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鑫
(湖南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院,湖南 長沙 410008)
在以往的隧道設計中,往往只考慮圍巖壓力,對地下水不夠重視,導致隧道襯砌設計偏薄,引起隧道襯砌在運營中開裂、滲水,嚴重影響了隧道運營安全。實際上在軟巖富水段中,隧道襯砌處在圍巖應力場和滲流場中,襯砌承受圍巖壓力和水壓的雙重作用,與單獨承受圍巖壓力相比,隧道襯砌的受力要更大。因此,在富水段進行隧道襯砌設計,不能忽略水壓力,否則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永吉高速公路六月田隧道K2+360 ~400 處在軟巖富水段中。圍巖從上而下依次為粘土(厚5 m)、全風化泥質(zhì)板巖(厚6 m)、強風化泥質(zhì)板巖。該段隧道埋深為20 ~30 m,區(qū)域內(nèi)圍巖穩(wěn)定性差,且圍巖內(nèi)部富水。隧道襯砌不但要承擔圍巖壓力,而且要承擔圍巖內(nèi)部水壓力,對隧道襯砌極為不利。本文對隧道襯砌的厚度進行了探討,通過理論公式計算出圍巖壓力荷載、水壓力荷載,然后采用荷載結構法對襯砌進行計算,探討隧道襯砌合理的厚度。隧道建筑限界見圖1。
圖1 隧道建筑限界及內(nèi)輪廓(單位:cm)
隧道規(guī)范中淺埋隧道圍巖壓力計算公式如下,荷載分布圖見圖2 所示。
作用于隧道兩側的側壓力假定為梯形分布,側向水平壓力e 的計算表達式如下:
e1=λγH
圖2 荷載分布圖
B 為洞室跨度,m;H 為地面至洞室頂部的距離,m;h 為洞室高度;λ 為側壓力系數(shù);γ 為圍巖重度。
各級圍巖θ 值及側壓力系數(shù)分別見表1、表2。
表1 各級圍巖的θ 值
表2 圍巖側壓力系數(shù)
作用在全封閉式襯砌支護結構外的水壓力荷載的標準值,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P 為水壓力荷載標準值,kN·m-2;β 為外水壓折減系數(shù),可按表3 的規(guī)定取值;γ 為水的重度;H為作用水頭,為設計采用的地下水位線與隧道中心線之間的高差。
表3 折減系數(shù)取值
采用荷載結構法進行計算。通過以上公式分別計算出圍巖壓力、外側水壓力,然后采用Midas 數(shù)值計算軟件進行計算。計算斷面取隧道埋深最深處,埋深為30 m,圍巖水位取20 m(洞頂以上20 m)。總壓力為圍巖壓力與水壓力之和,由于隧道襯砌含初期支護和二次襯砌,在軟弱圍巖中,初期支護承擔30%的總壓力,而二次襯砌承擔70%的總壓力,本文只對二次襯砌的厚度進行探討。計算分2 種工況:①襯砌厚度為45 cm;②襯砌厚度分別為50 cm、55 cm。具體見表4。
表4 計算工況
本項目圍巖參數(shù)及襯砌結構參數(shù)見表5、表6所示,二次襯砌為C30 鋼筋混凝土結構。
表5 圍巖參數(shù)
表6 襯砌參數(shù)
1)圍巖壓力。
由表5 可知,圍巖分為3 層,可以得出圍巖重度及內(nèi)摩擦角的平均值。
文中H=30 m,根據(jù)隧道內(nèi)輪廓圖1 可知h=9.01 m,隧道寬度B=11.62 m,根據(jù)表1、表2,θ=0.6φc=16.44°,側壓力系數(shù)λ=0.4,則根據(jù)公式(1)得出:
根據(jù)公式(2)得出:
2)外側水壓力。
水位高度H=20 m,根據(jù)本項目圍巖情況,外水壓折減系數(shù)β 取0.75,γ=9.8 kN·m-3。根據(jù)公式(3)可以得出水壓力:
在計算中隧道襯砌采用實體單元進行模擬,具體參數(shù)見表6 所示。計算模型及邊界條件、施加壓力荷載見圖3 所示。本項目中圍巖分3 層,見表4所示,通過上文公式已得出圍巖壓力(平均壓力),地基反力取5 000 kN/m2。
圖3 計算模型及壓力
3.3.1 工況1:襯砌厚度為45 cm
通過計算分別得出不考慮水壓和考慮水壓力2種情況下二次襯砌的應力,見圖4、圖5 所示。
圖4 不考慮水壓力襯砌應力
從圖中可以看出,襯砌最大應力值發(fā)生在拱腳位置,不考慮襯砌水壓力情況下,二次襯砌最大應力值為10.8 MPa,考慮水壓力情況下二次襯砌應力最大值為13.1 MPa,很明顯考慮水壓作用下二次襯砌應力增大;隧道規(guī)范中C30 混凝土彎曲受壓及偏心受壓強度為11.2 MPa,如果不考慮水壓的話,二次襯砌厚度能滿足要求,而考慮水壓力的二次襯砌應力最大值要比規(guī)范值大,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水壓力對襯砌的受力影響較大,在富水段圍巖中進行隧道二次襯砌設計,水壓力不容忽視。
圖5 考慮水壓力襯砌應力
3.3.2 工況2:襯砌厚度為50 cm、55 cm
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當隧道二次襯砌厚度為45 cm 時,考慮水壓力情況下,二次襯砌厚度不滿足要求,必須要增加二次襯砌厚度;考慮水壓力通過計算分別得出二次襯砌厚度為50 cm、55 cm 情況下襯砌的應力,見圖6、圖7 所示。
圖6 二次襯砌厚度為50 cm
圖7 二次襯砌厚度為55 cm
從圖中可以看出,二次襯砌最大應力值發(fā)生在拱腳位置,考慮水壓力情況下,當襯砌厚度為50 cm時,最大應力值為12.5 MPa;當二次襯砌厚度為55 cm 時,最大應力值為10.6 MPa,由此可以得出二次襯砌厚度為55 cm 時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
本文的結論有:①在富水段圍巖中進行隧道設計,往往忽視了水壓對隧道襯砌的影響,容易導致襯砌在后期隧道運行過程中出現(xiàn)開裂、滲水的現(xiàn)象;隧道襯砌的壓力應為圍巖壓力和水壓力之和。②通過公式分別計算出圍壓壓力、水壓力,采用荷載結構法對隧道二次襯砌進行計算,結果表明,不考慮水壓力情況下,45 cm 厚的二次襯砌最大應力值為10.8 MPa,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而考慮水壓力的情況下,襯砌應力最大值為13.1 MPa,不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在考慮水壓力情況下,當二次襯砌厚度增大到55 cm時,二次襯砌最大應力值為10.6 MPa,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
本文的建議有:在隧道襯砌設計過程中,往往根據(jù)經(jīng)驗類比法對襯砌厚度進行設計,而實際上每個項目隧道圍巖及富水情況不一致,因此,建議在隧道設計過程中根據(jù)各個項目的特點通過計算來確定襯砌的厚度,以保證隧道結構的穩(wěn)定及后期隧道運行安全。
[1]JTGD70-2004,公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S].
[2]JTG/TD70-2010,公路隧道設計細則[S].
[3]徐曾和.滲流的流固耦合問題及應用滲流的流固耦合問題及應用[D].沈陽:東北大學,1998.
[4]黃 濤.滲流場與應力場耦合環(huán)境下裂隙同巖型隧道涌水預測的研究[D].成都:兩南交通大學,1997.
[5]楊璐玲.巖體滲流場數(shù)值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