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鋼琴課與即興伴奏的教學都是學前教育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筆者通過自己的教學經驗把鋼琴課與即興伴奏教學有機的結合,從而促進學生在掌握基本的彈奏技巧外,對鋼琴即興伴奏也有一定的掌握。
【關鍵詞】鋼琴教學;彈奏;即興伴奏;能力
鋼琴課的教學是為學前教育專業(yè)開設的一門必修課程,但由于課程學制短,學生專業(yè)的音樂素質和入學的鋼琴水平良莠不齊,甚至大部分學生是“零基礎”,從來沒有接觸鋼琴等等,面對這種問題,所以有針對性的教授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鋼琴就成為了大家必須面對的問題。
即興伴奏是一門技術性和創(chuàng)造性綜合運用的科學,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屬于職業(yè)技能必修課,其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在沒有原譜的前提下,為他人伴奏及邊彈邊唱的能力。這門課程的學習,需要學生具備一定基礎的專業(yè)技能即鋼琴彈奏的能力,所以在學生學習即興伴奏之前,必要的滲透相關的技能知識也成為了必要的手段,本篇文章就是針對在前兩個學年的鋼琴專業(yè)學習中如何滲透即興伴奏的相關知識,談一些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經驗。
由于考慮到通過兩年的鋼琴普修,教學目標不可能是培養(yǎng)專門的鋼琴人才,所以除了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奏技能外,必備的基本能力——即興伴奏也成為了教學中的授課重點,但由于鋼琴教學有其特殊性(學習過程時間長,需要大量時間練習),在教學中必須制定出一份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來適應高速發(fā)展的社會人才需求。所以在基礎教學的同時,進行一些簡單的即興伴奏技能知識的介紹也顯得尤為重要。
一、鋼琴彈奏的基本功教學
鋼琴彈奏的基本要求是彈奏者能夠用以熟練的演奏技巧表現(xiàn)出樂曲想表達的音樂思想,演奏中要注重所有樂譜中表情符號、樂句、連線以及彈奏中左右手強弱的處理等等,但由于上課時間短,所以要求學生必須在短時間內掌握鋼琴基本功的訓練,掌握鋼琴的技能技巧。
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彈奏內容的多類型、多樣化。學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斷奏、連奏外, 還要彈奏必要的音階、琶音、和弦、和弦轉位等等的練習,實踐證明,這種練習對學生增強手指獨立性,提高手指的技能,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注重視奏能力的培養(yǎng)
在鋼琴的教學中,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視奏能力是教學中一項必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視奏能力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的進度,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強調視奏的重要性,也為學生彈好琴打下良好的基礎,強調學生在彈琴時一定要仔細看清楚樂曲的譜號、調號、拍號、臨時變化記號、速度、力度、表情符號等等,這對于規(guī)范學生的彈奏是十分必要的。
三、音樂表現(xiàn)力的感悟和培養(yǎng)
任何一首樂曲,無論難易都是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彈奏任何一首樂曲都要讓學生明確一定要有對美好聲音的追求,以及去感知能夠發(fā)出最好聲音的觸鍵方法,彈奏任何樂曲都不能以音符為單位,一定要理解樂句,正確彈奏出音樂中的“換氣”也就是呼吸,正確理解樂曲要表達的主題思想。例如,在彈奏《搖籃曲》時一定要抓住該曲安靜、溫柔、恬美的創(chuàng)作風格,彈奏時一定要把這種恬靜的感覺表達出來。總而言之,彈奏任何樂曲都不能只是簡單機械的運動,一定要有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力,一定要用心彈奏。
四、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yǎng)
由于學前教育鋼琴教學的特殊性,學生在畢業(yè)走上工作崗位后,獨奏的機會非常少,而即興伴奏的應用則較多,從就業(yè)的角度看,必須將教學內容與社會的需求緊密的結合,所以在教學中有必要在教學初期就提高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下面我把在教學中的一些教學經驗和大家分享。
針對零基礎的學生或是基礎不太扎實的學生,除了教授必要的例如斷奏、連奏、跳音和各大小調音階、琶音、和弦等一些基本的彈奏技巧外,還讓學生自己動腦把已彈奏熟練的樂曲改編,把樂曲的左手伴奏部分“移植”到學生熟知的小樂曲或者小兒歌上,例如:車爾尼599第20條,樂曲的左右伴奏為15 35|15 35 |學生在彈熟這條樂曲后,還要把這條練習曲的左手伴奏用在為《小星星》配伴奏上,彈熟一首后,還可以應用到《粉刷匠》、《小紅帽》、《一分錢》等小曲中。隨著逐漸練習,還可以加深難度,例如把雙八的節(jié)奏型變成前十六、后十六、附點、切分等節(jié)奏型。等學生可以游刃有余地把一首樂曲彈奏多種節(jié)奏型之后,還可以再加以變化,例如把之前的伴奏單音變化成八度,或者把單音變成雙音或者和弦,或者運用和弦轉位等等,通過這種練習,可以讓學生除了練習基本的能力技巧外,還額外地多彈奏了一些兒歌小曲,這樣做不僅靈活了手指,拓寬了曲目,還可以讓學生動手、動腦相結合,可謂是一舉多得。
以上說的一些小樂曲都是二拍子或者四拍子比較歡快的樂曲,但兒歌中還涉及一些舒緩的,悠揚的三拍子或是6拍子樂曲,例如599練習中的26條。和上面的方法相同,在彈熟這首樂曲后,把這種伴奏型“移植”到例如《小白船》這種三拍子的兒歌中,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把基本的彈奏技巧教授外,必須要讓學生涉獵多種體裁,多種風格的作品,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了解各個時期作品的風格,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練琴的興趣。讓學生在為兒歌配伴奏時,多思考哪些伴奏音型可以應用到哪些歌曲上,2拍子、3拍子、4拍子的歌曲都有哪些伴奏音型?為了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除了“移植”伴奏外,還可以對兒歌稍加創(chuàng)編,例如《小星星》,右手的旋律可以把雙八分節(jié)奏變換成附點或是切分節(jié)奏,這樣更能拓寬學生的思路,甚至鼓勵學生去改編樂曲的風格,多思考、多創(chuàng)造,為以后學生在就業(yè)時打下良好的基礎。
鋼琴演奏是一項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練習才可以學習好的科目,面對這些學習時間短,還必須在短時間內速成的學生來說,這種一舉多得的練習方式比較適合短期內學琴和短期要達到一定效果的學生。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經驗和體會,對于學前教育這種比較特殊的專業(yè),各位在一線教學的教師都在積極思考各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歡迎各位同行一起來探究出更適合幼教專業(yè)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以適應教學改革的發(fā)展。
[參 考 文 獻]
[1]張雯.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即興伴奏教學的探索[J].藝術教育,2009(04).
[2]李昱霏.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之探索[J].經濟研究導刊,2011(25).
[3]孫曉紅.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改革的構想[J].淄博師專學報,2010(04).
(責任編輯:章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