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張揚個性滿足人性需求的發(fā)展趨向,教育也在從共性發(fā)展的大一統(tǒng)形式逐漸轉型到個性發(fā)展的多元化分布,差異教學就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改革。
什么是差異教學?它是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學生差異,滿足學生個別需要,以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fā)展的教學,其核心理念是:每一個學生都有進步與發(fā)展的潛力。相關資料顯示,差異教學與其他教學法相比,主要區(qū)別在于:它以學生的差異為教學出發(fā)點,既照顧差異又對每個學生有挑戰(zhàn)性,還要允許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方式、速度去學習,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
在實施差異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實施差異教學,應該關注差異化的需求起點、差異化的教學方法和差異化的發(fā)展評價,三個方面缺一不可。但教育界的實踐恰恰忽視了“差異化的評價”,致使教育實踐中的評價在相當長時間內停留在一個低層次水平上。以語文學科為例,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1.評價內容過度集中。語文教學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其評價也應該是多角度的。但在實際評價過程中,人們過于關注與應試相關的知識點教學或閱讀與寫作相關的技巧傳授,并以學生是否“掌握了答題技巧”、是否“學會了寫作套路”來進行評價。沒有總體的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缺乏探究能力、表達能力的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也無從提高。
2.評價方式過于單一。語文學科是中考的重要科目,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將考試作為評價的主要方式屢見不鮮,重結果、輕過程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和普遍。并且,由于學科的特殊性,評價過程緩慢,不能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
3.評價功能未能凸顯。在語文學科的評價過程中,我們往往忽視對評價結果的反饋、分析,使評價的內化、調控功能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出現(xiàn)了“拿出評價結果就算大功告成”的局面,學生也不能從評價結果中得到下一階段努力的動力。
對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評價建議”的闡述:“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改善教師教學。評價應該改變過于重視甄別和選拔的狀況,突出評價的診斷和發(fā)展功能?!蔽覀儜摫M快糾偏評價中的不正常現(xiàn)狀,將評價從單一功利的甄別與選拔中解放出來,從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需求出發(fā),以開發(fā)學生的發(fā)展?jié)摿榻K結目標?;诖?,研究開發(fā)語文教學的差異化評價就特別有價值。我們針對上述狀態(tài),進行了如下的嘗試。
1.評價內容強調整體性,提高語文素養(yǎng)
語文學科的評價應體現(xiàn)整體性和綜合性,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注意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等方面的有機聯(lián)系。筆者將以閱讀欣賞課為例闡釋這個問題。
設立閱讀欣賞課的目的是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外閱讀,通過集體的閱讀氛圍和個體的閱讀參與,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合理的閱讀方法,成為一個有閱讀涵養(yǎng)的人。它主要由幾個方面組成:閱讀自我選擇——閱讀沉浸過程——閱讀心得積累——閱讀互相推薦——閱讀展示分享。學生們的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都在閱讀課中得到重視和展現(xiàn)。在對學生的閱讀欣賞課進行評價時,我們把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作為評價的一方面,還通過組織“悅讀分享會”來作為評價的另一方面。第一階段,每個學生寫下自己的讀書經歷和心得,在同學面前朗讀出來;第二階段,學生通過已有的課件制作技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同學推薦書。兩階段的“悅讀分享”營造了學生愛讀書、愛交流的良好氛圍,同時,也把寫字、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與閱讀很好地相結合,而不是單一的“為閱讀而閱讀”。
在語文學科的評價內容上強調整體性,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增強成就感,調動學習積極性?!皭傋x分享會”后,有學生寫下感言:“讀書是一種難忘的享受,不是純粹湊熱鬧。”也有學生明確表示:一學期的閱讀,讓她已經有了比較好的閱讀習慣,固定了每周自己的閱讀時間。
2.評價方式趨向多元化,形成有效機制
評價方式應該是多樣化的。除了固有的考試測驗外,我們還結合語文學科自身的特點采取多種方式,掌握學生語文學習的第一手資料。
