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亮
【摘要】生物醫(yī)學文獻及演講均是及時報道和傳達生物醫(yī)學研究領域新發(fā)現的重要途徑。醫(yī)療翻譯作為科技翻譯中一支重要的分支,有其獨特的特點和固有模式。當前國家經濟騰飛,科技發(fā)展,文化繁榮,國際之間的醫(yī)學學術交流日益頻繁,醫(yī)學翻譯的準確性尤為重要。本文擬對醫(yī)學領域學術交流大會上演示幻燈的文本進行分析,運用卡特福特的翻譯轉換理論探討醫(yī)療翻譯在這一特殊載體的特點,旨在解決翻譯實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優(yōu)化翻譯質量,從而為今后工作的開展積累經驗,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翻譯轉換理論 醫(yī)學翻譯 特點 翻譯策略
一、 引言
1.背景。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騰飛,科技發(fā)展和文化繁榮,國際間醫(yī)學領域的學術交流日益頻繁。主要表現在高等教育機構、研究機構之間的交流與互訪、不同類型的學術研討會數量不斷增加。不但對醫(yī)務人員、研究人員的英語交際能力、演講及展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對醫(yī)學翻譯人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擬采用某一醫(yī)學領域的學術交流大會上的演示幻燈為素材,以卡特福特的翻譯轉換理論為指導,結合醫(yī)學英語的特點,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并為今后的實踐工作積累經驗,提供參考。
2.卡特福特的翻譯轉換理論??ㄌ馗L厥怯恼Z言學家和翻譯理論家,其著名的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翻譯的語言學理論》是英國翻譯理論語言學派的代表作,在西方翻譯理論界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斗g的語言學理論》深受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理論以及J.R.弗斯的影響。卡特福特認為任何翻譯理論都必須采用某種語言的理論,即普通語言學理論。語言本身是一種固有模式,是形式(form),不是實體(substance)。語言具有三個層次,實體、形式和語境。實體(包括語言實體和字型實體)和語境都是超語言的。語言內部層次就是這些媒介的形式,是對實體的一種抽象。語言主要是在不同的層次(如語音、詞形、語法及詞匯)和級階(句子、分句、片語、詞及詞素等)發(fā)揮其交際功能。
卡特福特定義翻譯為:Translation is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卡特福特認為談翻譯必然要談意義。意義是一種語言特征,一篇原語文本具有原語的意義,一篇譯語文本具有譯語的意義。意義是與任何語言形式或它可能具有的任何形式(文本、文本中的條目、結構、結構成分、類別、體系中的術語)有關系的網絡。由語法和詞匯的形式語言單位所構成的關系有兩個種,一是形式關系,二是語境關系。形式關系在語法里就指語法等級體系里不同等級的條目之間的關系。不同的語言具有不同的語法,所以不可能存在兩種語言一樣的語法。所以原語和譯語的形式關系只能是相似,而非對等。就好比單詞的單復數問題。中文弱化了單詞的單復數形式,而英語卻對單詞的單復數形式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如原語“summary of clinical parameters”,中文只會譯為“臨床指標/參數總結”,而不會譯為“一些或者若干臨床指標/參數總結”。因此,正如卡特福特所言,每一個詞都有其產生于該系統(tǒng)與其他詞語互為依存的“價值”,形式關系不可能達到完全的等值。反觀語境關系亦然。他認為一個文本的意義是無法完全翻譯到另一個文本中去的,至少在一個層次或更多層次上的意義是無法找到對等語,而只是一種替換,將原語的意義移植到譯語的意義中??ㄌ馗5聫娬{的語言個性。