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開展機械設計的相關工作時,必須重視材料的選擇及使用。目前機械行業(yè)正處在持續(xù)快速發(fā)展階段,同時對經濟增長的方式進行改變及可持續(xù)發(fā)展改革的不斷深入,相關部門只有重視機械設計材料選擇、運用,才能使機械設計的整體質量得到保證。文章對材料在機械設計中的選擇和使用進行分析,為選擇優(yōu)質的機械設計材料提供有利條件。
關鍵詞:材料選擇;材料使用;機械設計;機械行業(yè);機械產品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H122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08-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
1 概述
要想國內經濟實現持續(xù)發(fā)展、城市化的建設步伐加快,應在不斷實踐、研究中對機械設計的具體工作進行完善,進而將設計中的所有細節(jié)工作做好,最終達到人們的生活需求及社會發(fā)展需求。對機械進行設計時,必須重視材料選擇的具體工作,材料在較大程度上對產品質量、機械設計的行業(yè)發(fā)展有直接影響。因此,機械設計的人員一定要將材料選擇工作做好,進而才可以使其得到更好的運用。
2 分析機械設計過程中材料的選擇及應用的方法
2.1 分析調質及其設計應用
根據目前的具體情況看,調質技術是最常用的一種熱處理技術。對大多數零部件進行處理時均可以通過調質技術進行操作,且該技術的效果能夠使所選的材料綜合性能得到提升,即利用調質技術能夠對材料強度進行拉伸,使機械設計材料的屈服度及拉伸強度得以不斷提升,進而增強材料的塑性及強度。通過提升材料的沖擊度、強度,能夠使設計過程中零部件的使用截面減小,進而降低整個機械的重量及降低部件的消耗及所占空間。在運用調質技術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下面的三點要求:一是一定要將調質標注清楚,若只是將熱處理標注出來,大部分廠家很可能會運用其他處理技術來進行操作,如利用正回火使材料的硬度達到相關標準,但正回火技術降低材料強度大大降低,致使其在具體工作中出現斷裂情況;二是必須將調質硬度范圍注明,進而才可以為工廠生產提供便利,如果硬度的范圍較窄就不能達到具體的生產需求;三是材料硬度與所要求的實際強度必須相適應。
2.2 分析表面硬化技術與選材
對機械進行設計時,應利用硬化技術對各種金屬材料的表面進行相應的處理,且對其進行處理主要是為增強材料的耐蝕性、耐磨性,而氮化技術、滲碳技術則是比較常用的硬化技術。滲碳技術通常是指,在滲碳爐對鋼材表面碳含量進行增加,使其達到被允許范圍時在淬火,進而讓鋼材的表面硬度能夠達到相應的技術標準,再通過低溫回火技術將其應力消除,使其組織結構更加穩(wěn)定。能夠利用滲碳技術進行處理的材料通常是滲碳鋼,進行機械設計的過程中,可參照實際要求對其進行運用。如可以根據心部強度、零部件主要的尺寸大小對材料進行選擇,需要重視的一點是材料的使用不能過度,否則導致生產成本不斷增加。通常情況下,如果截面的有效面積低于50mm,可選擇20Cr。但是,如果有效截面面積大小在50~150mm之間,而且其重量低于50kg,就可選擇20CrMnTi。滲碳層度深度應參照實際的需求才能進行確定,若增加其層深就說明必須使?jié)B碳時間延長。
2.3 分析氮化技術及相關材料的選擇
不管是何種鋼材通常都可以利用氮化技術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但比較常用的一種鋼材主要是45型號的氮化鋼。使用氮化技術時往往是利用氮化爐對其進行操作,因而其優(yōu)勢主要是變形較小,進行氮化后就不必再加工。同時,氮化硬度應參照材料質量才能確定,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一定要使用整體的氮化技術,由于氮化層并不會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不必再次進行處理。必要時可運用局部的氮化技術對局部進行相應的保護,進行氮化后再把保護層全部去掉。該技術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熱處理的過程中變形較小、硬化層也相對較小,尤其是適合與調質技術共同使用,進而可以使材料耐磨性、技術強度大大提升。
3 分析機械設計中最常用的四種材料
3.1 高分子材料
