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能泉
摘要:前期創(chuàng)造社三位代表作家——郭沫若、郁達夫和田漢接受了谷崎潤一郎的唯美主義文藝思想,使其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將身體、女性與死亡巧妙地結合在官能書寫之中,文學創(chuàng)作上傾向頹廢,追求強烈的刺激、自我虐待的快感和變態(tài)的官能享受,表現(xiàn)出較為濃厚的谷崎氣息。他們的文學作品具有濃郁的個人意識,洋溢著憂郁、華美、怪誕、凄艷、虛幻的氣息。這些體驗個體生命、感嘆自我人生的文學作品既表現(xiàn)出一種病態(tài)的美,也表現(xiàn)出一種怪異的美,是一種通過官能書寫和女性禮贊而營造的藝術虛幻美,形成了前期創(chuàng)造社頹廢感傷的總體格調(diào)。
關鍵詞:谷崎潤一郎;前期創(chuàng)造社;文藝思想;文學影響
中圖分類號:I20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7-5833(2014)11-0184-08
引言
眾所周知,創(chuàng)造社是中國現(xiàn)代文壇崛起最早和影響最大的文學社團之一。創(chuàng)造社在近十年(1921-1929)的文學創(chuàng)作期間,不僅創(chuàng)作了同時期其他文學社團難以企及的文學作品,更重要的是,該社率先掀起了浪漫主義文學運動和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運動,為“五四”新文學運動開創(chuàng)了新的局面。與此同時,該社還大力倡導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現(xiàn)實主義和現(xiàn)代主義文學,在文學實踐中引導了“五四”新文學運動多元化的發(fā)展格局,成為繼文學研究會之后,中國現(xiàn)代文學社團又一支生力軍。毋庸置疑,前期創(chuàng)造社的許多成員,如郭沫若、田漢、郁達夫、陶晶孫、成仿吾、鄭伯奇等人,均為留日作家。他們喜愛日本文學,并在其文學創(chuàng)作中接受日本文學的影響是一個不爭的文學現(xiàn)象。1928年,郭沫若署名麥克昂,在《桌子的跳舞》中就坦然了這一點。他說:“中國文壇大半是日本留學生建筑成的。創(chuàng)造社的主要作家都是日本留學生,語絲社也是一樣?!袊男挛乃囀巧钍芰巳毡镜南炊Y的?!碧站O也曾坦言:“《創(chuàng)造》的發(fā)刊時,沫若說要把新羅曼主義作為《創(chuàng)造》的主要方針,后來社會都承認創(chuàng)造社為羅曼主義,……在這中間,一直到底做新羅曼生活者為達夫,一直到底寫新羅曼主義作品者為晶孫?!笔聦嵣?,創(chuàng)造社所倡導的新羅曼主義就是日本大正文壇所盛行的耽美派文學。正如陶晶孫在《創(chuàng)造社還有幾個人》中所說:“的確創(chuàng)造社的新羅曼主義是產(chǎn)生在日本,移植到中國,這衰弱美麗的花,不敢愛我國的風土,譬如這花為合群之花,一個個花靠唯一個花托上而開花,取其一朵就只不能成花的。”1935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郭沫若的《日本短篇小說集》。該書選譯了芥川龍之介、志賀直哉、里見彌等15位日本作家的19篇短篇小說。同年,周作人在散文《冬天的蠅》中這樣說道:“我讀他們(谷崎潤一郎,永井荷風)兩人的文章,忽然覺得好有一比,谷崎有如郭沫若,永井仿佛郁達夫?!庇纱丝梢?,研究谷崎潤一郎文藝思想對前期創(chuàng)造社的影響既符合文學事實,又有利于從比較文學的角度理清兩者的關系。
一、谷崎的文藝思想
