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歷朝的宮廷中都匯聚了許多專業(yè)的畫家為皇親貴族作畫,這些畫家創(chuàng)作的繪畫精品及由此形成的流派與風(fēng)格,被稱為宮廷畫。這里介紹三件精品之作。
清康熙高其佩指畫魚樂圖(圖1),絹本立軸,畫縱268、橫66厘米,此幅作品為作者指頭指甲并用而繪,畫面大小鯉魚、鱖魚、鰱魚及小魚群,粗細線條游刃自如,濃淡干濕,墨色變化無痕,構(gòu)圖虛實適度,自然生動,極富動感,其筆墨粗放而不失精微,堪稱其指畫佳作。自款“其佩”,印“指頭蘸墨”朱文扁長方印,下角有“少文之印”朱文方印、“石尚開所珍秘”白文方印、“方其道所藏金石書畫”朱文方印。
所謂指畫又稱手指畫,就是以指頭代替筆來作畫,是中國畫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方法,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相傳唐時張文通畫樹石山水“唯用禿筆,或以手摸素絹”而畫成。但沒有系統(tǒng)地用手指頭畫完整的中國畫。指畫在經(jīng)過宋元明三個朝代,皆無大發(fā)展。真正承先啟后最終取得最高造詣而成為一代指畫宗師的是清順治年間的杰出畫家高其佩,故畫史稱“以指為畫,始于高鐵嶺使君韋之?!?/p>
高其佩(1660—1734),字韋之,號南村,又號且園。遼寧鐵嶺人,官至刑部右侍郎。高其佩早年也用傳統(tǒng)的毛筆作畫,卻一直未能創(chuàng)出自家的繪畫風(fēng)格,在他發(fā)明了指頭作畫后,他的作品獨樹一幟于畫林,最終成為指畫的開山鼻祖。高其佩善畫山水、人物、花卉、蟲鳥等等,山水氣勢磅礴,花卉蟲魚刻劃細微,均有很高的成就。雍正八年(1730)得到皇帝詔令,高其佩進入圓明園“如意館”為宮延內(nèi)部作畫,成為一名宮廷畫家。
清郎世寧八駿圖(圖2),絹本,縱53、橫92.5厘米,此幅畫作是郎世寧為康熙第二十一子慎郡王允禧而作。畫中的八匹駿馬,豐滿多姿,神情各異,各具情態(tài)?;蛩淖沆o臥,或嬉戲撫慰,形態(tài)各殊而互相呼應(yīng),一派怡然自得之景象。他用中國傳統(tǒng)的繪畫材料融入西畫技巧,先以淡墨勾畫輪廓,再以淡墨渲、皴擦,使馬匹肥美的結(jié)構(gòu)體態(tài)、皮毛的光感、靈動的神態(tài)一一呈現(xiàn)出來。畫面右上詩前為朱文“果親王寶”方印,下接有經(jīng)畬主人(雍正第六子弘瞻)的題詩一首:“郎卿畫馬非畫馬,憑仗禿筆寫胸臆。八駿依然十駿同(世寧曾奉詔畫十駿圖,現(xiàn)貯于內(nèi)府),夾鏡連錢表奇特。就中兩兩競相嚙,霧鬣風(fēng)毛互憐惜。一匹眠沙氣自昂,一匹齕草神偏適。卓然一匹森天骨,有買詎惜千金擲。四蹄雪白影飛空,驍騰詎數(shù)奔虹赤(唐太宗時馬名)。怪來一馬形最羸,崚嶒并露十五肋。只恐長懷萬里心,眾中牽出無人識。諦觀盡是神龍種,分明汗血來西極。等閑羈勒未可施,俊氣籥云騎不得,吁嗟乎!當年不逢韓幹手,世豈知有照夜白。丹青自入杜陵詩,至今尚憶昭陵石。此圖畫善洵有神,房星入夜應(yīng)無色。供君清玩供君豪,落絚千群皆辟易。良工良驥豈偶然,掩卷風(fēng)生廄中櫪。奉宸苑卿郎世寧為紫瓊叔畫八駿圖,謹題請正,經(jīng)畬主人書?!边@“果親王”就是自稱經(jīng)畬主人的雍正第六子弘瞻。紫瓊為允禧,字謙齋,自號“紫瓊道人”, 又號“春浮居士”,是康熙第二十一子。詩畫文采出眾,尤喜繪畫,于雍正十三年封慎郡王。由于允禧長弘瞻一輩,故弘瞻稱其為紫瓊叔。下鈐“公馀染翰”白文方印。畫面上方有一方“慎邸收藏”朱文方印,上面有允禧所書寫“神品”二字。
畫幅的左右邊沿有收藏印章,鈐首“翠竹山房”朱文長方印,畫的左下方題鈐“郎世寧敬畫”,朱文“怡畫尗雋”長方印、朱文“欽訓(xùn)堂珍藏印”長方印、白文“愛畫出天機”長方印、朱文“素菊居士鑒賞圖書”印。畫幅的左邊沿署款“郎世寧敬畫”,下鈐印章“郎世寧”、“寫生”。畫的右下方鈐朱文“鄭邸鑒賞之章”長方印、“明窗細玩”方印、“經(jīng)畬主人鑒賞之璽”方印、白文“愛畫入骨髓”方印。
郎世寧(1688—1766),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作為傳教士來到中國,后得康熙的賞識進入如意館成為宮廷畫家,歷任康、雍、乾三朝。他為傳統(tǒng)的宮廷繪畫注入了一股西風(fēng)。他善畫人物、肖像、走獸、花鳥、山水,尤精于畫馬。
清余省澤及昆蟲圖絹本卷軸(圖3),縱37.5、橫717厘米。此作品昆蟲中有蝴蝶、蜂、蜻蜓、天牛、蟬、螳螂、蟋蟀、蚱蜢等,花卉中有蝴蝶花、月季花、菊花、秋葵、蒲公英、紅蓼等,用筆兼工帶寫,或雙勾或沒骨,施色淡雅,構(gòu)圖生動,野趣盎然??瑫嬵}:“澤及昆蟲”,款“臣余省恭畫”,款下印“余”、“省”朱白聯(lián)珠印?!邦B石鑒定”朱文方印,“古歙程氏寶藏”朱文方印。
余省,字曾三,號魯亭。乾隆時期與唐岱、周鯤同袛候內(nèi)廷,師從蔣廷錫。尤善畫花鳥、蟲魚、翎毛、蝴蝶,其最大的特點是西畫中用,作品用色鮮艷華麗之中不失雍容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