操作或者溫故知新。在課前預習、課中輔導、課后復習都有很大的適用空間。
微視頻的內容呈現(xiàn)形式有很多種,傳統(tǒng)的微視頻教學專注于教師上課過程的錄制,視頻畫面以教師上課為主。這種微視頻實際上不能算是微課程的一部分,其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它呈現(xiàn)給觀看者的往往只是簡單的教師上課過程,而非知識點本身。隨著微課程研究的深入,微視頻教材的展示形式已經(jīng)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目前教學用的微視頻的形式主要是利用計算機軟件,配合教師講解,將PPT轉化成視頻格式。視頻中的內容主要是與知識點講解有關的文字、圖片、Flash制作的動畫、實驗演示以及與其搭配的各種音頻。教師的面孔或教學過程則幾乎不再體現(xiàn),筆者也覺得沒有出現(xiàn)的必要。
二、微視頻的設計
在制作一個微視頻前,必須要有一個設計稿。微視頻教材的制作者是科任老師,對象是知識點,觀眾是學生,因此,設計稿的編寫要考慮到三個主體:教師、知識點和學生。
學生是教學的中心,一切教學活動最終都是為了學生的學。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甚至是同一個班級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微視頻教材的設計首先要注意學情分析??梢酝ㄟ^問卷調查、學前小測、訪談等方式來了解學生的一般特征、初始水平、接受能力、認知方式、風格,教師能夠對學生有一定的了解,從而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正確處理知識點,這是制作一個好的微視頻的前提。
在了解學生的情況以后,接下來要分析的便是所要講授的知識點。對知識點的分析與處理,要建立在課標的基礎上,從課標的要求出發(fā),認識該知識點在章節(jié)中的地位,與前后知識點的關系,分析該知識點的特點,并結合學生的學情,確定將該知識點的講解方式以及制作成微視頻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教師是微視頻的制作者,是整個微視頻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每個教師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興趣愛好和審美觀都不一樣。教師應該根據(jù)自身的特點來設計不同風格、不同演繹方式的微視頻。例如,計算機水平比較高的教師,就可以利用多種計算機軟件,設計豐富多彩的動畫、習題插件或者可交互的視頻等,而計算機水平較弱的則可以利用簡單的屏幕錄制軟件來制作一些簡單的、無交互的微視頻教材。
微視頻的設計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首先,微視頻設計要遵循教育性原則。視頻的設計要以課標為出發(fā)點,以讓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有用的知識為目標。其次,可操作性原則。微視頻設計要根據(jù)自身制作能力以及學生認知的具體情況來設計,設計出的方案能夠落實。再者,微型性。微視頻設計不同與教學設計,其針對的往往是某一個知識點,視頻的長度要控制在5~10分鐘左右。最后,多樣性原則。微視頻設計要根據(jù)具體需求,有機地將文字、圖片、動畫、交互性插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內容豐富的微視頻成果。
三、多媒體課件的制作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是微視頻成功的重要步驟。學生有可能在手機等小屏幕上學習微課,因此同一屏幕的內容不宜過多、過密。文字必須易看清,字體建議選用黑體、楷體,少用筆畫較細的宋體等,字號一般在18磅以上。利用PPT可以制作很多的效果,如倒計時、動作路徑、圖形變換等,甚至能做出選擇題的效果。好的課件能夠為微視頻的成功制作打下很好的基礎。
四、微視頻的制作
視頻的格式類型有多種多樣,常見的視頻格式有flv,mp4,swf,avi,wmv,mov,rmvb等。每種格式類型有各自的優(yōu)點與缺點,在畫質、壓縮率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微視頻教材常使用的格式是flv和mp4。Mp4的優(yōu)點是能夠適用的播放器比較多,一般的播放器大多能夠播放mp4格式的視頻,而且文件不會太大,畫質也還不錯。flv是flash video的簡稱,利用flash制作軟件制作出來的視頻就是flv格式。Flv格式是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最為流行的視頻格式,它的優(yōu)點是所占空間小,網(wǎng)絡加載快,視頻清晰度高,對播放器的要求不高,能夠與其他許多操作軟件相兼容。
1.攝影式微視頻的制作
攝影式視頻是指利用平板電腦、手機、DV、錄像機等多種視頻終端攝錄形成的視頻。雖然這是較為傳統(tǒng)的微視頻制作方式,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優(yōu)點。攝影式視頻真實情景展示能力高,可以用來展示解題思路、實驗過程、地理景觀等,能夠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具體事物。攝影式微視頻的拍攝,要注意光線、構圖、畫面移動等問題。光線方面,拍攝過程中要根據(jù)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狀況隨時調整白平衡。構圖方面,最好多機器多角度拍攝,以便后期制作挑選最優(yōu)鏡頭。鏡頭移動的過程中,要做到平穩(wěn)、勻速,移動速度不宜太快或太慢。如果是實驗演示視頻,拍攝者拍攝前要充分與實驗操作人員溝通,了解實驗流程,做好拍攝準備。
