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如血,似火的晚霞渲染了整個蒼穹,仿佛快要承受不住而滴下橘紅色的汁水來。
我背著簡單的行李,光腳漫步在溫暖柔和的灘涂上。這里是老家最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hù)區(qū)——丹頂鶴的故鄉(xiāng)。大片大片的蘆葦隨意地散落在灘涂之上,就像是樸實(shí)勤勞的農(nóng)民彎著腰,享受著豐收的喜悅,微風(fēng)拂過,便唱起了悠揚(yáng)的民歌。此刻的我,遠(yuǎn)離了塵世的一切喧囂,心中平靜得像一潭結(jié)了冰的湖。任何繁華世事在此時都只不過是黃粱一夢,過眼云煙。
“嗷!”一聲響徹云霄的鳴叫打破了天地間的靜謐,循聲望去,只見一只仙鶴踏云而去,夕陽的余暉在它的周身氤氳出淡淡的光圈,格外的美麗。此情此景,不禁讓我想起了王勃的那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美不勝收。
我不由得加快了步伐,向灘涂深處走去……
我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丹頂鶴分布在蘆葦蕩里,歡快的鳴叫聲此起彼伏,剛剛寂靜的世界頓時成了歡樂的海洋。
看,它那流暢的造型,宛若大師的神來之筆,它的身軀是那樣的婀娜多姿。靜,似雕塑,圓潤而自然;動,如祥云,飄逸而不乏個性。它的羽毛是雪一樣的潔白,沒有一絲雜色。而它的尾巴,又是那樣恰到好處,由淺變深,由褐色逐漸過渡為黑色,與修長的腿和細(xì)長脖子上的顏色相呼應(yīng)。那修長高挑的雙腿真的是“增一分則嫌長,減一分則嫌短”。機(jī)靈明亮的眼睛仿佛寶石一般,在彩霞中閃爍著醉人的光芒。靜則如畫,動則如詩,美若天仙。難怪人們會美其名曰“仙鶴”!
“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曾經(jīng)來過……還有一群丹頂鶴,輕輕地,輕輕地飛過……”那首耳熟能詳?shù)母枨谖夷X海里悄然響起,我不禁心頭一熱,想起了那個為了救一只丹頂鶴而犧牲的女孩,那個叫作徐秀娟的年僅23歲的女孩。我相信她的靈魂肯定化作了一只逍遙自在的仙鶴,翱翔在天地之間。我似乎在那些仙鶴的身上看到了那張笑靨如花的臉……
暮色四合,我躺在濕漉漉的灘涂上,聽著婉轉(zhuǎn)悠揚(yáng)的鶴鳴,看著滿天璀璨的繁星,哼著那首感人肺腑的歌曲,在這片遠(yuǎn)離塵世的土地上,安然入睡……
丹頂鶴,在我的心里,有著一種驚世駭俗的美麗!還有那位“仙鶴姑娘”:徐秀娟烈士!她給我留下了一個不泯的回憶!
高分解讀
核心亮點(diǎn):物人合一 內(nèi)涵豐富
為什么老家的丹頂鶴影響力如此之大?作者在文中寫出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品,靈活地運(yùn)用“情景交融”的寫作技法給人們介紹了原委:美麗的丹頂鶴,悠然自得,情態(tài)萬千,顯得特別的美麗可愛,表現(xiàn)出了它超塵脫俗的不凡。這些美麗的畫面彰顯的是人與自然和平共處的和諧,彰顯的是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讀后發(fā)人深思,引人神往。本文尤為值得稱道的是將丹頂鶴與“仙鶴姑娘”聯(lián)系起來,加深了文章內(nèi)涵,扣合了文題中的“深入靈魂”四字。另外,本文語言清新典雅,十分優(yōu)美。比喻、引用等修辭手法的運(yùn)用,更使文章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