每種語言都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凝聚,都受其獨特的文化影響,都具有獨特的語境系統(tǒng),而體現語境系統(tǒng)的詞匯語法系統(tǒng)也是獨特的。故此每一種語言都自成系統(tǒng)。不同的語言存在于不同的系統(tǒng)中。而每一種語言又由無數子系統(tǒng)組成的,所以形式對應關系最多不過是粗略的近似,原語條目和譯語條目顯然幾乎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形式關系和語境關系。由此產生出形式對應(formal corresondence)和文本等值(textual equivalence)的區(qū)分。文本等值指某個詞或句子在特定情景中的含義,是可以翻譯的;而形式對應指一個詞同其語法系統(tǒng)之間的關系,由于各種系統(tǒng)之間存在差異,所以翻譯具有不可譯性。但是他提出譯者的主要任務是尋求內容的等值。他認為把翻譯理論與語義與語法作用的分析緊密結合起來,從語言的使用技巧談論翻譯,認為翻譯旨在產生一種與原文語義等值的譯文。理論的目的在于說明如何從詞匯和語法結構上產生這種語義的等值。因而產生翻譯轉換,即“在從原語到目的語的過程中背離了形式對應。”
卡特福特認為有兩種轉換:層次轉換(level shift);范疇轉換(shift of category)??ㄌ馗L剡M一步將范疇轉換分為四種,結構轉換、詞類轉換、單位轉換和內部體系轉換。
二、 醫(yī)學英語的特點
醫(yī)學英語一般是“指醫(yī)務人員、各醫(yī)療部門在臨床應用、科研及教學、醫(yī)學基礎及醫(yī)學服務等實踐中所使用的專門語言?!贬t(yī)學英語屬于專用英語,具有措辭準確、表達客觀、邏輯緊密、行文簡潔、詞義明確、含義固定以及具有各種嚴格的應用文書等語體特征。醫(yī)學英語主要源于拉丁語、希臘語、法語詞匯。本文擬以某一醫(yī)學領域的學術交流大會上的演示文件為例,對其中的文本材料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出醫(yī)學英語的若干特點。
1.縮略法。由于多數醫(yī)學英語的詞匯較長的原因。為方便溝通和交流,常常將某一個詞組中的首字母組合成為一個新的詞匯。例如,IOS=impulse oscillometry,FOT= forced oscillation technique,FEV=,EFL=expiratory flow limitation等等。
2.專業(yè)化。醫(yī)學英語屬于專用英語,是指與醫(yī)療行業(yè)、學科或目的相關的英語,有著獨特的詞匯、短語、句法結構以及慣用表達模式和規(guī)范等,從而滿足醫(yī)療行業(yè)的特定需要,并實現技能的專業(yè)化。如Larynx,咽喉;Trachea,氣管;Alveoli,肺泡;spirometry,呼吸量測定法等等,均有專門的詞匯表達特定的含義。
3.合成詞。醫(yī)學英語中廣泛使用舊詞合成新詞的方法。如bronchodilation支氣管擴張;extrathoracic胸腔外的;hyperresponsiveness氣道高反應性。
4.名詞化。醫(yī)學英語中大量使用了名詞化的詞語。如elasticity of peripheral lung,retraction forces,dimensions of peripheral airways。既滿足醫(yī)療行業(yè)的特定需要,又符合演示文件信息濃縮,表達簡潔的特點。
三、 從卡特福特的翻譯轉換理論看醫(yī)學演示文件的翻譯
以下以醫(yī)學某一領域的學術報告PPT為例。參照卡特福特的翻譯轉換理論,對比原語與譯語文本,探討如何運用轉換理論最大可能地達到翻譯等值,從而為翻譯實踐工作總結積累經驗,提供參考。
1.翻譯等值。在翻譯過程中,最理想的狀態(tài)當然是達到形式和文本的等值。但由于英語和中文的語言特點和語法的不同,形式和文本往往不能兩者兼具。而在PPT文本翻譯中,由于PPT本身主要僅為滿足報告人與聽眾簡單的交流而服務,文本簡潔、易懂,主要以翻譯單詞、短語以及短句為主。因此我們可以在追求內容等值的前提上,盡量做到文本相似。
例文一:
原文:“Graduate of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Dresden,Diploma in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iques,Certified Engineer.”