谷崎潤一郎(1886—1965)是日本現(xiàn)代唯美主義文學的代表性作家。1910年,他因短篇小說《刺青》(載《新思潮》第十一月號)而“一夜之間成為文壇的寵兒”。隨后,永井荷風、小宮豐隆等人撰文對其進行評論。永井荷風認為《刺青》具有濃郁的官能色彩,即“從肉體上的殘忍轉而在對肉體的品味中獲得深刻的快感”。小宮豐隆則認為《刺青》具有“大膽的官能追求和頹廢傾向”。這些評論一語中的地抓住了小說的特點,體現(xiàn)了谷崎短篇小說的藝術特質。谷崎本人對此也非常認可這些評價。他說:“小說所傳遞的藝術快感,就是生理的、官能的快感,因此藝術不是精神的東西,而完全是實感的東西?!痹诠绕榭磥恚^實感的東西是指女性的肉體。因為“思想無論多么高尚也是看不見的,感受不到的,思想中理應不存在美的東西,最美的東西就是人的肉體”;所以“渴望某種美麗女人的肉體,只不過像吃美食穿美衣一樣,是官能的快樂而已,而決不是以對象的人格、對象的精神作為愛的目標”。也就是說,谷崎藝術世界中的美主要呈現(xiàn)為對女性肉體的精雕細琢,并因其官能的濃郁書寫而帶來強烈的藝術快感。因此,將美局限在具體的感性世界是書寫谷崎文藝思想的重要途徑。
為了呈現(xiàn)這種感性世界的藝術美,谷崎時常忽視世間倫理道德的約束,義無反顧地將藝術的非功利性奉為其藝術的最高信條。谷崎認為極力書寫肉體世界的官能色彩,直觀展現(xiàn)女性肉體的魅力并不是一種罪惡,而是真實人性的自然體現(xiàn),也是作家藝術生命的基點。因而,直接、大膽地描寫官能世界的美和魅,通過細膩的心理分析,追求超然于現(xiàn)實生活的純粹的美。這種美不可以帶有任何的功利性,如果作家將某種功利意識帶入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那么,這樣的文學將是一種非藝術的文學。因為藝術的精髓在于傳遞一種美,而這種美僅存在于非功利的感性世界。因此,藝術的真諦并不是某種思想或者精神的傳達,而僅是感性世界的真實呈現(xiàn)。毋庸置疑,谷崎的文藝思想背離了世俗觀念,顛覆了傳統(tǒng)的審美標準。這種注重感性世界的書寫,極力渲染聲色具象的藝術取向,大力倡導藝術的非功利性,讓谷崎的文藝思想富有鮮明的藝術特質。谷崎將藝術之美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并且將之視為最高真理,成為其文藝思想的主旨,貫穿其創(chuàng)作的始終。因此,谷崎文學具有濃郁的甘美而又芳烈的惡魔氣息,充斥著病態(tài)而又畸形的享樂情緒,注重官能書寫是谷崎一種重要的文藝思想。處女作《刺青》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品。小說以刺青師吉清在一位少女身上紋身的經(jīng)過為線索,通過描寫其細膩的心理活動和言行舉止,流露出濃郁的官能色彩和惡魔傾向。谷崎企圖在丑惡、頹廢和怪誕的文學世界中尋求美的價值,傳遞美的生命。當吉清花費三年終于找到心儀的女性時,他自覺放棄了男性的尊嚴,匍匐于女性的腳下?!懊慨斔厌槾倘巳说募∧w,一般的人都不堪忍受那凝結著鮮血而鼓漲起來的皮膚之痛而發(fā)出呻吟,然而這種呻吟越大,他越是不可思議地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感?!边@種赤裸裸的官能快感被永井荷風稱之為“從肉體的殘忍中所體味的一種痛切的快感”。為了在小說中極力渲染女性肉體的妖艷,以及清吉在創(chuàng)作中的興奮,谷崎非常重視細節(jié)的刻畫。他將聲、色、情、味融入嗅覺、味覺、聽覺和視覺相互交錯的空間世界中,通過構筑一個怪異的藝術世界使讀者獲得審美感受。endprint