2.PC錄屏式微視頻的制作
PC錄屏式微視頻的制作是微視頻教材的主要制作方式,也是較為簡單,對計算機水平要求不高的一種微視頻制作方式。能夠完成屏幕錄制的軟件五花八門,有Camtasia Studio,Bandicam,Adobe Captivate,屏幕錄像專家等軟件。目前比較主流的是Camtasia Studio。它包含錄像器、編輯器、菜單制作器、Camtasia 劇場、播放器和截屏記錄儀的內置功能。錄像器功能能夠讓使用者輕松地記錄屏幕上發(fā)生的動作。在錄制屏幕的同時,也能同步輸入音頻,這就為講解式微視頻提供了可能。
另一款比較實用的軟件是Adobe Captivate。Adobe Captivate能夠自動記錄屏幕的動作,且能夠即時產(chǎn)生交互式的Flash仿真,操作簡單。它還能夠創(chuàng)建復雜的分支場景,搜集反饋,在實踐中,可以用來插入各種類型的測試題。
屏幕錄制式的微視頻可以與Flash產(chǎn)品進行搭配使用。利用Flash可以制作各種形象生動的動畫,用來演示某一事物發(fā)生。
3.直接將PPT轉化成視頻
將PPT演示直接轉化成視頻格式最簡單的方法是利用Office 2010以上版本的PPT來轉化。首先,打開要轉化的演示文稿(pptx格式,如果是ppt格式,可先用該軟件轉換),點擊“文件”——“另存為”,在保存類型選擇“Windows Media視頻”,然后保存即可。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異常簡單,但是缺點也很多。最直觀的就是視頻過程太單調乏味,缺少互動,只是單純的PPT播放。沒有音頻同步錄入,如果需要音頻,還需要后期錄入。相比屏幕錄制軟件,這種方法比較麻煩且效率低下。
Camtasia Studio能夠完成屏幕錄制的同時,也有PPT錄制功能,Camtasia Studio PPT能將PPT可以快速地錄制ppt格式的視頻并將視頻轉化為交互式錄或者avi、swf格式視頻。并且,不論是錄制屏幕還是錄制PPT,都能夠同步錄入音頻。
不論是哪種錄制方式,視頻錄制要盡量滿足以下要求:錄制現(xiàn)場要安靜無噪音,避免與錄制內容無關的噪音干擾視頻錄制;教學語言要規(guī)范,聲音清晰響亮,發(fā)音標準;聲音與演示過程要同步;畫面大小要根據(jù)學生的終端設置,一般為1024×768,一般不小于640×480。
五、后期工作
視頻錄制完成后,還要對其進行加工,如對錄制好的視頻加入片頭,片頭應包括:課程名稱、年級、單位、主講教師等信息。對視頻長度要進行剪輯,將視頻時長控制在5~10分鐘左右。視頻不宜太大,一般用攝影儀器攝影獲得的視頻文件應該會非常大,不利于傳播,可利用錄屏軟件將拍攝的印象進行二次錄制,利用屏幕錄制所占空間小的特點,可以大大降低視頻的大小。根據(jù)播放器需求,利用軟件對視頻進行格式轉換,將視頻轉換成合適的格式。推薦的軟件有:格式工廠、電影魔方。
有好的微視頻教材,還要有一個好的平臺與之搭配,才能夠使微視頻得到更好的傳播。條件比較差的學校,可以利用如今比較普及的QQ群、微博來搭建傳播平臺。有條件的學??梢源罱ㄗ约簩iT的傳播平臺。如福州八中新校區(qū)的建設過程中,就請工程師專門設計自己的師生互動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能夠讓教師將制作的微視頻上傳到自己的個人中心,供學生點擊瀏覽,并對該視頻進行評價,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得到及時的反饋。
在信息時代,技術對教育改革的作用與日俱增。微課程對學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知識點具有很大的幫助,微視頻是微課程的核心。在教育改革不斷推進以及信息技術不斷進步的社會背景下,中學教師應該對微課程有所了解,掌握一定的微視頻制作本領,緊跟時代步伐,努力編制出優(yōu)秀的微視頻教材,為學習者提供更多的學習方式選擇。
參考文獻:
[1]華傳強.微視頻教材的設計與制作[J].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6):75-77.
[2]范青.微視頻教學資源的研發(fā)與應用研究:以《教育技術研究方法》為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3]Bruck P A.Micro learning as strategic research fild:an invitation to collaborate[C].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Micro learning Conference.Insbruck: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5:13-16.
[4]謝曉華.操作演示的微視頻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4):4-5.
[5]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