譯文:“畢業(yè)于得累斯頓工業(yè)大學,專業(yè)電子和信息技術,注冊工程師?!崩囊恍枰g的主要是簡單的介詞短語以及單詞的音譯,譯文與原文在語義上一致,而在文本上譯文亦與原文大致相似。
2.范疇轉換。
(1)單位轉換(unit shifts)或級階轉換(rank shifts):這類轉換指目的語的翻譯等值與原語處于不同的級階。這里的“級階”指分為層級的語言單位,如句子、從句、詞和詞素。
例文一:
原文:1976-1979 R&D in Funkwerk Koepenick,Berlin.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computeriz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譯文一:柏林Funkwerk Koepenick公司從事商業(yè)微機控制無線通訊系統(tǒng)的研發(fā)。
譯文二:1976-1979年就職于柏林Funkwerk Koepenick公司的研發(fā)部門,主要參與商業(yè)計算機控制無線通訊系統(tǒng)的開發(fā)。
對比兩個譯文,不難發(fā)現譯文根據英語以及中文的語法特點分別進行了級階轉換。原文中為兩個并列的短語,并分別有兩個限定詞“in Funkwerk Koepenick,Berlin”和“of commercial computeriz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修飾R&D和development。但是在譯文一中,譯文轉換為一個句子。“in Funkwerk Koepenick,Berlin”變?yōu)榫渲械闹髡Z,而“of commercial computeriz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成為修飾賓語的定語。級階從短語轉換為句子。同樣的,譯文二也對文本進行了調整,成為一個主從復合句。對第一個修飾詞做了與譯文一同樣的處理,而第二修飾詞則成為了分句,起到補充說明主句的作用。然而 ,譯文二根據中文的特點,將原句拆分為主句和分句,除了在形式上與原文最為接近外,也更加符合中文的行文習慣。
(2)詞類轉換(class shifts):包括從一種詞類轉換成另一種詞類。
例文二:
原文:Effortless examination
譯文一:測試簡單易行、無需用力。
譯文二:測試毫不費力。
該句主要是產生了詞類轉換。原文中effortless是examination的前置定語,在譯文一和譯文二中,effortless分別翻譯為“簡單易行、無需用力”及“毫不費力”修飾測試,并轉換為了后置定語。
(3)結構轉換(structural shifts):卡特福特認為這是一種最常見的轉換形式,主要涉及語法結構的轉換。
例文三:
原文:The key concepts of the forced oscillatory respiratory mechanics is the “impedance(Z)”,the spectral (frequency dom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sure(P) and airflow(V).
譯文一:強迫振蕩呼吸力學的主要概念是“阻抗(Z)”,壓力(P)和流速(V)之間的頻譜(頻域)關系。
譯文二:“阻抗(Z)”是強迫振蕩呼吸力學機制的重要概念,也就是壓力(P)和流速(V)之間的頻譜(頻域)關系。參看原文,分句“ the spectral (frequency domain) relationship…”應該是作為主句“The key concepts of the forced oscillatory respiratory mechanics”的補充說明。對比譯文一二,譯文一背離了原句的意思,使得從句成為了主句的賓語,“阻抗”、“壓力”、“流速”三者成為了并列的成分。譯文二能理順主句與分句的意思,在不改變原句意義的情況下,較好地運用目標語言將源語轉換,并且為避免產生歧義,將“阻抗”這一概念調整為整個句子的主語,運用了卡特福特翻譯轉換中的“結構轉換”這一技巧,能更好地表達出源語的意義。
四、 結語
以上摘取了演示文件的若干文本為例,參考卡特福特的翻譯轉換理論,對翻譯文本進行評析,旨在優(yōu)化翻譯質量,從而為日后工作的開展積累經驗,提供參考。
鑒于當前我國的醫(yī)學翻譯人才主要由醫(yī)護人員或者英語專業(yè)的人才組成,同時我國高校英語專業(yè)對專業(yè)英語的重視度不夠,故此我國的醫(yī)學翻譯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因此增強對在職醫(yī)學翻譯人才的繼續(xù)教育,特別是語言學理論的學習,將對我國的醫(yī)學翻譯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演示文件主要用于學術會議的報告與交流,其主要作用是提示講者并為聽眾展示作者思路和強化要點。因此演示文件的文本特點主要以簡單清晰、規(guī)范易懂為主,不涉及深層的語義關系。而卡特福特的翻譯轉換理論主要是從語言學的角度講翻譯過程中層次和結構的對應規(guī)則,對語言間的深層語義考慮不多,故此學習卡特福特的翻譯轉化理論能為演示文件的翻譯提供極好的翻譯策略。
參考文獻:
[1]杰里米.芒迪.翻譯學導論——理論與實踐[M].商務印書館. 2010.
[2]J.C.卡特福特,穆雷譯.翻譯的語言學理論[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