除了書寫官能世界的聲色之外,禮贊女性也是谷崎文藝思想的重要體現(xiàn)。縱觀谷崎文學,我們發(fā)現(xiàn)從《刺青》(1910)到《瘋癲老人的日記》(1961),從《惡魔》(1912)到《鑰匙》(1956),女性崇拜無疑是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思想。然而,谷崎筆下的女性并非因其相貌出眾而受到男性的追捧,相反,而是因其妖艷、嫵媚備受他們的青睞。她們以其獨有的感官之美征服異性,使他們在近乎變態(tài)的施虐或受虐中獲得生理的快感,進而贏得他們?nèi)绨V如醉的跪拜和禮贊。谷崎認為女性是美的化身,不僅能喚醒人類內(nèi)心深處沉睡已久的原始欲望,恢復生命的活力,還能成為人類的精神領袖,引領大家走向新生。因為在他看來女性身上潛藏著一股巨大的力量。這股力量既有肉體的野性之力,也有崇高的精神之力。谷崎人物女性只有在戀愛中才能更好地呈現(xiàn)她的艷冶和崇高。正如谷崎在隨筆《女人的容貌》中所言:“現(xiàn)實場合中,崇高的女性往往處于戀愛之中。純潔的女性不用說,即便是淫婦也可以顯得崇高。簡要的說,處于戀愛之中的女性具有崇高之美?!边@種崇高之美,“不是小看女人,把女人視為在自己腳下,寬慰愛撫,而是置于自己頭上,仰之彌高,加以跪拜”。因此,谷崎筆下禮贊的女性時常處于戀愛之中。如《盲人物語》中的盲人彌市、《夢中的浮橋》中的乙訓釓、《春琴抄》中的佐助等,都是如此??傊?,禮贊和崇拜女性成為谷崎文學的另一條主線。
谷崎潤一郎立足于“為藝術而藝術”的文學理念,以追求尊重個人主義和個人自由為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旋律,通過對女性之美的呈現(xiàn)來書寫人性的真實,表達作者對美的禮贊之情和崇拜之意。在谷崎看來,一切美的東西都是強者,丑的東西都是弱者。文藝世界中的美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既可以是一種優(yōu)雅和高貴的姿態(tài),也可以是一種頹廢和怪異的形態(tài)?!罢f起行為上的惡趣,可謂駁雜繁多,林林總總,但最能吸引和震撼我的當屬那種慘烈的行為和凄慘的場面。誠如開篇所述,那種慘烈殘酷的行為與場景所帶出來的惡濁氛圍,對我來說,培育了一種美好難盡的幻想?!比欢@種怪誕之美離不開作者的藝術激情和高超技巧?!敖^妙的藝術世界里,如果拋開思想深度的問題,總會以某種形式不經(jīng)意中扣人心弦,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偉力。這種力量比起任何思想和理論的力度都要深切,更為直接地銘感肺腑,傳遞神韻。這也正是藝術的難能可貴的地方?!币虼?,“文學作品如果沒有充溢藝術激情,不管它是鴻篇巨制也好,無論其架構氣勢如何宏大,斷然不能說它是杰作?!睘榇?,谷崎在其文學中時常以豐富的想象來虛構荒誕離奇的情節(jié),在丑惡、頹廢的藝術世界中尋求官能享受,并以此彰顯美和禮贊美。
總而言之,谷崎文學世界中的美是一種偏執(zhí)之美,是一種在官能刺激中通過施虐或受虐的形式所尋求的有悖于常理的畸形之美。在這里,谷崎以官能享受代替情感判斷,以激情書寫代替理性審視,試圖將社會道德與倫理規(guī)范盡可能地排除在他精心營造的藝術世界之外。
二、谷崎文藝思想對郭沫若的影響
作為與谷崎有著密切交往的郭沫若來說,無論其文學思想,還是文學創(chuàng)作都或多或少受到谷崎的影響。1920年,郭沫若在比較詩人與哲學家的差異時,這樣寫道:“只是詩人底利器只有純粹的直觀,哲學家底利器更多一種精密的推理。詩人是感情底寵兒,哲學家是理智底干家子。詩人是美的化身,哲學家是真底具體。”郭沫若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不是憑借理性去進行,而是依靠審美直覺,通過感性世界的書寫去呈現(xiàn)某種美。因此,文學創(chuàng)作與意志無關,它不是去傳遞某種精神,也不是去傳達某種思想。文學創(chuàng)作的目的僅僅在于真摯地表現(xiàn)出自我的情感,而且這種感情毫無目的性。