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協(xié)調(diào)能力。新課標明確提出“交流與合作能力”的教育目標?,F(xiàn)今由于各種原因,課堂還是“填鴨式”教學,課堂上只有部分同學參與課堂教學,更多學生只是跟隨別人人云亦云,甚至一言不發(fā)。為此,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適時運用合作學習吸引學生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是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合作學習基本程序是以“問題——探索——問題解決”為主線。筆者在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講述“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時頗有感悟。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創(chuàng)設一種意境,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特定的意境中。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時,筆者讓學生拿出面積是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卡片測量課桌的面積。學生很快就測出大約40平方分米。趁學生在興頭上,筆者話鋒一轉(zhuǎn):“請兩位同學用面積單位測教室前墻的面積?!敝灰娺@兩位同學拿著卡片,對著墻抓耳撓腮,無從下手。下面的同學不停地指揮,他們急得滿臉通紅,最終也沒測量成功。在學生不知所措時筆者提出:生活中有的物體面積在無法動手測量或測量很費勁時,該怎么辦呢?給學生1分鐘思考時間。對,尋找一種更好、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面積。(板書課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這是“合作學習”的繼續(xù)和深化,也是此模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提出問題、確定目標 在有創(chuàng)設情境的前奏后,筆者及時引導學生思考:看了課題,你們想知道哪些知識?根據(jù)學生回答歸納:①計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方法是什么?②學習了面積計算的方法有什么用?
合作交流,尋找方法 為了不流于形式,在實施這一環(huán)節(jié)時需要教師做大量的工作。小組成員的搭配、組長的人選等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也就是“異質(zhì)分組”,建立學習的“多元世界”。筆者把學生分成6人一組。組長挑選有組織能力、并能制約自己的人,還要做“崗前培訓”。組長負責收發(fā)意見與建議、學具及評價表。組內(nèi)成員在性別、學業(yè)水平等不一致。小組交流時組員在意見分歧較大時,只陳述自己的觀點。為防止小組中個別參與活動。新課結(jié)束后每組評選出優(yōu)秀組員4人和優(yōu)秀小組。
一是分組操作,發(fā)現(xiàn)計算方法。材料:一張《小學生學習報》、面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卡片若干張、1平方米紙片、米尺
師:要想知道這張報紙的面積有多大,怎么測量?用哪個單位比較合適?
生:用平方分米合適。因為平方厘米太小,平方米又太大。
師:都這樣想嗎?好,那我們就動手測一測吧。
組長1:我們組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卡把報紙擺滿,一共用24個,所以報紙面積大約24平方分米。(多媒體展示)
師:可以嗎?哪些組也是這樣的?不同方法的組有嗎?
組長2:我們沒有把報紙擺滿。
師:那可怎么辦?
生:我們只擺一行一列就可以。長大約擺6個小正方形,寬大約擺4個,6乘4等于24。所以報紙面積大約24平方分米。
師:為什么要6乘4?
生:一共擺4個6或6個4,就是6×4=24(平方分米)
師:原來如此,看來不用擺滿也可以呀!(多媒體展示圖)
師:有這種方法的組請舉手。同學們真聰明。長方形面積與什么有關?
生:長方形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關。
師:長方形面積是不是與它的長和寬有關呢?我們做個小實驗來驗證。
二是分組操作實驗,驗證計算方法。材料:每組1個紙袋,內(nèi)有6個不同的長方形。組長隨意發(fā)給組員每人一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動手實驗,展臺展示表格。通過驗證,學生總結(jié)的方法和數(shù)學家是一樣的。探究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那么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就迎刃而解了。
在合作學習中,老師的監(jiān)督和介入始終貫穿合作學習的全過程。如靜觀學生如何解決問題,給小組適當指導等。在此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老師絕不能越俎代庖。但也有小組無法有效運用這些技能,教師的及時發(fā)現(xiàn)并制止,或為小組討論提供及時的點撥,就能使討論順利進行。
應用性練習
學生通過合作、自主探究獲得方法后,出示一些應用性練習,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在演變成自己的能力的同時又引發(fā)新一輪的更深層次的合作活動。
1.解決教室前墻面積問題。(兩名學生用卷尺測出前墻的長和寬)
(1)求前墻的面積?
(2)前墻有一塊長4米、寬2米的黑板,如果要粉刷這面墻,需要粉刷的面積是多少?
2.這是一塊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來的面積嗎?說說你的想法?引導學生討論,要想求玻璃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
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僅是師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總結(jié),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完整的印象,而且也是師生對本次合作學習的評價。評價的目的是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享受成功的喜悅。
(作者單位:河南省鄧州市城區(qū)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