在機械設計,對于高分子材料而言,其主要包括合成纖維及塑料。此類材料在相應的工業(yè)生產中存在許多優(yōu)點,且材料來源非常豐富。能夠從天然氣中進行提取,該材料所消耗的能源較少,且其密度也比較小,其延展性同樣非常好。
3.2 金屬材料
各種工程的材料使用中,其使用范圍最廣泛的主要是金屬材料。據統計資料顯示,金屬材料在機械類產品中占了90%以上的比例。尤其是鋼鐵材料在機械設計中的使用最為普遍,由于鋼鐵的韌性、強度較好,且其價格相對較便宜,也可以達到各種性能標準,所以使用較多。金屬類材料中的合金,其性能非常優(yōu)良,比較適合用來制作各種機械產品中的零部件。
3.3 復合材料
機械設計中所使用的符合材料主要由不同的、兩種以上的材料做構成,且通過化學與物理方法有機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此類材料的性能均可以達到各種工業(yè)生產的需求。其中,復合材料通常包含非金屬材料和金屬材料,而金屬材料有合金、鎂、鋁;非金屬材料則包括陶瓷、橡膠、樹脂等。金屬絲、碳化纖維及玻璃纖維則屬于增強型的材料。
3.4 陶瓷材料
對陶瓷材料來說,其主要成分是碳化硅、氮化硅,且此類材料的特點主要有密度較低、硬度較高、具有較強的抗壓強度及耐腐蝕性強,其缺點是價格非常貴、比較容易發(fā)生斷裂、比較脆。目前,陶瓷材料大多使用在密封零件的制作中。
4 機械設計中材料的選擇及使用必須注意的相關事項
4.1 對材料進行選擇時必須重視其適用性及經濟性
機械設計的具體工作人員應根據不同的機械設計工藝,比如鍛造工藝、鑄造工藝、焊接工藝根據各種需求選擇適合的材料,進而才可以使材料發(fā)揮出最大的效用。如鑄造工藝中所使用的材料一定要具備較好的偏折性、吸氣性、收縮性;焊接工藝中的材料應有良好的敏感性及使用性;而鍛造工藝使用的材料則應具有相應的鍛后冷墩性、沖壓性、冷卻性、可鍛性。只有將各種工藝制作中需要的材料性質把握好,進而才可以選擇出真正合適的機械設計材料。另外,對材料進行選擇、使用的過程中還要重視材料的經濟性,所選材料應在滿足設計需求的同時盡量保證價格為最實惠、最便宜,這樣就才能夠時機械設計成本得以降低。
4.2 材料選擇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其環(huán)保性及節(jié)能性
近幾年,隨著科學技術、社會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自然破壞現象也越來越嚴重,自然環(huán)境問題早已成為社會中的熱點話題之一。環(huán)境與人類的生活、生存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對自然環(huán)境進行保護也是各個社會成員共同的責任及義務,想要促進社會發(fā)展,就必須對環(huán)境進行有效的保護,過度的開采往往只會產生適得其反的后果。因此,對機械設計中的材料選擇一定要重視節(jié)能性及環(huán)保性;設計人員一定要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觀,使用污染較小、能耗較少的材料,對那些不可再生、有效的資源必須盡量節(jié)約,進而能夠在完成機械設計任務的基礎上,使自然環(huán)境得到相應的保護。
5 結語
做好機械設計材料選擇、使用工作對機械設計事業(yè)的發(fā)展有重要作用,對機械材料進行選擇的過程中,必須將材料的節(jié)能性、經濟性、環(huán)保性、實用性等因素考慮進去,進而才可以使機械產品的質量、性能得到保證,才可以給機械設計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必要的
條件。
參考文獻
[1] 趙忠國.機械設計中的材料的選擇和應用[J].科技風,2011,53(17).
[2] 劉洋君.機械設計中的材料的選擇和應用[J].湖南農機,2012,34(9).
[3] 周一鳴,索春英.淺談自動化技術在機械設計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1,46(12).
[4] 王杰,程明遠,李士曉.淺談機械設計加工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科技信息,2011,12(11).
[5] 田源.機械設計中配制配合的應用研究[J].農家科技,2011,54(4).
作者簡介:黃丹(1982-),女,江蘇沛縣人,泰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機械設計。
(責任編輯:黃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