“詩人寫出一篇詩,音樂家譜出一支曲子,畫家繪成一幅畫,都是他們感情的自然流露;如一陣春風吹過池面所生的微波,應該說沒有所謂目的?!薄八运囆g的本身上是無所謂目的。”郭沫若強調(diào)美的主觀性和非功利性,提出藝術的價值不在于有益于人生,不在于傳遞思想或精神,而在于它能夠給人一種純粹的審美享受。然而,與翻譯佩特《文藝復興》序論來獲益西方唯美觀念不同,郭沫若是通過直接閱讀谷崎的《刺青》、《麒麟》、《金色之死》等文學作品來吸收其唯美思想。對此,學者蔡震曾有相關評述。他說:“谷崎潤一郎是日本文壇唯美派的一個代表作家,郭沫若說他還是在留學的時候,就在《改造》、《中央公論》上讀到過谷崎潤一郎的作品。所以,郭沫若在創(chuàng)造社初期的文學活動中標榜‘生活的藝術化,追求以文學涵養(yǎng)‘優(yōu)美純潔的個人時,應該是受過谷崎潤一郎的啟發(fā)的。”其實,除此之外,郭沫若喜愛閱讀谷崎的短篇小說,還與他對日本大正時期短篇小說的深入理解有關。在其編譯的《日本短篇小說集·序言》中,郭沫若這樣寫道:“日本人的現(xiàn)代文藝作品,特別是短篇小說,的確很有些巧妙的成果?!毡镜亩唐≌f有好些的確達到了歐美的,特別是帝制時代的俄國或法國的大作家的作品的水準?!憋@然,引文中所提及的俄國或法國大作家是指契訶夫或莫泊桑。作為公認的短篇小說巨匠,這兩位作家都是郭沫若喜愛的小說家。郭沫若在此將日本短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水平與他們相提并論,從某種意義上說明郭沫若對包括谷崎在內(nèi)的日本短篇小說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是相當了解和喜愛的。因此,郭沫若的唯美主義文學觀得益于谷崎的文藝思想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此外,郭沫若的早期文學創(chuàng)作也深受谷崎的影響?!恩俭t》是郭沫若創(chuàng)作的最早的一篇短篇小說??上б驗闆]有被《東方雜志》刊發(fā)而被其燒毀。關于這一點,郭沫若在其散文《創(chuàng)作十年》中有過說明?!拔易约嚎嘈膽K淡地推敲了又推敲把它寫在了紙上,草稿也更易過兩三次。我自己不用說是很得意的。……公然把那篇最初的創(chuàng)作投寄到東方雜志社去過,不消說是沒有被采用。隔不了好久,那《骸骸》仍然寄還到了我自己的手里來,是我把它火葬了?!币虼?,關于小說的情節(jié),我們只能根據(jù)其相關記錄進行概述。小說講述了一位名叫齋藤寅吉的獨身漁夫患有戀尸癖的故事。一次,他趁人不備偷盜了唐津城里的一位名門之女濱田愛子的尸體,并用冰塊將之藏到艙板之下,寸步不離,直到尸體腐爛。與此同時,守候女尸的齋藤寅吉還曾凌辱過女尸。雖然小說對凌辱的細節(jié)沒有展開描寫,但是患有戀尸癖的齋藤寅吉,居然在監(jiān)獄中自行在自己的胸前刺上了濱田愛子的裸體畫像。當“我”試圖割走這塊刺有畫像的皮膚,拿回寓所時,卻聽見齋藤寅吉詭異的聲音。雖然故事情節(jié)簡單,但是小說卻流露出濃郁的官能色彩。小說描繪了齋藤寅吉的性變態(tài)和歇斯底里癥,體現(xiàn)了濃郁的頹廢一惡魔傾向。作者將這種變態(tài)的行徑通過盜尸、藏尸、奸尸和畫尸展現(xiàn)給讀者。把丑惡、病態(tài)、神經(jīng)質與一系列視覺效果相結合。如此一來,變態(tài)的官能情節(jié)借助具體形象的視覺表象得到了有效的書寫。作者在此放棄了批判和否定的態(tài)度,而是采用欣賞姿態(tài)來敘述情節(jié)。作品通過視覺上的唯美化處理,不僅滿足了讀者官能快感的需要,而且為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提供有效的書寫方式,使得這種頹廢一變態(tài)的行徑在具體的展現(xiàn)過程中具有了奇異的官能色彩和迷人的藝術魅力。作品通過丑惡與性欲的結合,在強烈的聲色刺激下,將齋藤寅吉變態(tài)、扭曲的心理錯位意識毫無隱晦的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endprint
