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太原理工大學 新型傳感器與智能控制教育部與山西省重點實驗室, 山西 太原 030024;2.太重榆次液壓工業(yè)有限公司技術中心, 山西 榆次 030600)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充分發(fā)展和應用,電液數字控制技術已成為實現機電液一體化的重要手段,是實現對液壓系統(tǒng)進行高速、高精度控制的理想方法,目前已應用于汽車、航空航天、冶金、工程機械等重要領域[1]。高速開關閥由于價格低廉、抗污染能力強、節(jié)流損失小及重復性好等優(yōu)點,成為實現電液數字控制技術的關鍵元件。由于自身結構的限制,空載流量不超過10 L/min,目前只用于小流量控制?;诟咚匍_關閥各種先導控制,正在不斷改進現有裝備或設計新設備[2,3]。
文獻[4]對HSSV高速開關閥的壓力特性進行了理論和實驗研究;李玉貴等[5]對HSV高速開關閥進行了動靜態(tài)特性理論分析和空載壓力特性實驗研究;蘇明[6]在AMESim中建立了HSV高速開關閥模型,對動靜態(tài)特性進行仿真研究,并且設計了適應供油口壓力變化控制器;傅林堅[7]提出預充開啟電流、反接卸荷電路思想來提高動態(tài)響應,并設計了專用測試裝置;文獻[8]設計了三電源驅動電路改進高速開關閥的開關響應。
考慮高電壓對高速開關閥的傷害,采用單電源24 V 供電,高低雙電壓驅動,以單片機為控制核心建立了高速開關閥測試平臺,對其進行測試試驗,并詳細分析了主要影響因素對動靜態(tài)特性的影響。
如圖1所示為HSV3143S3二位三通高速開關閥結構簡圖,由電磁鐵、供油球閥、回油球閥、球閥閥座、分離銷等組成。與普通開關閥相比,高速開關閥的主要優(yōu)點在對于控制信號的快速響應。通過給線圈加脈寬調制(PWM)信號,就能夠控制閥芯的運動方向和開關頻率,從而達到控制口(A)與供油口(P)及回油口(T)之間交替切換。當A與P接通時,P工作油液經A和工作管路到達執(zhí)行裝置;當A與T接通時,執(zhí)行裝置的油液經A、T流到油箱。由于載波頻率很小,可控脈寬非常小,輸出流量也很小,因此,可用平均流量代表閥的瞬態(tài)流量。在一個載波周期T內的平均流量Q為:
Q=DQmax即:Q/Qmax=D
(1)
式中:D為占空比,D=TP/T;TP為脈沖寬度;T為載波周期;Qmax為通過高速開關閥的最大流量。
1.電磁鐵 2.回油球閥 3.球閥閥座 4.分離銷 5.供油球閥圖1 HSV高速開關閥結構簡圖
為測試高速開關閥的動靜態(tài)特性,建立了如圖2的測試系統(tǒng)。主要包括:計算機、單片機、驅動控制器、液壓系統(tǒng)、壓力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數據采集設備等。被測高速開關閥、 壓力傳感器安裝在專門設計的閥塊上,控制腔通過軟管接回油箱。高速開關閥供油口、控制口分別接壓力傳感器,用于檢測壓力變化。在回油管路上串聯流量傳感器,用于檢測通過高速開關閥的流量。
1.液壓泵站 2.流量傳感器 3、5.壓力傳感器 4.被測高速開關閥圖2 測試系統(tǒng)原理圖
工作時,由計算機通過串口傳輸控制參數給單片機,單片機根據得到的PWM參數產生相應的PWM波,經驅動控制器產生高低雙電流,經達林頓管放大,控制高速開關閥動作。工作過程中,利用霍爾電流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檢測工作狀態(tài),同時送由數據采集儀在線采集、離線分析。由于數據采集儀最大電壓值不超過10 V,另選擇UTD2202數字存儲示波器采集閥的控制脈沖和激勵電壓。
由于高速開關閥閥芯質量輕、閥芯位移小,安裝位移傳感器會影響其動態(tài)特性,利用閥芯運動時引起電流、電壓信號變化轉折點作為閥芯開關標志。
圖3為在試驗過程中測得的電磁閥控制脈沖、電磁閥激勵電壓和勵磁電流信號??刂菩盘柦油〞r,在高激勵電壓作用下,線圈勵磁電流指數增長,當電磁推力足以克服阻力推動閥芯運動時,電流信號出現明顯轉折點A,閥芯到位時,轉折點B,完成開啟動作,對應開啟時間ton,勵磁電流降至維持閥芯位置保持電流iH,由于電感作用,激勵電壓在穩(wěn)壓管作用下出現負值;當控制信號斷開時,勵磁電流迅速降至0,利用供油回油壓差使閥芯復位,激勵電壓變化出現轉折點C,對應閥芯關閉時間toff。圖3反映了這一動態(tài)過程,試驗曲線與理論分析相符。
圖3 高速開關閥動態(tài)性能測試曲線
為減小失電后線圈感生電動勢對達林頓管的傷害,通常情況下,在電磁鐵兩端反向并聯續(xù)流二極管。失電時,線圈產生的感生電動勢通過二極管與線圈構成回路消耗掉(如圖4a)。在電路中,采用穩(wěn)壓管完成卸荷。當感生電動勢低于穩(wěn)壓值時,卸荷回路不通,由線圈內阻消耗;當感生電動勢高于擊穿電壓后,穩(wěn)壓管工作在擊穿狀態(tài),以較大電流提供卸荷回路(如圖4b),將線圈的儲能消耗掉。假設電磁鐵線圈電感變化不大,對兩種卸荷方式分別建立零輸入響應動態(tài)方程[9]。
圖4 斷電后兩種方式續(xù)流電路圖
普通二極管續(xù)流,零輸入響應:
(2)
i(0+)=i(0-)=iH
(3)
由式(2)、式(3)得:
求導得:
(4)
穩(wěn)壓二極管續(xù)流,零輸入響應:
(5)
由式(3)、式(5)得:
求導得:
(6)
式中:i(t)為線圈中動態(tài)電流;Rs為電磁鐵內阻;L為電磁鐵電感;Us為電磁鐵供電電壓,24 V;UD為二極管正向導通壓降,0.7 V;UDW為穩(wěn)壓管擊穿電壓,39 V。
圖5 通過高速開關閥的電流信號
