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崇超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藥文獻研究所 南京 210023)
?
《山居四要》版本及學術思想研究
★ 李崇超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藥文獻研究所 南京 210023)
《山居四要》是元代的一本養(yǎng)生著作,其主要版本為《壽養(yǎng)叢書》本、《格致叢書》本和清抄本。 “四要”為攝生、養(yǎng)生、衛(wèi)生、治生之要。從起居、營宅、飲藥、飲食宜忌,解救飲食中毒、保存食物、人畜疾病的預防方法等方面闡述養(yǎng)生知識,并收錄了13首常用方劑,詳細記載了方劑的主治、組成、加減、服用方法等。書中還有一些農學及古代的生活知識等,在研究古代養(yǎng)生學上有較高的價值。
山居四要;古籍利用 ;養(yǎng)生學
《山居四要》的編纂者為元代的汪汝懋(1308~1369),字以敬,號遯齋,桐江野客。安徽歙縣人,曾在丹陽、定海居官,閑暇時則與諸生講學。棄官歸故里,以耕讀講學為生。至正庚子年(1360年)完成《山居四要》,共5卷。其著作主要有《春秋大義》《深衣圖考》《禮學幼范》《山居四要》及《遯齋稿》等。
《山居四要》是汪汝懋在楊瑀《攝生要覽》等著作基礎上完成的。楊瑀(1285~1361),字元誠,錢塘(今杭州)人。楊瑀收集預防疾病、養(yǎng)生的內容,撰成《攝生要覽》。收集單方、驗方,撰成《衛(wèi)生要覽》;收集飲食宜忌、食療內容,撰成《養(yǎng)生要覽》;收集栽種果木蔬菜的知識,撰成《治生要覽》;楊瑀為官建德時,汪汝懋為其屬縣的縣官,手抄得這些書,并增加了一些內容,分為四卷,定名為《山居四要》。 在《山居四要》卷首的劉仁本序及汪氏在自序中詳細說明了此事。
《山居四要》流傳版本不復雜。據(jù)薛清錄《中國中醫(yī)古籍總目》記載,本書有明萬歷三十一年癸卯虎林胡氏文會堂本,另見《壽養(yǎng)叢書》本和《格致叢書》本[1]。實際考察發(fā)現(xiàn),明萬歷二十年壬辰虎林文會堂刻本即《壽養(yǎng)叢書》本,明萬歷三十一年癸卯虎林文會堂刻本即《格致叢書》本。經過比較二叢書中的《山居四要》版式、字體相同,是同一版本而編入不同的叢書。另《壽養(yǎng)叢書》有清代抄本,是據(jù)明文會堂刻本抄錄,共收錄著作32種。清抄本有1990年由中醫(y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影印本。
《山居四要》的“四要”就是攝生、養(yǎng)生、衛(wèi)生、治生之要。第一卷為《攝生之要》,講述起居、營宅、人事、蒞官之節(jié)度等。第二卷為《養(yǎng)生之要》,主要介紹飲藥、飲食宜忌,解救飲食中毒的方法以及保存食物、防止其腐敗變質的方法。第三卷為《衛(wèi)生之要》,講述預防人畜疾病的方法,后附有治六畜病方若干。第四卷為《治生之要》,講農事,以月令為序,每月分標禳法、下子、扦插、栽種、移植、收藏以及雜事等目。另附有種花果、蔬菜法等,還有一些文房器物的保養(yǎng)方法和藥酒、醬的制作方法。第五卷收錄了13首常用方劑,詳細記載了方劑的主治、組成、加減、服用方法等。
《山居四要》 書中沒有什么高深的理論,都是收載的一些簡單實用的治療、養(yǎng)生的方法。還有不少古代社會中為人處世的道理,以及農學、生活常識等內容。正如序言中所寫的:“庶幾起居飲食之節(jié),疾病藥餌之宜,與夫治農、治圃、治庖之法,俱有所資焉?!盵2]
書中《攝生之要》部分,引用了很多《素問·異法方宜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素問·五臟別論》中的內容。如“春宜夜臥早起,廣步被發(fā),以使志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等。還有“醉不可忍大小便,成癃閉、腸痔等疾”“早起行路,含煨生姜少許,則不犯霧露”這樣的生活小常識。很多知識對于現(xiàn)在的養(yǎng)生學來講也是有價值的。起居雜忌中有很多“晦日不可大醉、本命日及風雨雷電、大寒大暑日、月薄蝕庚、申甲子并朔望晦、四時、二社、二分、二至,并忌房事”、“入名山未到百步,呼曰‘林兵能卻百邪’,默念‘儀方’可不見虎狼”這些內容,有很濃厚的道教色彩,和當時的民間知識、民間信仰有著密切的關系。