作為一位主情主義的浪漫主義作家,郭沫若善于從女性身上尋求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感。其中,《喀爾美蘿姑娘》就是一部充盈禮贊和崇拜女性的小說。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工程專業(yè)大學生“我”,帶著妻兒遠渡重洋來到日本F市留學。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結識一位賣喀爾美蘿(日本的一種糖制食品)的姑娘。姑娘晶瑩而又富有詩意的眼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你看,你看,她的眼睛!啊,你看,那是不能用言語來形容得出的,那是不能用文字來形容得出的!它是那么瑩黑,那么靈敏,那么柔媚呀!……啊,我恨我不是詩人!我假如是詩人,……啊,我恨我不是一個畫家!我假如是個畫家,……我要在她的眼上,在她的臉上,在她的一切一切的膚體上,接遍整千整萬的狂吻!……”可以說,“我”對姑娘除了熱情洋溢地禮贊之外,還有一種近乎宗教般的崇拜之意。正是這雙眼睛,喚醒了“我”深埋于內(nèi)心深處那種沉睡已久的欲望。于是,“我”開始寢食難安,想入非非,一種強烈的叛逆意識萌生于腦海。為了擺脫內(nèi)心的苦悶和壓抑,“我”不顧世俗的約束,時?;孟朐诿詰俟媚锏纳眢w。“我將用手指去摸她的眼睛,摸她的雙頰,摸她的頸子,摸她的牙,摸她的乳房,摸她的腹部,摸她的……我這Mephistopheles(靡非斯特)!”這是一幅極具官能書寫的畫面。姑娘的身體似撫慰“我”心靈的精靈,散發(fā)著無窮的力量,讓人迷戀、陶醉。然而,這種力量不是來自某種意志,也不是來自某種精神,而是源于女性的肉體所散發(fā)的原始生命力。這股強大的力量將“我”內(nèi)心深處的欲望激活,使“我”充分感受到了肉體感官所帶來的愉悅。女性身體所獨有的魅力正通過其各個部位呈現(xiàn)在“我”的面前。如此官能的畫面在展示女性之美的同時,也蘊藏了一種罪惡與死亡?!拔摇背蔀榱烁璧鹿P下的靡非斯特,成為罪惡的化身,“我”也必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包括生命在內(nèi)的代價?!昂昧?,不再寫了,墳墓已逼在我的面前。”這是小說的結尾。簡單的語言預示了“我”的結局。郭沫若在此將身體、女性與死亡巧妙地結合在官能書寫之中,通過禮贊和崇拜女性來孕育對美的向往與執(zhí)著。
三、谷崎文藝思想對郁達夫和田漢的影響
作為前期創(chuàng)造社的重要成員,郁達夫與田漢也曾受到谷崎文藝思想的影響。1922年,郁達夫在《茫茫夜發(fā)表以后》中大力提倡文學藝術的非功利。他說:“不過我以為藝術雖然離不了人生,但我們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總不該先把人生放在心里。藝術家在創(chuàng)造之后,他的藝術的影響及于人生,乃是間接地結果,并非作家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先把結果評量定了,然后再下筆?!?923年,郁達夫在《藝術與國家》中再次倡導藝術的非功利性。他認為“藝術所追求的是形式和精神上的美。我雖不同于唯美主義者那么持論的偏激,但我卻承認美的追求是藝術的核心”。由此可見,郁達夫雖然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但其文藝思想也具有較為鮮明的唯美特征。換而言之,他正是通過自我真情的自然流露,來表現(xiàn)非功利的藝術觀念。
