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勇
(華南理工大學 化學與化工學院, 廣東 廣州 510640)
?
制藥工程專業(yè)特色實驗課程體系的建立
葉 勇
(華南理工大學 化學與化工學院, 廣東 廣州 510640)
為了培養(yǎng)制藥工程專業(yè)本科生的實戰(zhàn)能力,突出專業(yè)優(yōu)勢,建立了適合理工類高校的制藥工程專業(yè)特色實驗課程體系。將實驗課程分為基礎實驗、專業(yè)實驗、綜合實驗、研究設計性實驗和創(chuàng)新實驗5個層次,合理分配于各學期中。通過特色實驗內容教學,如經典和現(xiàn)代并用、過程模擬、和科研結合、設立院?;鸷徒⒅性嚻脚_;采用特色教學方法,如小班教學、小組實驗、個性化教學和動態(tài)教學,從基本專業(yè)技能、綜合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三方面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結果表明,學生對專業(yè)綜合知識的掌握和實驗技能顯著增強,在研究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顯出突出的優(yōu)勢。該實驗教學體系較傳統(tǒng)教學優(yōu)點顯著,為制藥工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提供良好借鑒。
專業(yè)實驗; 制藥工程; 創(chuàng)新教學
1998年以來,全國已有200多高校相繼成立的制藥工程專業(yè),為社會培養(yǎng)了一大批人才[1]。制藥工程專業(yè)立足于制藥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yǎng),是化學、藥學與工程學之間的交叉學科,因而是聯(lián)系藥學和工程學基本理論和實際應用的橋梁[2]。實戰(zhàn)能力是評價本專業(yè)學生水平的重要指標,而該能力是通過實驗課程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的[3]。這里的實驗課程不是狹義的理論課的附屬實驗,而是廣義的涵蓋了綜合實訓和研究設計性內容。然而由于開辦制藥工程專業(yè)的高校類型不同,學科強弱有較大差異[4]。如理工類高校在工程學方面較強,藥學較弱;醫(yī)藥類高校在藥學方面較強,工程學較弱;生命科學院校、師范院校和農科院校在基礎學科如化學較強,但在藥學和工程學方面較弱。因此各類高校制藥工程專業(yè)課程體系也有一定的差異,特別是實驗課程差異較大[5]。根據(jù)制藥工程本科專業(yè)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擬定中),制藥工程專業(yè)在基本要求達到的前提下,可以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充分體現(xiàn)自身的特色[6]。因此我們結合本校學科特點,建立了制藥工程專業(yè)特色實驗課程體系,為理工類高校制藥工程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提供借鑒。
制藥工程專業(yè)本科生通過大學的四年學習,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基礎和專業(yè)知識,而且要接受系統(tǒng)的實驗技能培訓[7]。因此對于本專業(yè)的實驗,需要結合其專業(yè)知識的掌握程度,統(tǒng)籌安排。我們將實驗課程分為五個層次,各學期依次進行。具體學時和學期分配見表1。
表1 制藥工程專業(yè)實驗課程總體安排
大學第一學年主要安排基礎實驗,如四大化學和化工原理實驗;第二學年開始專業(yè)課的教學,也配套安排相應的制藥專業(yè)實驗,并進行基礎工程相關實驗;第三學年要對專業(yè)知識進行系統(tǒng)強化,因而實施綜合實驗教學;第四學年要提升學生的研究設計能力,因此開展了系列研究設計性實驗課程,并結合畢業(yè)設計,故而耗時最久。創(chuàng)新性實驗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其實驗穿插在第二學年到第四學年,而不固定在某一學期。
(1) 經典和現(xiàn)代并用。目前的制藥工程專業(yè)實驗多以經典藥物為實驗對象,進行合成、分析和藥劑實驗[8]。如阿司匹林合成、槲皮素的提取分離,采用結晶、萃取等工藝和熔點、紫外等傳統(tǒng)的分析方法,對于藥物研究和教學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但是有些藥物制備采用了不少過時的分離或合成方法。如氯霉素合成、中藥醇沉工藝等,過程復雜,產率低,與實際應用相脫離。由于現(xiàn)代藥學、化學和化工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新的藥物和生產技術不斷涌現(xiàn),一些藥物和生產技術逐漸被淘汰[9]。因此在實驗教學中,除了保留一些應用性廣的代表性藥物實驗外,更要結合新藥物和新技術開展。如手性藥物和手性分離技術、中藥成分超臨界提取技術、分子蒸餾技術等的實驗,更符合時代的進步。
(2) 通過過程模擬,提高設計能力。藥物的反應過程和機理為我們探究藥物根本和開發(fā)新藥奠定了基礎,但是它們能難通過直接的實驗現(xiàn)象反映[10]。而軟件模擬則可以將它們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我們在藥物結合過程實驗教學中,采用了Discovery Studio軟件,它可以模擬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圖示化分子間的鍵聯(lián)和分子作用力。通過藥物基團的改造,實現(xiàn)最大的藥物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因此可以將該軟件用于創(chuàng)新藥物的設計。許多藥物生產過程也很難進行現(xiàn)場教學,其原因是:① 劑型的多樣化,難以面面俱到;② 教學條件的限制,沒有各種藥物的生產實驗平臺;③ 時間和經費的限制,沒有過多的教學時間和經費用于各種藥物的生產實驗。而模擬教學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11]。我們在生產過程模擬實驗中,采用了Aspen Plus軟件對蒸餾、萃取等操作進行了模擬,可以獲得最佳的反應條件;在生產流程模擬實驗中,采用3DS Max軟件,運用三維立體技術,讓學生切身感受生產過程的實際情況。
