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勤娟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紫砂是件與藝術有關的物件兒,茶與壺相得益彰,所以很難說宜興的紅茶與蜀山的紫砂誰成就了誰。漫長的紫砂發(fā)展史,創(chuàng)造了珠圓玉潤、千姿百態(tài)的茗壺世界。紫砂光貨造型的完美主要反映在圓器造型的形式上,一把上好的紫砂光貨名壺,無論是整體、半圓、橢圓等形狀,均需追求壺體的協(xié)調統(tǒng)一,視覺和觸覺上的平衡、和諧、韻律對比等,通過形式來體現(xiàn)超越自然形態(tài)的內在美感。
喜歡紫砂藝術的人們,在評說一把好的紫砂光貨時,往往運用其神、形、氣、態(tài)四大要素來衡量,在多年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深感壺的關健在于形,壺形的好壞直接影響其它三要素。有的壺古樸敦厚,似訴說歷史;有的壺輕快明朗,似演繹現(xiàn)代;有的壺粗獷簡雅,似穿越歷史;有的壺輕透飄逸,似結合當下。多姿多彩的造型,無非是紫砂藝人通過壺型曲線過渡組合而成,以充分表達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想,形成獨立的形體表現(xiàn)來追求完美。各種曲線的有機結合,在紫砂光貨壺體造型設計的實踐中應用非常廣泛,含有豐富的美學原則。設計者在實踐操作中必須結合壺體造型,將它進一步提煉、濃縮。而女性創(chuàng)作的紫砂作品,往往特別注重線條的流暢和細節(jié)的過渡,一把“天際壺”(見圖1)從點、線、面充分表達了圓器之美。
如何增強紫砂造型個性的形象意識,即如何理解點、線、面的構成關系?!包c”就是一個視點、視向和視感的一種透視。紫砂壺的創(chuàng)意是紫砂壺的靈魂,是為了體現(xiàn)一把壺主題的構思,紫砂壺的裝飾就是壺的創(chuàng)意的組成部分,是突出壺的主題或點明壺的主題的手段。圓器的造型規(guī)則要求是“圓、穩(wěn)”,它的藝術要求必須是珠圓玉潤,口、蓋、的、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要協(xié)調和諧、勻稱流暢。圓器的標準要求為“柔中寓剛、圓中有變、厚而不重、穩(wěn)而不笨、有骨有肉、骨肉亭勻”,線條圓融有力、簡潔明快?!疤祀H壺”取材于傳統(tǒng)造型,氣勢飽滿,全壺充滿張力和神韻,神氣十足。壺身圓中帶扁,沉穩(wěn)而不凝滯,高柱鈕與壺身統(tǒng)一,微斜向上的一彎嘴,略為下沉的大圓把,前后呼應,多一分嫌肥,少一分嫌瘦。壺的造型簡單卻無以增減,再三觀之韻味無窮。
“面”反映出不同壺體各自具有的外部體形特征,有厚重、輕薄、笨拙等各種復雜變化體現(xiàn),各種重量的感覺。其次,圓器造型要有造型的神態(tài),“天際壺”壺型取裁確定以后,以工藝藝術的手法表現(xiàn)神態(tài),其中一個是采用寫實表現(xiàn),一個是以變化的方法來處理。該壺的最大亮點在壺鈕和壺把上:壺鈕似靜止凝固的水滴,壺流似展翅的小鳥,壺把似遨游天際的翅膀,在一動一靜之間,寫實力求形象逼真,曲直過渡的變化經藝術手法的處置表現(xiàn)在似與不似之間或給人有動與靜的感受。壺把的獨特設計,讓圓潤的壺身有了質的飛越和起伏,形體上合理,形象上融合。
“線”的表達感很強,直線的表達一般使人感到堅硬、明快等,垂直線有嚴肅、端正,給人以敬立之感,雙曲線有對稱美之感,水平線有穩(wěn)定、靜止之感,拋物線有流動、速度之感等。紫砂光貨壺體造型主要運用點的排列、線的曲直、面的組合、大小及方向變化,通過不同體形的調整,構成一款好壺作品。局部的差別和諧、彼此呼應,使之創(chuàng)意設計與工藝制作達到相對的統(tǒng)一。“天際壺”的線條從壺嘴開始延伸至壺肩、壺把,在壺鈕處提升為高潮,遠看流暢飄逸,靜看自然天成:正視看,身至嘴、嘴至蓋、蓋至鈕、鈕至把為完整的拋物線輪廓;側視看,身至腹、腹至底足,再至壺把,亦是完整的拋物線輪廓;俯視看,自嘴至身,再身至把,周長一圈,亦是完整的拋物線輪廓;細部看,壺嘴是完整的拋物線,壺蓋是完整的拋物線,壺把亦是完整的拋物線??梢姃佄锞€的運用在藝人的制壺運用中已達到十分嫻熟的境地。除了拋物線的運用自如,圓弧曲線的運用也恰如其分。從壺嘴到壺身,圓弧曲線自然過渡;從壺身至壺肩、壺口至頸部,圓弧曲線自然過渡;自蓋口沿至壺面,圓弧曲線自然過渡;自口頸至肩、至壺把,圓弧曲線自然過渡。這些壺體交合處的圓弧曲線的運用自如,使作品達到了紫砂圓器造型十分完美的境地。線條的合理運用,充分表達了紫砂圓器的穩(wěn)重、靜謐之美,寫照傳神、言近旨遠,提升了壺的品格,豐實了紫砂光器的境界。
制成后的“天際壺”,原礦紫泥的溫潤厚重賦予了該壺錦上添花的味道。而流暢的線條運用,又賦予了該壺遨游天際的無限想象,以簡托繁,使作品更加完美細致。整個壺勾畫出一幅立體的藝術畫面,真正做到了實用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情與趣,壺與藝,使人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