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恒 春花 拉巴次仁
【摘 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試點班學生中采用改變教材結構、改變課時結構及增加臨床見習的方法,增強學生的針灸實踐能力。結果,在期末考核中試點班學生的得分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班。我們認為此種教學改革是可行的,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針灸實踐技能 教學改革
在國家大力發(fā)展民族醫(yī)學的大背景下,我院藏醫(yī)本科專業(yè)開設了《針灸學》,因其臨床實用性強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偨Y幾年來的教學結果,我們發(fā)現仍存在一些問題:目前我們使用的教材是國家統(tǒng)編教材,我們花了大量的課堂時間來講解書中的理論知識,在實踐操作上分配的課時卻比較少,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到臨床實踐時動手能力差,且操作不規(guī)范、不熟練。
近年我校承擔了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藏醫(yī)藥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試點,以培養(yǎng)“會思考、能實戰(zhàn)”的高水平、高素質、傳統(tǒng)與現代相結合的藏醫(yī)藥高端人才為目標,更是要求我們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綜上,我們提出改革目前固有的教學模式,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更強調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和考核,切實提高學生的針灸實踐能力。
1 研究方法
1.1實驗分班
在2009級藏醫(yī)本科的2個班中,隨機抽出一個班作為試點班,共40人,分為4個學習小組,實行新的教學方案。另一個班41人,作為對照班,實行原來的教學方案。
1.2培養(yǎng)方法
1.2.1 改變教材結構。課堂理論教學部分采用統(tǒng)編教材,實踐技能操作部分結合自編教材《針灸操作技能實訓大綱》和《針灸操作技能實訓手冊》進行指導,在《大綱》中詳細規(guī)定了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針灸操作,并以量表的形式制定了考核評分標準。
1.2.2 改變課時結構。試點班采用新的課程安排:講解經絡腧穴時,每次課先用一半時間講解書中內容,再用一半時間讓學生在自己或同學身上實際操作,依據腧穴的定位方法熟練正確地找準穴位,老師給予指導和糾正。針刺、拔罐、艾灸操作單獨設置了實訓課,在實驗室中進行操作,為確保老師更好地指導學生操作,將學生分為兩組,每組20人,每次實訓課指導一組學生。
1.2.3 理論聯系臨床。試點班4個小組的學生輪流到醫(yī)院實地見習,了解針灸在臨床治療中的運用,并聘請醫(yī)院的在職醫(yī)生給學生傳授臨床知識和經驗,讓學生對針灸治療有一個直觀的印象。
1.2.4 聘請輔導老師。給試點班的每一個學習小組聘請一名在校研究生擔任他們的學習輔導老師,共4名,給他們在思想上和學習上更多的幫助,彌補教師時間和精力有限的缺陷。
1.2.5對考核評分老師進行標準化培訓。依據《針灸操作技能實訓大綱》,對最后參與考核評分的教師進行統(tǒng)一培訓,細化評分標準,盡量避免因主觀因素造成的分數差別。
2 評價方法
對學習結果的評價,我們采用量表的形式打分,總分100分,其中包括腧穴定位30分,針刺操作30分,拔罐20分,艾灸操作20分??己藭r,將試點班學生和對照班學生混合編排。實行教考分離,任課教師回避,不參與考核,由經過專門針灸操作培訓的學校老師和實習醫(yī)院的帶教老師按照《針灸技能實訓大綱》規(guī)定的評分標準,采用盲法打分。
3 結果
將兩個班學生成績進行統(tǒng)計,算出平均分。試點班的學生平均成績分為91.6分,而對照班學生的平均成績?yōu)?0.5分,用spss12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 討論
傳統(tǒng)教學往往以“教”為主,在課堂上給學生灌輸大量理論知識,而實際操作時間很少,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對書本知識簡單抽象地記憶,考試時也許能考高分,但過后很快就忘記了,到臨床實習時動手能力差,而且不知道如何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
在試點班中,我們在課堂上先講解教材上的內容,然后進行實際操作,這樣學生能將抽象的文字轉化為直觀的印象,便于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從教育學的角度來看,練習的過程,包含著運用知識、進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等活動;合理的練習,具有發(fā)展學生智慧能力、操作能力或體能的作用。同時,通過在課堂上反復多次的練習,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增強,在動作的熟練程度、規(guī)范操作方面也大大提高。不定期地去醫(yī)院見習,讓學生直觀地了解針灸治療的全過程,增加了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外,研究生輔導老師可以在課外時間給予他們學習上的指導,他們之間能放松地交流學習心得,及時發(fā)現問題反饋給老師,還能彌補教師時間精力有限的缺陷。
在試點班中采用多種教學形式,教師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討論,認真思考、探索,課堂學習氛圍熱烈。從教育心理學來看,學生已經建立起內在學習動機,即學生努力進取,追求學業(yè)成就的動機,它對促進學生的學習活動,提高其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 結論
在期末的操作考核中,試點班的學生得分情況明顯比對照班高,而且試點班的學生在學習熱情和態(tài)度上明顯更積極。因此我們認為這種教學改革是可行的,值得進一步推廣,也可以在其他有操作內容的課程中應用。
【參考文獻】
[1]睢文龍,廖時人,朱新春.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88.
[2]黃希庭.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