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 于振寬
(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沈陽110036)
淺論高校學術道德建設視域下碩士研究生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
孫丹于振寬
(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沈陽110036)
高校碩士研究生的學術道德和責任意識不但直接關系著他們個人的全面發(fā)展,而且關系著社會進步的方向。隨著國家對高校開展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的重視,碩士研究生的學術道德以及責任意識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從整體來看,高校碩士研究生的責任意識比較淡薄,尚待進一步加強。
高校學術道德建設;碩士研究生;責任意識;培養(yǎng)機制;實現途徑
高校碩士研究生作為高等教育培養(yǎng)的社會精英群體,既是科技工作者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未來高層次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來源,同時也是未來知識經濟的引擎力量。他們在探索未知、傳承學術、傳播知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梢哉f,當代高校的碩士研究生肩負著促進社會發(fā)展、引領社會進步的義不容辭的責任。
責任是指社會成員所承擔的與自己的社會角色相適應的行為以及社會成員對自己的實際所為的行為所承擔一定后果的義務。責任由個人的資格(包括作為人的資格和作為一種角色的資格)所賦予,是社會對行為主體的法律和道德要求,體現了外界對個人行為的外在約束和規(guī)范。個人如果意識到自身的責任并認同它、接受它,主動將外在的社會要求內化為個人的自覺意識,就成為責任意識。如此,外在的他律便轉化為個人的自律。
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問題最早是由貝爾納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來的。貝爾納所著的《科學的社會功能》“在提高全世界科學家的社會良心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雹佟霸诳萍紓惱硪曇爸校萍脊ぷ髡叩纳鐣熑紊婕翱蒲械赖?、社會責任意識、社會倫理價值觀等方面的內容?!雹趯τ诟咝4T士研究生而言,其責任意識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碩士研究生對自我的要求,體現為內在責任。例如,提高科研效率,探尋科學真理,把握科學技術規(guī)律的“求真”的責任;堅持學術倫理,保持道德操守,拒絕學術不端行為的責任。二是社會對碩士研究生的要求,體現為外在責任。這又可以分為兩個方面:首先是科學共同體對碩士研究生提出的要求。其次是社會發(fā)展對碩士研究生提出的要求。例如,服務國家和社會發(fā)展需要,使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求善”的責任;參與科學技術知識傳播,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喚醒民眾積極參與科學技術活動的責任;弘揚科學精神,健全社會知性和理性,維持法律與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的責任等。
隨著高校碩士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碩士研究生教育已由以前的精英化教育轉變?yōu)榇蟊娀逃?。加之碩士研究生年齡偏大,經濟負擔較重。同時面對人才需求競爭激烈、就業(yè)形勢壓力巨大的社會現實,廣大碩士研究生承受著巨大的就業(yè)壓力。其中,相當一部分碩士研究生的學習目的趨于功利化。他們在校期間為了日后能夠找一份合適的工作而費盡心思,不能潛心研讀。一方面,他們希望在學校學到更多的專業(yè)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的就業(yè)能力;另一方面,他們又希望盡早畢業(yè),在社會上找到自身的發(fā)展空間。此種矛盾的心情很容易導致科研過程中的浮躁情緒。這使得碩士研究生在物質利益的驅動下,為獲取學位而走“捷徑”。
“大學的特殊性在于,它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也不是為了管理,而是為了各種意義上的學術?!雹鄞髮W教育的這種學術性,必須通過大學實施的各種教育予以體現。然而,長久以來,大多數高校只注重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而學術道德教育中的責任意識培養(yǎng)卻一直被忽視。首先,高校很少安排碩士研究生去參加學術道德及責任意識方面的講座和報告,以致于部分碩士研究生缺乏學術道德觀念的自我約束力,更不能以正確的責任意識來規(guī)范自己的學術行為。其次,導師作為碩士研究生學業(yè)上的引路人,既是其學術成果的審核人,又是其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榜樣,導師自身的責任意識對碩士研究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然而,小部分導師忙于自身的研究項目,在教學中缺乏責任意識,這對所帶碩士研究生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有著負面的影響。再次,現有的碩士研究生評價指標體系不健全,一般是以論文或著作發(fā)表的刊物和出版社檔次為標準,來衡量學術成果的價值??梢哉f,評優(yōu)、畢業(yè)等種種相關制度的規(guī)定造成了碩士研究生過多注重論文的數量而忽視了論文的質量和水平。在這樣的指揮棒下,現實性很強的碩士研究生極容易淡化責任意識,分散日常的學習和研究精力,“用不符合學術道德的規(guī)范的手段去實現社會價值目標(如獲取職稱、學位、金錢等)”④,造成學術道德失范。當前,在高校碩士研究生中,學術道德失范現象比較嚴重,主要表現為:急功近利,缺乏耐心;東拼西湊,粗制濫造;苦心鉆營,水平低劣。