(3) 結合科研項目,開展創(chuàng)新性實驗。高校是科研創(chuàng)新的重要場所,每年承擔大批國家、省市等各級科研項目[12]??蒲许椖繛楦咝E囵B(yǎng)人才不僅提供了資金和平臺,還提供了創(chuàng)新思想和創(chuàng)新方法,因此利用科研項目支持和開展創(chuàng)新性實驗是可行之舉。我們每年定期向承擔科研項目的教師征集創(chuàng)新性實驗題目和需求人數(shù),及時向本專業(yè)學生公布,以便學生報名參加。通過教師面試和學生的雙向選擇,確定合適的學生開展實驗,并在1年后及時提交實驗結果和結題報告。
(4) 設立院?;穑膭钭灾鲃?chuàng)新設計。科研項目為學生創(chuàng)新提供了良好的支撐,然而承擔科研項目的教師所能接納的學生,相對于全體學生畢竟為少數(shù)。為了鼓勵更多學生創(chuàng)新,作為科研項目的補充,我校設立了學生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如學生研究計劃、百步梯攀登計劃等,對全校學生開放。學生自擬課題,自主申請,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并在完成后提交成果和結題報告。
(5) 建立中試平臺,強化工程技術能力。實驗室的項目要向生產轉化,需要進行中試,而中試平臺的缺乏一直是高校項目產業(yè)化的瓶頸。制藥工程專業(yè)重在產業(yè)化知識和技能,需要憑借中試這個橋梁來實現(xiàn),因此中試平臺對制藥工程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尤其重要[13]。以前中試均由企業(yè)提供,然而企業(yè)以自身產品為基礎,不具備代表性和普遍性。學校建立中試平臺,則可以隨時調整產品和工藝,從而可以開展多種不同的實驗,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工程技術能力。我們基于院校經費支持,建立了制藥工程技術中試平臺,可以在中試規(guī)模開展分離、合成和多種制劑的生產和研制,從而極大地強化了學生的工程實踐技能。
(1) 小班教學和小組實驗。由于每年招生人數(shù)較多,采用一起上課的大班化教學,雖然節(jié)約了時間,但教學效果較差。許多學生抱怨沒有聽清,或沒有明白,或沒有親自動手實驗。為此,我們開展了小班化實驗教學,即將一個大班分成若干小班,每個小班又分為若干小組。采用小班授課,小組實驗的方式,保證了學生都能清楚明白實驗要領,并能親手操作,從而能較好地得到實驗技能的培訓。
(2) 個性化教學。對于基礎、專業(yè)實驗和綜合實驗一般采用統(tǒng)一的形式教學,但研究設計性實驗和創(chuàng)新實驗采用統(tǒng)一的方法則不能達到提高學生獨立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14]。由于學生的興趣、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和動手能力均不同,所以這些實驗設置要因人而異。我們在這些實驗的教學中,采用了個性化實驗設置,即采用導師制,由導師對其所指導的學生進行能力的評定,然后采用針對性的實驗方案,由學生獨立完成。這種個性化實驗教學,因人而異,每位學生均能得到良好的鍛煉,各方面的能力均得到明顯提高。
(3) 動態(tài)教學。由于學生知識和實驗技能是逐步積累的,對于基礎實驗、專業(yè)實驗、綜合實驗和研究設計性,后一種實驗需要在前一種知識和技術基礎上進行,因此需要有明確的教學計劃,逐步實施。但是對于創(chuàng)新性實驗則有所不同,學生可以邊實驗邊探索,因此不需要固定教學時間和地點[15]。我們采用了這種不固定的動態(tài)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性實驗教學,由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指導教師對其實驗進展進行全程跟蹤。這樣既保證了學生能夠得到教師的指導,又保證實驗的質量。
整個專業(yè)實驗分為5個層次,不同層次實驗其評價標準有所不同,但主要可概括為基本專業(yè)技能、綜合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三個方面。
4.1 基本專業(yè)技能
基礎實驗和專業(yè)實驗主要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所以其評價標準中實驗技能占100%。通過學生實驗操作、實驗報告及最終的實驗技能測試給定學生成績。我們采用小班化教學和小組實驗后,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實驗的積極性和實驗后的反饋明顯好轉,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4.2 綜合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綜合設計能力反映了本專業(yè)學生對實驗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是全方面能力的綜合評判[16]。因此其評價指標不僅有實驗知識的掌握程度、實驗技能熟練程度,而且有研究設計水平和創(chuàng)新水平的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性實驗則對創(chuàng)新水平要求更高,要求有顯著創(chuàng)造性。我們將其評價內容進行細化,如表2所示。
表2 專業(yè)實驗評價標準
學生總體能力水平通過上述四種水平的成績加權平均,其權重因實驗課程目標的不同而不同。如對于綜合實驗和研究設計實驗,各指標權重可均設為0.25;而創(chuàng)新實驗,其創(chuàng)新指標權重可設為0.8。
經過近幾年對制藥工程專業(yè)實驗的教學改革,我們發(fā)現(xiàn),將專業(yè)實驗設置為5個層次,結合特色內容和特色教學方法,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增強,主動性提高。各類實驗評價結果顯示,不及格率為0,優(yōu)秀率達>50%,良好率占>45%。這說明實驗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顯著增強。通過此特色實驗教學,學生在研究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顯出突出的優(yōu)勢,增強了他們的就業(yè)競爭力。畢業(yè)生就業(yè)調查顯示,本專業(yè)的就業(yè)率較高,企業(yè)對本專業(yè)學生能力充分認可,證明該特色實驗培養(yǎng)體系具有顯著地優(yōu)越性。
[1] 李 華, 胡國勤, 梁政勇, 等. 制藥工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 化工高等教育, 2011, 28(4): 24-26.