郁達夫認為文學藝術不僅是人生苦悶的表現(xiàn),更是純粹的個體生命的表現(xiàn)。在他看來,“五四運動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個人的發(fā)現(xiàn)。從前的人,是為君而存在,為道而存在,為父母而存在的,現(xiàn)在的人才曉得為自我而存在了”。為此,郁達夫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表現(xiàn)出和谷崎文學相似的受虐狂心態(tài)。如《迷羊》中的王介成,因迷戀風情萬種的女子謝月英,甘愿放棄自己美好的前程,整日守在妓院。為取悅謝月英,王介成不惜犧牲自己的前途和名譽。最后,當謝月英離他而去之后,他仍四處打聽其下落,盡管依舊無望。小說結尾處寫道:“我覺得危險,想叫一聲又叫不出來,舌頭也硬結住了。我想動一動,然而肢體也不聽我的命令?!边@種對女性肉體之美的崇拜,與谷崎的小說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此外,《茫茫夜》中的主人公于質夫則表現(xiàn)出濃郁的官能意識。小說在描寫于質夫拾到女性使用過的手帕和針之后,便“幽幽的回到房里,閂上了房門,他馬上把騙來的那兩件寶物掩在自家的口鼻上,深深地聞了一回香氣”。然后,他對著鏡子用針朝臉上猛刺?!八媚鞘峙亮酥螅匆婄R子里的面上出了一顆圓潤的面珠出來。對著鏡子的面上的面珠,看著手帕上的猩紅的面跡,聞聞那用舊的手帕和針子的香味,想想那手帕的主人公的態(tài)度,他覺得一種快感,把他全身都浸遍了。”在此,“郁達夫帶血的手帕與谷崎潤一郎帶鼻涕的手帕,郁達夫的聞和谷崎的舔,真是如出一轍”??梢哉f,郁達夫的小說如同谷崎一樣,注重官能書寫,致使其小說具有如下特點:“這是一種病態(tài)的美、怪異的美,一種通過官能性、肉體性的自我陶醉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虛幻的感覺美。”
田漢被譽為是超功利文藝觀的鼓吹者。他本人對此也曾公開承認:“我受過一些日本唯美派作家谷崎潤一郎氏的影響。”“在東京的某一階段,我?guī)缀踝呱衔乐髁x、頹廢主義的歧途。”事實上,田漢在1934年曾以李漱泉的筆名翻譯了谷崎氏的作品集《神與人之間》(中華書局1934年),該書被譽為是當時中國文壇譯介谷崎氏的重要成果之一。留日期間,田漢因受谷崎非功利文藝思想的影響,將自我沉醉于唯美的藝術世界之中。他認為文學藝術的首要任務在于美化現(xiàn)實社會,在于在藝術化的世界中營造和表現(xiàn)美的價值。他在寫給郭沫若的信中就表明了這一點。“我們做藝術家的,一面應把人生的黑暗面暴露出來,排斥世間一切虛偽,立定人生的基本。一方面更當引人入于一種藝術的境界,使生活藝術化(Artification)。即把人生美化(Beautify)使人家忘現(xiàn)實生活的苦痛而人于一種陶醉法悅渾然一致之境,才算能盡其能事。”1922年,田漢留日回國后,依然堅持藝術的非功利性學說。他認為“藝術家是反抗現(xiàn)成社會的”?!八囆g是靈魂的飛躍,jump of soul,是偏于理想的;政治卻主張維持現(xiàn)狀。藝術家不能等待,性急,要與既成道德反抗。”田漢將這種非功利的文藝思想直接用于其文學創(chuàng)作之中,形成了其早期文學的唯美傾向。如《環(huán)珴磷與薔薇》、《古潭的聲音》、《湖上悲劇》、《名優(yōu)之死》、《蘇州夜話》等戲劇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谷崎文學非功利的特點??v觀這些戲劇,我們發(fā)現(xiàn)它們有一個相似之處,這便是講述藝人如何堅守和捍衛(wèi)藝術的故事。