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在唐山交通大學任教期間,曾經(jīng)實行一種叫“考先生”的教學方式。每天上課開始前10分鐘,先點某一個學生的名,問他有無問題。如果有問題,就請他把問題提出,老師根據(jù)這一問題判分數(shù)。如果這一問題連老師都回答不上來,學生就得滿分。如果該生沒有問題,就請下一個學生。下一個學生提的問題,要由前一個學生回答。如果前一個學生回答不上來,就得零分。
這就是茅以升始創(chuàng)的“啟發(fā)式”教育法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此法推行后,深受歡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思想極為活躍,學業(yè)大進。而且使茅以升接觸到一些以前從沒想過的問題,受到啟發(fā),深得教學相長的益處。
茅以升治學有一個十六字口訣——“博聞強識,多思多問,取法乎上,持之以恒”,在課堂上,他把自己的經(jīng)驗傳授給學生,并以此要求學生踐行。
在茅以升“啟發(fā)式”教育的理念中,闡釋了教師的責任不僅是授業(yè),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力學習、自力研究的習慣和能力。反對把學生當作“受體”的灌輸式教學,實行啟發(fā)式教學,使學生成為“主體”。
茅以升先生作為享譽中外的橋梁科學家,他不僅給我們留下了錢塘江大橋這樣的物質財富,而且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