HSV高速開關閥借助供油回油壓差復位,取代了復位彈簧,使得結構簡單,響應速度大大提高;同時,對不同供油壓力,閥的工作性能也不同。對高速開關閥空載下得電和失電狀態(tài)分別建立運動方程。
通電狀態(tài):
(7)
斷電狀態(tài):
(8)
式中:Fm為電磁推力;A為進油球閥截面積;fs為液動力;f為摩擦等阻力;c為黏性阻尼系數;m為閥芯和銜鐵的總質量;x為閥芯位移。
圖6為載波頻率為50 Hz,供油壓力2 MPa到10 MPa 時,高速開關閥的開啟和關閉響應時間。隨著供油壓力增加,由式(7),開啟閥芯所需Fm逐漸增大,開啟響應時間增大,由于高電壓的作用,電流增長速度快,因此影響不明顯;由式(8),關閉閥芯時Fm也逐漸增大,電流衰減時間減少,從而關閉延遲時間toff減小。
圖6 不同供油壓力時,閥的響應時間
保證供油壓力8 MPa,載波頻率25 Hz,分別采用并聯二極管、穩(wěn)壓管卸荷方式的空載流量特性如圖7,普通二極管續(xù)流時,由于卸荷不徹底,線性范圍15%~60%;穩(wěn)壓二極管線性范圍擴大到10%~95%。
圖7 不同二極管續(xù)流,空載流量特性
高速開關閥要完成一次開啟動作,正脈沖寬度Tp至少要大于閥的總開啟時間ton;完成一次關閉動作,負脈沖寬度至少要大于閥的總關閉時間toff。實際工作中,除要求閥完成開關動作,還要考慮控制流量線性范圍、穩(wěn)定性、閥的振動、電磁鐵的發(fā)熱等。因此,不能用傳統(tǒng)的f<1/(ton+toff)來選擇載波頻率[10],更應該考慮實際工作系統(tǒng)。
供油壓力3 MPa,載波頻率25 Hz、50 Hz、75 Hz試驗空載流量曲線如圖8。隨著載波頻率增加,控制流量粗糙度減??;閥的開啟延遲時間、高電壓作用時間、閥的關閉延遲時間沒變化,但在載波周期內所占比例增大,線性控制范圍逐漸縮小。
圖8 供油壓力3 MPa,不同頻率空載流量特性
考慮高速開關閥在不同壓差下工作,選擇載波頻率50 Hz,供油壓力分別3 MPa、4 MPa、8 MPa、10 MPa進行試驗,空載流量曲線如圖9。載波頻率不變,隨著壓差增大,由于圖6中開啟響應變化不大,死區(qū)變化不太明顯;飽和區(qū)明顯縮小,由3 MPa時20%到10 MPa時5%。
通過對HSV高速開關閥在雙電壓驅動下進行試驗研究,試驗結果與理論分析相符,并得出以下結論:
圖9 載波頻率50 Hz,不同供油壓力空載流量特性
(1) 穩(wěn)壓管續(xù)流作用明顯優(yōu)于普通并聯二極管;
(2) 隨著頻率增加,控制粗糙度減小,線性控制范圍也減小,同時會帶來電磁鐵發(fā)熱、閥的振動等問題。實際工作中,要根據工作點合理選擇;
(3) 隨著供油壓力的增加,開啟響應逐漸變慢,關閉響應逐漸提高;飽和區(qū)減小,線性控制范圍增加。
參考文獻:
[1] 丁凡,姚健娣,笪靖,崔劍,張策.高速開關閥的研究現狀[J].中國工程機械學報,2011,9(3):351-358.
[2] 朱旭.高速大流量電液配流系統(tǒng)設計理論及應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2.
[3] Feng Wang, Linyi Gu, Ying Chen.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Hydraulic Pressure Converter Based on High-speed On-off Valves [J].Mechatronics,2011,21(8):1298-1308.
[4] Heon-Sul Jeong, Hyoung-Eui Kim. Experimental Based Analysis of the Pressure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of an Oil Hydraulic Three-Way On/Off Solenoid Valve Controlled by PWM Signal[J]. J Dyn Syst Meas Control Trans ASME,2002,124(1): 196-205.
[5] 李玉貴,楊曉明,高學杰.PWM高速開關閥靜特性研究[J].太原重型機械學院學報,2002,23(1):68-71.
[6] 蘇明.電磁高速開關閥控制特性及方法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10.
[7] 傅林堅. 大流量高響應電液比例閥的設計及關鍵技術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0.
[8] Ill-Yeong Lee. Switching Response Improvement of a High Speed On/Off Solenoid Valve by Using a 3 Power Source Type Valve Driving Circuit[C].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Technology,2006:1823-1828.
[9] 羅先覺.電路(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7-152.
[10] 黎啟柏. 電液比例控制與數字控制系統(tǒng)[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7:475-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