簡要來說,《環(huán)珴磷與薔薇》中的藝人柳翠與其琴師秦信芳為追求藝術而不惜犧牲彼此的青春?!豆盘兜穆曇簟分械脑娙藶榱俗非竺赖臉O致境界不惜跳入古潭。《湖上的悲劇》中的楊夢梅和白薇為尋求藝術的真諦而投湖自盡。《名優(yōu)之死》中的劉振聲為堅守藝術而吐血身亡?!短K州夜話》中的劉叔康雖歷經(jīng)磨難依然始終不渝的守護藝術。由此可見,田漢的早期戲劇具有一種鮮明的特性。這便是在藝術世界與現(xiàn)實人生的尖銳矛盾中塑造出一批為捍衛(wèi)藝術的神圣性而甘愿獻身的民間藝人。他們出于對藝術的執(zhí)著和真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堅守藝術的純潔與神圣。因此,藝術至上主義是田漢早期戲劇的一個重要主題,這或許與他接受谷崎非功利文藝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endprint
就現(xiàn)有的史料來看,前期創(chuàng)造社作家都與日本唯美主義文學有著或多或少的關系。正如學者方長安所言:“從現(xiàn)有資料看,前期創(chuàng)造社作家都對日本唯美主義文學發(fā)生過興趣,或直接接觸過日本唯美主義作家,或閱讀過他們的作品?!睂τ谠c谷崎潤一郎有過多次交往的郭沫若、田漢來說,接受谷崎的文藝思想是完全有可能的。郭沫若對此曾公開宣稱:“我的意思是要用藝術的精神來美化我們的內(nèi)在生活,就是說把藝術的精神來做我們的精神生活。我們要養(yǎng)成一個美的靈魂”,“藝術家的目的只在乎如何能真摯地表現(xiàn)自己的感情,并不在乎使人能得共感與否。”田漢也多次聲稱:“在我們創(chuàng)作藝術時的態(tài)度言之,當然只能象時花好鳥一樣開其所不能不開,鳴其所不得不鳴,初不必管某種藝術品成后,將來會發(fā)生什么社會的價值,并且即算要管也管不著。”雖然這些言論不完全符合他們整個文學創(chuàng)作的實際情況,但是這些“為藝術而藝術”的觀點畢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們曾有過的一種藝術追求。創(chuàng)造社的另一位理論家成仿吾在《新文學之使命》中說道:“至少我覺得除去一切功利的打算,專求文學的全與美(Beauty)”是“五四”新文學運動的使命之一。鄭伯奇在評述郁達夫時,也曾說過:“日本現(xiàn)代作家的作品,他(郁達夫)閱讀的也不少;其中,谷崎潤一郎和佐藤春夫等人的小說是他比較喜愛的。”由此可見,前期創(chuàng)造社成員在留日期間涉獵谷崎的作品,并創(chuàng)作上接受其文藝思想的影響實為情理之中的事情。
由此可見,谷崎的文藝思想對前期創(chuàng)造社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這些影響構成了前期創(chuàng)造社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文藝思想,形成了該社早期文學頹廢感傷的總體格調(diào)。前期創(chuàng)造社文學對病態(tài)美的描寫和對官能美的呈現(xiàn),可以說與谷崎頗為相似。然而,這種相似性絕非巧合,也絕非意外,從他們文學創(chuàng)作的情況來看,這種相似性實際上意味著這是一種影響的關系。我們認為前期創(chuàng)造社文學作品具有濃郁的個人意識,洋溢著憂郁、華美、怪誕、凄艷、虛幻的氣息。這些體驗個體生命、感嘆自我人生的文學作品既表現(xiàn)出一種病態(tài)的美,也表現(xiàn)出一種怪異的美,與此同時,也是一種通過官能書寫和女性禮贊而營造的藝術虛幻美。
結論