[2] 顏雪明, 肖新明, 譚 倪. 制藥工程專業(yè)實踐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 化工高等教育, 2013, 30 (1): 45-48.
[3] 劉鳳志, 王守箐, 張海娟, 等. 制藥工程專業(yè)實驗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 化工高等教育, 2014, 31(2): 8-10.
[4] 顏雪明, 肖新榮, 譚 倪. 制藥工程專業(yè)建設實踐與發(fā)展[J]. 藥學教育, 2011, 27(4): 26-28.
[5] 馬紅梅, 侯志安, 徐仲玉, 等. 制藥工程專業(yè)實驗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0, 29(5): 112-115.
[6] 韓永萍, 葛喜珍, 劉紅梅, 等. 產業(yè)導向下的制藥工程專業(yè)特色建設[J]. 藥學教育, 2014, 30(2): 10-12.
[7] 張起輝, 徐 溢, 何 麗, 等. 制藥工程專業(yè)實踐教學中的人才培養(yǎng)新思路[J] 化工高等教育, 2013, 30(4): 46-49.
[8] 顏范勇, 劉冬青, 王 兵, 等. 制藥工程專業(yè)實驗教學內容建設與學生素質培養(yǎng)[J]. 藥學教育, 2008(2): 48-49.
[9] 陳凱先. 創(chuàng)新藥物研究的趨勢和對策思考[J]. 齊魯藥事, 2010, (10): 577-579.
[10] 曾 宏, 杜利敏, 方柏山. 3-羥基丙醛氫化反應過渡態(tài)的分子模擬研究[J]. 化學反應工程與工藝, 2010(5): 453-457.
[11] 王 麗, 昊世逵, 吳劍鋒, 等. 用Aspen Plus模擬醋酸正丁酯反應精餾工藝過程[J].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報, 2013(1): 1-3,7.
[12] 李海翔, 曾鴻鵠, 林 華. 基于科研項目培養(yǎng)地方高校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的探索與實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2, 4(11): 40-42.
[13] 朱威同, 楊厚俊, 范延濱. 專業(yè)實驗室建設與差別化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8, 27(9):107-109.
[14] 賴宜天. 制藥工程專業(yè)綜合設計性實驗教學探索與實踐[J]. 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 29(3): 89-91.
[15] 趙秀春, 徐國凱, 張 濤, 等. 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chuàng)新性實驗項目的探索與研究[J]. 中國電力教育, 2013(8): 91-92.
[16] 陳 因. 工科大學生專業(yè)素質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J]. 電力學報, 2008, 23(3): 267-268.
Establishment of Characteristic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ystem for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YEYo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
In order to cultivate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a characteristic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ystem has been set up by our research as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The system was suitable for colleg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courses are divided into five levels, i.e., basic experiment, specialty experiment,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research and design experiment, and innovative experiment, and they were rationally allocated in different semesters. Distinguishing experimental content such as combination of the classical and modern experiments, process simulation, being united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establishing college foundation and pilot platform were applied by means of featured teaching methods including small class teaching, small group test,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and dynamic teach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was evaluated on three aspects of basic professional skill, comprehensive design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aching obviously strengthened students grasp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xperimental skill, and protruded their ability of research, design and innovatio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has more advantages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provides good reference for talent cultivation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specialty experiment;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innovative teaching
2014-11-13
華南理工大學教學研究項目(No.Y1141020)
葉 勇(1969-),男,安徽寧國人,博士,教授,制藥工程系主任,主要從事制藥工藝學教學和科研。
Tel.: 15011864098; E-mail: yeyong@scut.edu.cn
G 642.0
A
1006-7167(2015)11-01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