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的休息是什么?一個懶覺?一頓瘋玩?到KTV釋放飯后的饕餮大餐?但其實,許多人休息過后,還是覺得很累,甚至是越休息越累,還有人覺得一休息就生病了,于是開始疑惑自己是勞碌命。但事實情況是,你可能不了解身體需要怎樣的休息,而達成休息的目的,又會經歷哪些階段。
一休息就會生?。?/p>
現(xiàn)代人長期忙碌,身體的能量,光是供應每天所需都不足,根本就沒有多余的能量進行器官的修復。但只要休息幾天,血氣旺盛了,有了清理或修復的能力,身體就開始進行這類修復工作。
當身體進行器官修復時,其反應必定和平時不同,甚至產生不舒服的癥狀。例如當身體清理肝臟或腎臟時,很可能從肝臟或腎臟中排出許多廢物,因而使靜脈中的廢物大量增加。實際的情形是當身體清理肝臟時,會使三酸甘油脂的數(shù)據(jù)急劇上升;清理腎臟時會使尿中的尿蛋白大量增加。現(xiàn)代醫(yī)學的儀器診斷,對于各種數(shù)值只有一組上下限標準,超過標準的就認定是不正常。因此,當身體進行臟器清理或修復時,在現(xiàn)代醫(yī)學的診斷系統(tǒng)中,必定被認定是生病了。因此,常常有人認為自己是勞碌命,一休息就生病。
睡覺并非總有效
從科學的角度講,休息是指紓解身體的疲勞,放松緊張的神經,重拾新鮮與活力。如果不能達到這個目的,那么不論你的休息方式聽起來多有趣,多熱鬧,最終都是一個錯誤。當然,大部分人一說到休息,最先想到的一定是睡覺,躺下來,閉上眼,讓身體靜止,這個幾乎是人體本能的休息方式。
對體力勞動者來說,“疲勞”主要是由體內產生大量酸性物質引起,如果十分疲勞,應采取靜的休息方式。通過睡覺,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補充回來,把堆積的廢物排除出去。如果不是很累,也可以在床上先躺一躺,閉目靜息,讓全身肌肉和神經完全放松后,再起來活動活動。
但如果你是腦力工作者,大腦皮層極度興奮,而身體卻處于低興奮狀態(tài),對待這種疲勞,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除非你是熬夜加班,連正常睡眠時間都達不到)。如果休息時仍然坐著、躺著,全身就會一直處于“缺氧”環(huán)境中,所以很容易越睡越累,醫(yī)學上把這叫作“假性疲勞”。所以你需要的不是通過“靜止”恢復體能,而是要找個事兒把神經放松下來。
換換腦子,積極休息
既然睡覺不能幫助我們休息大腦,那什么辦法才可以?答案是不停止活動,而只是改變活動的內容。大腦皮質的一百多億神經細胞,功能都不一樣,它們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組合成各不相同的聯(lián)合功能區(qū),這一區(qū)域活動,另一區(qū)域就休息。所以,通過改換活動內容,就能使大腦的不同區(qū)域得到休息。心理生理學家謝切諾夫做過一個實驗。為了消除右手的疲勞,他采取兩種方式一一一種是讓兩只手靜止休息,另一種是在右手靜止的同時,又讓左手適當活動,然后在疲勞測量器上對右手的握力進行測試。結果表明,在左手活動的情況下,右手的疲勞消除得更快。這證明變換活動內容確實是積極的休息方式。
當你無法選擇由腦力勞動轉入體力勞動時,你不妨在腦力勞動內部轉換。
法國杰出的啟蒙思想家盧梭就講過他的心得:“我本不是一個生來適于研究學問的人,因為我用功的時間稍長一些就感到疲倦,甚至我不能一連半小時集中精力于一個問題上。但是,我連續(xù)研究幾個不同的問題,即使不間斷,我也能夠輕松愉快地一個一個地尋思下去,這一個問題可以消除另一個問題所帶來的疲勞,用不著休息—下腦筋。于是,我就在治學中充分利用我所發(fā)現(xiàn)的這一特點,對一些問題交替進行研究。這樣,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覺得疲倦了。”所以,這天你要是有好幾個問題要處理,最好交替進行,而不要處理完一個,再開始第二個,那樣會很快被耗盡。
心靈充電簡單事
在腦力勞動的倦怠感之外,都市人還有一種勞累感是源于現(xiàn)有的一成不變的生活。所以,最好的休息就是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熱情的活動??梢試L試以下的一些活動,給心靈充電。
呼吸瑜伽:簡單的呼吸練習,可以在幾分鐘之內,幫助你放松下來。在呼吸瑜伽當中,有一種長呼吸法,可以幫助我們比平時多吸入7倍的氧氣,排出的廢氣也一樣是7倍之多,練習5-10分鐘,可以坐著,也可以躺著。
三步呼吸法:經由腹部吸氣,裝滿小腹,吐氣,收縮小腹,進行幾個回合;吸氣,充滿腹部后,繼續(xù)充滿胸腔,吐氣時先吐凈胸腔的,再呼出腹部的,進行幾個回合;吸氣,充滿小腹、胸腔后,繼續(xù)吸氣直至充滿喉嚨,吐氣時順序反過來。
喚醒你心中的“藝術家”:音樂或者繪畫,也是幫助你放松的好方法。播放一段你最喜歡的音樂,什么都不做,只是聆聽?;蛘哌x擇一個你最喜歡的小物品,盆栽、漂亮的香水瓶、好看的鞋子……仔細觀察它的輪廓,然后描繪下來,全神貫注的繪畫,本身就是一個冥想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