前期創(chuàng)造社作家們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所體現(xiàn)的唯美傾向,與谷崎文藝思想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然而,由于“接受屏幕”的存在,這種影響具有有限性。正如韋斯坦因所言:“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影響都不是直接的潛出或潛入,逐字逐句模仿的例子少而又少,絕大多數(shù)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都表現(xiàn)為創(chuàng)造性的轉變。”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轉變主要表現(xiàn)為接受者對外來文學的重新闡釋。作為“五四”時期的文學社團,面對蜂擁而至的外來文藝思想,前期創(chuàng)造社的作家們知道其首要的任務是如何轉化外來的文藝思想,成為其啟蒙國民的有力武器。因此,他們在接受谷崎潤一郎文藝思想的過程中,一方面借其唯美的理念形成自己浪漫主義的審美意識和藝術個性,另一方面將其文藝思想轉變?yōu)閱⒚蓢竦睦?,鼓舞當時的熱血青年敢于尊重個性,敢于書寫自我。換而言之,前期創(chuàng)造社的作家們對文學藝術之美的推崇,并非如谷崎那樣將文學引入“為藝術而藝術”的道路,而是借谷崎所宣揚的文藝思想來糾正當時文壇過于強調(diào)文以載道的功利性文藝觀念。因此,在他們的文學作品中,我們時??梢月牭綍r代的足音。正如郁達夫所言:“因為藝術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藝術,又何必把兩者分開來瞎鬧呢?試問無藝術的人生可以算得人生么?又試問古往今來哪一種藝術品是和人生沒有關系的?”前期創(chuàng)造社的作家們舍棄了谷崎文藝思想中的唯心成分,將藝術放置在現(xiàn)實生活的土壤中,注重藝術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如此一來,前期創(chuàng)造社在這接受的過程中完成了對谷崎文藝思想的過濾和創(chuàng)造性轉化,使之成為為我所用的文學資源??偠灾?,前期創(chuàng)造社接受谷崎文藝思想的影響,并在早期文學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出一種頹廢、感傷的文學主調(diào)。這種文學現(xiàn)象既代表了前期創(chuàng)造社文學創(chuàng)作的特質,又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當時文壇“為人生”的單一發(fā)展格局,引起了文學研究會與創(chuàng)造社之間關于文學究竟是“為人生”還是“為藝術”的文藝爭鳴,大力推動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發(fā)展歷程中的現(xiàn)代性進程?;谶@層意義,前期創(chuàng)造社接受谷崎文藝思想的影響雖然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發(fā)展史上的一個文學現(xiàn)象,但它卻激活了“五四”文學的內(nèi)在活力,促成了“五四”文學的多元發(fā)展??梢哉f,經(jīng)過與外來文藝思想的對話,中國現(xiàn)代文壇由此也迎來了一個姹紫嫣紅、百花齊放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春天。
(責任編輯:李亦婷 瀟湘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