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 " " 要] "結合五年《工程經濟》的教學經驗,分析了該課程目前的教學現狀,強調講透重要概念,對學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對比分析異同點,列出了該課程常見的難以理解的一些相似概念。既要采取多媒體教學,豐富教學方式和信息量,又強調對重要的計算要用板書進行推導,使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由于該課程的綜合性,強調應該結合工程實例對相關的重要概念、計算進行講解,既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又能夠鍛煉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培養(yǎng)卓越工程師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 " "鍵 " 詞] "工程經濟;教學方法;教學要點;案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5)07-0065-02
從20世紀80年代到2013年底,我國的公路基礎設施實現了跨越式的發(fā)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國大大加快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造成一定程度的資金缺口。當政府投資能力不足的時候融通社會資本參與,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如建設項目采用BOT模式進行融資。因此,要求路橋工程師不僅要具備工程技術知識,還要具備工程項目投資的財務分析和經濟評價能力。
《工程經濟》課程是工程技術專業(yè)或工程管理專業(yè)設置的主干技術基礎課程,使學生掌握工程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和常用分析方法,培養(yǎng)學生從事各類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及經濟評價的能力。
一、課程概述
工程經濟學在國外經歷了100多年的發(fā)展,逐步形成應用經濟學中比較成熟的一個分支。1887年美國工程師A. M. Wellington發(fā)表了“The Economic
Theory of Railway Location”,第一次開始了工程領域的經濟評價分析。1930年,美國工程經濟學家E. L. Grant出版了Principles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是工程經濟學的經典著作,E. L. Grant也被譽為“工程
經濟學之父”。我國對工程經濟學重視相對較晚,直到20世紀80年代,國內一些高等學校在工程建設
相關專業(yè)為學生開設經濟管理課程,強調工程中的經濟效益和管理的重要性。工程經濟學是一門相對比較新興的課程,它在我國開始時間不長,因此在教學中需要盡量結合工程實際,更具有針對性,同時也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目前《工程經濟》教學普遍存在的現狀
《工程經濟》課程包含很多知識點,而很多學校教學學時有限,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對教師來講,如何在有限的學時內全面有效地把知識傳輸給學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
此外,該課程教學普遍存在著“教”與“學”脫節(jié)的問題。主要是教師自己講授,而學生由于課程有較多的需要理解記憶的內容,日常的課程教學大多是講解計算方法或理論,相對枯燥乏味,學生容易走神,因此要引入有趣的教學方法和良好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
三、講透重要概念
《工程經濟》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很容易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甚至厭學。而講透概念則是提高學生興趣的一個重要方面。如,在第一節(jié)課就問學生什么是工程經濟?工程經濟屬于宏觀經濟學還是微觀經濟學?讓學生先分組討論幾分鐘,再拋出工程經濟的原版解釋:“Engineering economics is a special branch of microeconomics largely involved with the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alternatives and their performance”。根據美國ASTM E833的定義:Engineering economy is not a method or process for determining what the alternatives are. On the contrary, engineering economy begins only after the alternatives have been identified。工程經濟不是確定具體的工程技術方案,而是先列出可選的工程技術方案之后才開始進行工程經濟評價。工程經濟學就是介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邊緣科學,它是根據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fā)展過程中,互相滲透,互相促進,逐漸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是技術學和經濟學的交叉學科。
四、對比講解容易混淆的概念
對于一些貌似相似,實際有本質區(qū)別的概念要作為重點來講。如,“利率”和“利息”、“單利”和“復利”、“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靜態(tài)投資回收期”和“動態(tài)投資回收期”、“單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風險”和“不確定性”、“費用效益分析”和“財務評價”、“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第I類有形磨損”和“第II類有形磨損”、“第I類無形磨損”和“第II類無形磨損”、“自然壽命”、“技術壽命”和“經濟壽命”、“成本系數”和“價值系數”等。
如,對于“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教科書上的定義是:“所謂名義利率,是指利率為年利率,而實際計息周期小于一年(如每季、月或半年計息一次),則這種年利率叫年名義利率,它等于每一實際計息期的利率與每年的計息期數的乘積。實際利率又稱為有效利率,是把各種不同計息的利率換算成以年為計息期的實際利率”。學生這樣理解起來比較費勁,因此把英文原版的定義引進來:“Nominal interest rate per year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any compounding; Effective annual interest rat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compounding”,這樣理解起來就更加直觀。講解功能評價中的“01評價法”和“04評價法”時,要解釋清楚01評價法的缺點和04評價法是由01評價法衍生而來的。
五、PPT與板書相結合
多媒體的使用自然可以將傳授的信息量倍增,但應避免走入“一門課程的授課全部依托PPT講解”這種誤區(qū)。使用PPT確實使授課更具多樣性和高效性,然而,工程經濟有很多重要公式需要通過板書進行推導。這樣才能使學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如由一次支付公式如何推導出多次等額支付公式、通過名義利率如何計算實際利率、凈現值的計算、內部收益率和凈現值計算的關聯等。
六、依托工程案例進行教學
案例教學法是通過對一個包含具體問題的教學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一特殊情境進行討論并最終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由于工程經濟學是一門技術科學與經濟科學相互滲透、相互交叉形成的綜合性課程,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密切與工程實踐相關,因此,在工程經濟學教學中適當引入案例教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的工程經濟學教科書所包含的工程經濟學教學案例僅限于財務評價和國民經濟評價,對其他重要內容案例分析較少。對于內部收益率的計算、動態(tài)投資回收期計算、靜態(tài)投資回收期計算、盈虧平衡分析、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等重要的知識點都應該引入道路與橋梁工程的具體案例進行教學。開課前要認真?zhèn)湔n,根據教學要求尋找和編撰案例,要對案例教學的進程進行規(guī)劃與控制,案例教學實踐不能太短,否則使學生沒有時間,同時又不應該太長,脫離主題、不得要領,又浪費時間。
總之,《工程經濟》課程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既包含工程知識,又含有經濟學的理念,決定課程的復雜性和系統性。作為土木工程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旨在培養(yǎng)學生樹立經濟觀念及追求效益的思想,提高他們對經濟管理學科理論與實踐的興趣,為以后的工程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幼松.工程經濟學[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
[2]王雷.教育改革的理念與實踐[M].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