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 要:多數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無心學習,有的甚至是來“混日子”的。而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行為,不能用一個恒定的公式作為教育方法去套用,交流是最友好也最有利的武器,能把每個學生的防線攻破,有利于教師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從交流開始,交流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是班主任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潤滑劑”。
關鍵詞:職業(yè)學校;學生;交流;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8.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5)23-0057-01
一、案例追述
作為一名職業(yè)學校的老師,面臨著一些非常突出的問題。由于一些客觀原因,有的學生自我要求很低,在平時的教育管理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就碰到了這樣一名學生他是家里的寵兒,母親特別溺愛。腦子很是靈活,但是不求上進,心思一點兒都不在學習上。脾氣暴躁,十分沖動,在初中的時候就學會了逃課、打架。進了職業(yè)學校,他沒有了學習的壓力,整天小錯不斷,上課睡覺,自修課講話等,還時常頂撞老師,不服從老師的教育。遇到了這樣的一名學生,無疑是給班主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記得剛開學后不久,我和他就有了初次交鋒。他沒上早操,給我抓了個正著。我很生氣,跑進了宿舍,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正在刷牙的他拉過來就一頓痛罵。等我訓完了,他已經臉色鐵青,冒出一句:“怎么樣啊,我不上了?!闭f完便頭也不回,扭頭跑出校門,連校門口的保安都沒攔住。讓我感到茫然,難道我教育錯了嗎?這個學生整整在家待了一個星期,是一種決心,抑或是一種示威,不得而知。我通過這一個星期進行了調查和反思,才知道那天他也不想曠操,只是起來晚了,沒來得及跑下樓就打鈴了,為了班級不扣分就干脆不上操了。哪知那天我正好查崗,被我逮了個正著。我又不分青紅皂白,把他的一片“好意”給曲解了,他也以最直接的方式回報了我。最后這位學生在家長和我的勸說之下重新返校。返校后我們進行了一次長談,我換了種方式與他交流,先承認了工作方法太武斷,沒問清原因,讓主觀意識占據了上風,后又指出他在處理這件事情上的不妥之處,還與他約法三章,以后要多與我交流,我想和他成為朋友。該生看到我的態(tài)度誠懇,給他發(fā)出了友好的信號,也打消對我的防備之心。在以后的交往中,我試著去了解他,從正面——與他談心的過程中,我了解到他在初一的時候也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只不過自己在交友方面不慎,結交了幾個不務正業(yè)的社會青年,從此墮落了,成為了老師眼中的差學生。從側面——與家長和同學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還是個很有個性的人,直爽,講義氣,雖然行為習慣差些,但品行并不壞。鑒于此,我更有信心與他交流,平時和他談起他的朋友時,我也不妄加評價,只是作為一個聽眾;在班級出現一些情況,要他提供線索時,我總是保證不泄露他,巧妙地處理;他有什么難解之事時,我以朋友的身份認真傾聽,細心開導。更為重要的是,我發(fā)現,在同學中他的威望還是挺高的。對于師生關系,陶行知先生曾強調說:“惟親近學生,乃能使學生之行動趨于積極而有效;亦惟有與學生打成一片,乃能使教育之效率增多?!毙旁账寡?。
為了更好地幫助這個小家伙,逐步幫助他改掉以前的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充分調動起他的積極性,我特意任命他為班級的紀律委員,負責我們班自習課及晚自習的紀律。剛開始他還不愿意,但是經過我的一番勸說,給他戴戴高帽子,他接受了這個官職,并跟我打包票:老師,你放心,有我在,我們班的紀律肯定沒有問題。事實勝于雄辯,我們班因自習紀律扣分的情況很少,八項常規(guī)在年級中名列前茅,并多次獲得了流動紅旗。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我們建立了很好的師生情誼,彼此間真誠對待。在這樣的基礎上他在校表現也越來越好,偶爾他也會犯犯錯,但我只要一說他就能及時改正,即使有時我批評錯了,他也沒有出現過開學時的那種情況了。當然,這種交流我們始終沒有間斷過。
二、案例反思
優(yōu)秀班主任的成功經驗是先做學生成長的傾聽者。從這個案例來看,對于一個“問題學生”,傾聽和交流的作用就更重要了,特別是面對那些處于心理斷乳期的學生,更要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光看表象,是很難判斷事情的對錯,嚴重一點就會讓他們走上不歸路。如果當時我把他像一個包袱一樣順手甩掉的話,這就是教育的失敗,是班主任工作的失敗。只有不厭其煩地了解到學生當時的心態(tài)和想法,才能有效地控制他們的思想和行為,避免一些過激行為的發(fā)生。當然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行為,不能用一個恒定的公式作為教育方法去套用,但我想“交流”是最友好也最有利的武器,能把每個學生的防線攻破,有利于我們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從交流開始,交流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是班主任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潤滑劑”。有效的交流是成功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它能將教育推向高效。
三、結束語
交流的方法和尺度同樣重要,方法不能單一,尺度要恰當。只要我們老師時常與這些所謂的“問題學生”多交流,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并能對癥下藥,那么,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們都能成為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人們常說:教育本身就是一門藝術,不僅在于它傳授本領,而且更在于它的激勵、喚醒和鼓舞。我更相信:只要將每一位學生的心燈點亮,就一定可以讓他們在光明中前行,駛向人生更輝煌的彼岸。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1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齊學紅.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優(yōu)秀班主任成長之路[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