學情調查。學生的學習起點存在差異,因此,在實施教學前,我們對學生的學情進行了了解與前測,包括學生對將要學習內容的興趣點、關注點、知識儲備、生活經驗、認知水平等,形成了學情調查資料。以潘同學為例,我們發(fā)現(xiàn)她的語文興趣點和關注點是現(xiàn)代文的閱讀,并且有較好的現(xiàn)代文閱讀語感,但對于文言文的學習卻不擅長。那么,在學習文言文時,我們有意識地通過故事串聯(lián)、方法傳授等方式,結合她擅長現(xiàn)代文學習的長處,來和其他同學進行“學習互助”,并在此過程中加以引導,逐步培養(yǎng)她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成長檔案。我們在教學任務結束后當堂進行相關內容的測試,以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及存在問題,形成了課堂反饋資料;我們針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進行“問診”,指出存在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和方法,形成了學科診斷資料;此外,還有個別訪談、作業(yè)跟蹤、開展活動等方式,這些方式形成的信息都作為過程材料積累下來,匯總形成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成長檔案。多元的評價材料尊重每一個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差異,每一個學生都在被尊重中找到自己成長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反思。
同時,傳統(tǒng)的評價是自上而下的,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并且沒有發(fā)言權。而在差異教學背景下,學生才是評價的主體。我們在“悅讀分享會”等各類語文學習活動中將自我評價、互相評價、教師評價有機組合,學生在評價中變被動為主動,與教師在評價中形成平等交流的信任關系,也有利于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我們還在活動中引入了“家長評價”,使家長也參與到學生評價之中,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學生語文學習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可見,在語文學科的評價方式上強調多元化,起到了承認學生個體差異,重視學生個性發(fā)展的作用。
3.評價功能關注發(fā)展性,尊重個體差異
語文學習中,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身心特點、生活閱歷、認知水平、理解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異,不同的學生在進行同一學習活動中也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因此,評價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利于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诖?,我們嘗試通過學科診斷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在適合的時間提供適度的評價,促進學生適合的發(fā)展。學科診斷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語文診斷書一樣的綜合性發(fā)展評價,另一類是寫作、閱讀、口頭表達等單項評價。
根據(jù)一段時間的考試測驗、問卷調查、個別訪談、課堂反饋、作業(yè)跟蹤,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基礎、閱讀、寫作、實踐等方面的具體診斷,通過語文學科診斷書提出改進建議,有利于學生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在語文學習中的優(yōu)勢、不足以及未來努力的方向。筆者將以幾份語文診斷書的內容說明關注學生個性差異的評價。
對于暫時處于落后狀態(tài)的朱同學的評價:“你其實是聰明的,但是你對自己的要求不算太高,老師只能天天‘盯’著你?;A部分是你能夠把握住的,你需要多花時間來鞏固。閱讀理解題要多問幾個為什么,然后結合文章來答題。作文,借助一些好的作文來模擬一下,肚子里有‘貨’了,就不怕寫不滿600字了。多看書,多積累?!?/p>
對處于中等層次的吳同學的評價:“你在語文學習上思維相比其他同學要敏捷,但是古人云:‘三思而后行。’語文學習沒有捷徑可以走,一定要踏實。你的目標是提高正確率。你的作文在這一階段有進步,但要避免出現(xiàn)一些問題:比如卷面不夠整潔,開頭結尾沒點題,敘述過于空洞之類。”
對于比較出色的曲同學的評價:“你的語文學習一如你的為人,樸實無華,有點‘大家閨秀’的氣質。你的閱讀面很廣,兩次閱讀分享也讓我們所有人見識到了一個獨特的你。你的閱讀理解一直是比較好的,但有時候要拓寬一下思路。建議你多出去走走,接觸一些人文的、自然的事物,比如無錫博物院、上海科技館等。你的閱讀為你的作文提升帶來了很大幫助,也使你多次在重大考試中占了‘先機’,所以作文的好成績依然要保持。但是注意:不要偏題,我們期待看到的是你大氣的文章。有時候,老師看到你多處涂改的文章,就可以想象到你當時的心慌。所以,要鎮(zhèn)定。另外,有好筆頭還不夠,還要會口頭表達。這是你需要加強的。”
家長對于語文學科診斷也十分認同,丁同學的父親在“寫給女兒的話”中說:“語文的學習,只能一步一個腳印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多讀,勤練筆,持之以恒,相信自己,勝利的彼岸在向你招手!”
再比如,寫作是語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寫作單項評價時,我們根據(jù)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進行分類,從同一類習作中挑選出范文作為講評的例子,這樣,每一類水平的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習作,并且得到指點,而不是看著班內寫作水平較高的同學“暗自傷神”。
在語文學科的評價功能中關注發(fā)展性,其實質就是尊重學生的差異。它基于學生自身現(xiàn)狀與過去情況進行比較,從而對學生的發(fā)展水平、潛力等進行判斷,通過分析比較來明確未來發(fā)展的優(yōu)勢與不足,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通過評價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上文提到的朱同學一改以往的散漫,不僅自己抓緊時間鞏固基礎知識,還主動和學習較好的同學組成“學習互助小組”,取長補短。吳同學認為自己的情況就是老師診斷的那樣,他在按照老師的要求一點點改正后,的確比以前有了進步,特別是作文還成為了范文。曲同學則特地在暑假中到重慶游學,以開闊自己的視野,并讓自己的寫作更有深度。
總之,在差異教學背景下進行的語文學科評價,評價內容整體性、評價方式多元化、評價功能發(fā)展性是相輔相成的。正確地進行語文學科差異化的評價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智能,也有利于教師正確、全面地了解學生,并根據(jù)學生實際不斷調整教育教學策略。
(無錫市廣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