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啟凡
在現(xiàn)代社會中,寫作是人的必備能力之一,人們在學習、工作、生活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需要寫作的情況。掌握寫作這一現(xiàn)代社會必備的技能,對于中專生的就業(yè)及未來人生的發(fā)展可謂意義重大。因此,中專生寫作教學需要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家庭、社會力量為推手,來共同促進中專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一、對中專生寫作現(xiàn)狀的調查
在中專生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絕大多數(shù)學生一提起寫作文就會愁云滿面,表現(xiàn)出非常強烈的畏懼心理和抵觸情緒。近期有調查顯示,在500名中專生中居然有 77.8% 的學生不喜歡寫作文,只有 22.2% 的學生表示喜歡寫作文。同時,被問到你在寫作時感到最困難的是什么,有 63.9% 的學生選擇“沒內容可寫”或“感覺寫作的作用不大”。調查數(shù)據(jù)提醒我們,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畏懼心理,是提高中專學校寫作教學質量的重要任務。
二、教師應具備的職業(yè)素養(yǎng)
名師出高徒。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執(zhí)教水平的高低,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效果。
1. 教師應主動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寫作水平
語文本是眾多學科中最具人文性的,這一特性決定了語文教師首先要熱愛語文教學。常言道:“要倒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加強閱讀,以濃厚的閱讀興趣來感染學生,以豐富的知識來培養(yǎng)學生。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和寫作水平越高,對于學生的指導能力就越強,就越能促進寫作教學質量的提升。
2. 語文教師要主動提升自己的評改能力
語文教師豐富的改評經驗,是指導學生寫作的前提條件。多年來,學生的作文評語大多千篇一律,多是些駕輕就熟的空話、套話,不難看出一些教師寫作教學理論的貧乏和膚淺。作文教學是一門實實在在的學科,它包括立意選材、布局謀篇、語言表達、問題特征等一系列寫作知識,教師必須掌握全面的寫作理論知識,并用于學生作文的評改,方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注意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
科學的教學方法對中專語文寫作教學質量的提高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中專語文寫作教師應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寫作的動力源泉。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寫作輔導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只有學生的寫作興趣上去了,才會樂于動筆,主動動筆。有了寫作源動力,學生就會形成一種強烈的寫作愿望,寫下自己身邊的點點滴滴,寫下自己日常生活的所見、所聞、所感。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了,教師還應選擇適當?shù)臅r機對學生進行鼓勵,以提高學生寫作的信心。興趣的激發(fā),信心的培養(yǎng),對中專學生提高寫作水平是極為重要的。
2.激發(fā)參與意識,培養(yǎng)合作精神
在寫作教學中,我們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嘗試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給學生自由闡釋、自主評價的權利和機會,讓學生掌握話語權。對作文題目,可以讓學生討論,共同擬題,共同理出寫作思路,也可以讓學生獨辟蹊徑,展示個性。對寫作范文和閱讀材料,應盡可能讓學生通過閱讀、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評價學生的發(fā)言時尊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時時刻刻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上營造出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就會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3.幫助學生養(yǎng)成積累素材的習慣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素材無以作美文。素材積累是寫作的基石,對于作文水平普遍不高的中專生來說,素材積累顯得尤為重要。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沒有素材,寫作時難免捉襟見肘。教師在寫作教學活動中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素材積累習慣。如鼓勵學生多閱讀一些好的書籍,擴大知識面。同時要求學生準備摘抄本,將自己讀到的名言名句,優(yōu)美段落抄錄下來。另外,教師可以建立檢查制度,定期不定期檢查學生摘抄內容的數(shù)量與質量,并讓學生間分組傳閱各組的摘抄本,促進相互學習。
4.引導學生觀察社會,培養(yǎng)思考能力
社會和家庭是學生的第二課堂,也是寫作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寫作教學中,“寫什么”“怎么寫”一直都是困擾學生和老師的問題。寫作是一門藝術,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只要學生深入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尋找素材,“寫什么”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至于“怎么寫”,就涉及到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思想的寫作猶如沒有靈魂的身體,學生在作文中“記流水賬”,或前言不搭后語,就是思維能力缺失造成的。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社會,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對于提高中專寫作教學的質量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四、及時修改,注重講評
批改作文、講評作文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學生的作文如果沒有得到及時修改、點評,那就無法及時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學生的寫作熱情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在作文評改時,教師要創(chuàng)新方法,提高作文評改的效率和效果。
1.批改的形式應該多樣化
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作文的批改一直都是教師“一手包辦”。其實,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作文評改方式,比如采取學生分組自評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作文的評改,評改了別人的作文,再比對自己的作文,才能更好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或由別人的不足聯(lián)想到自已應該改進的地方。這樣既提高了作文評改的效率,又提升了評改的效果。
2.評語不應籠統(tǒng)空泛,修改不宜面面俱到
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往往由于時間緊迫、任務繁重而疲于應付,在評寫批語時易采用“層次分明,結構完整,但中心不夠突出……”等模式化批語。這樣的批語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不利于激發(fā)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對不同學生的作文采用個性化批語,結合文中具體的不足之處或精彩部分做重點點評。并且讓學生根據(jù)老師的批語做修改和再次點評。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改進的過程,就是學生寫作水平提升的過程。
五、充分利用發(fā)表平臺,促進寫作能力提升
文章被發(fā)表是對學生作文水平的肯定,也是對他們艱辛付出的回報。對于中專的學生而言,文章被發(fā)表的喜悅足以使他們對寫作充滿信心,對未來充滿激情。因此,要重視文章發(fā)表對于提升中專寫作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
1.鼓勵學生主動發(fā)表
對于絕大多數(shù)中專的學生而言,很少會想到把自己的習作拿去投稿發(fā)表。作為寫作教師,可以給學生講明發(fā)表文章的好處,并制定一些可行的獎勵措施,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優(yōu)秀習作向校廣播站、報社、學生雜志、文學網站等平臺投稿。
2.積極推進教師引導發(fā)表之路
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尋找或搭建發(fā)表平臺。對內,可以構建學生自己的發(fā)表平臺,如創(chuàng)辦文學社,印刷社刊,專門用于刊載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對外,教師可協(xié)同學校,與一些中學生作文刊物如《少年寫作》《中學生作文》等取得聯(lián)系,構建學生發(fā)表文章的合作平臺,還可以組織校內作文比賽或帶領學生參與社會上的各種作文競賽。通過以上措施可達到提升語文寫作教學質量的目的。
(責編 ?陳 ?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