因此,在碩士研究生的學術道德教育過程中,要加強對碩士研究生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如此,碩士研究生的學術研究才會有質量保障,不致導致出現學術腐敗等學術道德失范現象。
加強對高校碩士研究生進行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要堅持以提高碩士研究生的責任意識為目標,以“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為原則,結合碩士研究生責任意識的現狀及其成因,促進培養(yǎng)過程中的管理制度建設和保障機制建設,健全碩士研究生評價指標體系,從而激發(fā)廣大碩士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加有效地促進其責任意識的養(yǎng)成。
第一,加強對高校碩士研究生責任意識培養(yǎng)的組織領導,高度重視高校碩士研究生的責任意識教育。要將碩士研究生的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納入碩士研究生學術道德建設工作中,在院系成立碩士研究生學術道德建設工作小組,以主管碩士研究生思想工作的副書記和主管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的副院長為主來負責碩士研究生學習以及學術過程中的相關教育、監(jiān)督和管理工作,總體把握碩士研究生的責任意識教育的進展。要充分發(fā)揮院系學術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在端正學風、加強學術行為規(guī)范中的作用,完善監(jiān)督機制,保證學術管理機構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同時,獎懲并舉,標本兼治,大力遏制高校校園學術不端行為。在碩士研究生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過程中,院系要定期開展碩士研究生學術道德專題教育、制定學術道德行為規(guī)范細則、成立學位論文查重分析小組、建立學術道德激勵與懲戒制度等等。
第二,在不斷提高高校碩士研究生科技創(chuàng)新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同時,通過嚴格的教育和有效的管理,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地向高校碩士研究生系統(tǒng)地傳授學術道德和規(guī)范。按照民族、黨派、研究類型、有無國外進修經歷、從事科研工作時間等具體情況,對不同類型的碩士研究生開展針對性的教育,積極引導他們進行正確的角色定位,使其明確自身作為科研工作人員所應該承擔的責任及其在科研活動中的主體價值,堅決杜絕課程學習、科研實踐、撰寫論文等過程中的學術道德失范現象。首先,通過對高校碩士研究生進行內省自律教育,構建其內在的自我道德約束機制。其次,不斷發(fā)揮科學共同體、科技工作者聯(lián)合會等制定的準則、宗旨、章程的作用,完善碩士研究生履行責任的體制和機制,加強高校碩士研究生承擔責任的行為規(guī)范和制度約束。通過引導教育,規(guī)范學術管理,借助制度力量,使之不能違背學術道德。再次,加強社會監(jiān)督,形成社會輿論,借助社會力量,使之不敢違背學術道德。
第三,積極為高校碩士研究生創(chuàng)設展示自身科研能力和素質的平臺,使其減少科研、學習活動的后顧之憂。并且,在全身心投入科研實踐中加深其對責任意識的理解和體驗。如果說,在高校學術道德建設中引入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引導廣大碩士研究生通過認識個人職責和承擔角色的具體性質,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這是責任意識培養(yǎng)的基礎。
總之,“科學責任是高端人才的本質內涵?!雹輳V大碩士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在碩士研究生責任意識培養(yǎng)的整個過程中,要時時處處地加強教育和引導,努力將其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與科研能力、專業(yè)知識的增長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培養(yǎng)出來的碩士研究生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成為社會責任的主要承擔者,以此來實現碩士研究生對社會的應有貢獻。
注釋:
①[英]M.戈德史密斯、A.L.馬凱著,趙紅州、蔣國華譯.科學的科學——技術時代的社會[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31.
②任愛玲.科學家倫理責任的哲學思考[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1,(6).
③[美]愛德華·希爾斯著,徐鎪、李思凡、姚丹譯.教師的道與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87.
④江新華.學術何以失范——大學學術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31.
⑤李謐.北京世界城市建設中的研究生科學責任意識培育[J].北京教育(高教),2012,(4).
[1][美]愛德華·希爾斯著,徐鎪、李思凡、姚丹譯.教師的道與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
[2]江新華.學術何以失范—大學學術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3]李謐.北京世界城市建設中的研究生科學責任意識培育[J].北京教育(高教),2012,(4).
G643
B
1008-7508(2015)11-0026-02
遼寧省教育廳科學研究一般項目(W2011001)負責人:武巍參與人:孫丹,于振寬。
2015-04-27
孫丹(1986-),女,遼寧沈陽人,遼寧大學教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于振寬(1985-),遼寧沈陽人,遼寧大學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