書中將人事防閑的內容也歸于攝生之要中,如夜間如何防盜、如何接人待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等社會生活的內容。還有一些為官之道。這些內容淺近瑣碎,但是也反映出了古代生活的場景與價值觀。
《養(yǎng)生之要》記錄了很多食物、藥物之間的相克關系,如“服細辛、遠志忌生菜。服烏頭忌豉汁 ”,“兔肉與白雞同食發(fā)黃,與鵝肉同食血氣不行,與姜、橘同食成霍亂?!钡龋m然有些內容還有待于驗證,但是這些記述對于飲食安全,對于研究藥物、食物之間的關系,有著很大的參考價值。這一部分還記述了很多不可食用的動植物,如“凡鳥死口目不閉,腳不伸者不可食。凡白鳥黃首者不可食。 凡魚目能開閉,或無腮、無膽,腹不丹,并有眼睫者,及有角、白背黑點者,皆不可食”等,這些記述是古代千百年來生活經驗的總結,雖然有的地方也有待驗證,還有諸如“所屬本肖肉不可食”這樣帶有迷信色彩的記述,但是總體來講還是可貴的。這一部分的“解飲食毒”一節(jié),記載了很多食物中毒之后的解毒方法,如“中河豚魚毒,青黛、水藍青搗汁,或槐花末三錢,新汲水解之”、“中蟹毒,以冬瓜汁,或生藕汁,或干蒜汁,蘆根或紫蘇湯解之。”這些內容,對于古代醫(yī)療條件還比較落后的條件下解救各種飲食中毒,有很高的價值,并且對于現(xiàn)在的急救醫(yī)學,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衛(wèi)生之要》部分記載了很多疾病的治療方法。如諸風、傷寒中暑、感冒霍亂、心疼、面部腿足、眼耳鼻口、牙齒咽喉、咳嗽咯血、癮疹以及婦科、兒科等疾病的治療方法,體現(xiàn)了簡便驗廉的特色,有很多對于現(xiàn)在臨床也有一定的價值,如“面瘡,用水調平胃散涂之 。痄腮,用雞子清調赤小豆末涂”等。更可貴的是治療急癥的一些記載,對于古代交通不便,醫(yī)療條件不發(fā)達的情況下,確實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如“凍死微有氣者,用大鍋炒灰令暖,包灰熨心上,冷即換,待眼開,以溫酒粥湯與之,不可便與火烘。卒暴墮顛、壓倒、打死,心頭溫者,可先將本人如僧打坐,令一人將其發(fā)控放起,用半夏末急吹入鼻內,如活,卻以生姜汁、香油打勻灌之?!边@些內容,在現(xiàn)在看來也是十分科學的。古代農業(yè)社會,牲畜的作用是很大的,這一部分還記述了很多獸醫(yī)學的內容。其中新增諸證雜方一類中,記載了很多疾病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疾病的治療還是用口訣寫成的,如治小兒夜啼的:“小兒夜啼小腸經,無休無歇父母驚,牽牛細末封臍上,頓覺還蘇氣乃清?!敝涡好季毌彽模骸懊季氄朝徶尾浑y,單方一味療平安,菟絲子炒研為末,洗凈油調掃便干?!崩世噬峡?,便于在日常居家中倉促之間想起和操作。
《治生之要》部分主要是講農事,以月令為序,每月分標禳法、下子、扦插、栽種、移植、收藏以及雜事等目。另附有種花果、蔬菜法等,以及一些文房器物的保養(yǎng)方法和藥酒、醬的制作方法。還有一些立身持己、理家接物、居官蒞政的格言。也正是因為治生部分的內容,該書被作為農書收錄于《元史·藝文志·農家類》中,汪汝懋也作為農學家,為《中國農學史》所記載。
最后書中還附載了13首方劑,如不換金正氣散、十神湯等都是臨床常用方劑,對組成、炮制方法、主治、服用方法、加減都做了詳細地記載。
從本書的內容看,簡單易行,確實便于古代日常生活中翻檢和應用,很多內容對于現(xiàn)在也有參考價值。通過本書,可以研究古代的養(yǎng)生法、生活常識、急救方法以及農學、日常生活等。
[1]胡文煥,壽養(yǎng)叢書[M].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1990:344
[2]薛清錄.中國中醫(yī)古籍目錄[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765
范崇峰(1971-),女,博士,副研究員。
江蘇省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建設項目(JSGJ1001-48)。
R-092
A
2015-04-09)編輯:李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