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教育部24號令)中指出:“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笨梢?,輔導員工作的開展,直接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在高教擴招的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承擔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和挑戰(zhàn),如何合理利用資源,理論聯(lián)系實際,大膽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有效推進高校輔導員工作,是當今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面臨的難題。本研究從心理學中著名的“皮革馬利翁效應”出發(fā),揭示了“皮革馬利翁效應”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啟示,闡述了“皮革馬利翁效應”對高校學生發(fā)展的作用,將“皮革馬利翁效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到輔導員工作實踐中去,為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利依據(jù)。
一“皮格馬利翁效應”及其啟示
1“皮格馬利翁效應”的涵義
“皮格馬利翁效應”[1]又稱“羅森塔爾效應”,由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提出。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羅森塔爾(R.Rosenthal)和他的學生雅各布森(L.F.Jacobson)在舊金山一所公立學校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在一所小學的每個年級各選三個班,對這三個班的學生作了一番“煞有介事”的預測未來發(fā)展的測驗,然后將20%的“最有前途”學生名單交給校方,并再三叮囑校方對名單進行保密。一年之后,學校驚奇地發(fā)現(xiàn)名單上的學生的確個個表現(xiàn)優(yōu)異,無論是學習成績、求知欲,還是智力水平,都比其他學生強。然而名單上學生的教師并不知道事實真相,其實這些學生只是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從總名單中隨機抽取出來的。
2“皮格馬利翁效應”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啟示[2]
為什么一年之后竟會有如此顯著的差異呢?這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鳴現(xiàn)象。在這個試驗中教師相信他們的學生是更聰明的,學生就可能因為教師的信念而真的變得更聰明,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最終能充當自我實現(xiàn)的預言[3]。教師在得到“權威預言”之后,就認定了這些都是“天才”學生,因而寄予了他們很大的期望,在日常的教學及生活中開始對這些學生格外關注,教師的許多無意識的動作、言語和表情無一不表達出對這些學生的信任和贊賞,即便他們有缺點或犯了錯誤也不會嚴厲地指責他們,而是給予更多的鼓勵和指引,通過贊美他們的優(yōu)點來表示信任他們能改正,實際上他們扮演著皮格馬利翁的角色。正是這種暗含的期待和贊美使學生增強了進取心,使他們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奮發(fā)向上,故而出現(xiàn)了“奇跡”。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教師的期待是飽含著愛、信任、尊重、寬容、鼓勵、期望等在內(nèi)的復合情感。在“皮格馬利翁效應”發(fā)生的期間,正是這種情感深深觸動著學生的心靈,影響著他們的心理發(fā)展。
“皮格馬利翁效應”啟示我們:贊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正能量,他能使人欣慰,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贊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并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xù)性。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僅要重視說服教育,也要積極運用恰當暗示,通過“皮格馬利翁效應”的作用,使受教育者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接受教育,不斷推進大學生思想品德的發(fā)展與進步。
二“皮格馬利翁效應”在高校學生發(fā)展中的作用
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潛力和成就動機的形成
“皮格馬利翁效應”能夠激發(fā)學生潛力的原因在于它緊緊抓住了情感因素,滿足了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需求,使人產(chǎn)生愉快的感覺,由外到內(nèi)的正向激勵能滿足人內(nèi)心的積極追求,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識,這種肯定自我的多次沉淀,就會積累學生的成功感,讓學生覺醒,推掉壓在無形生命中的自卑的巨石,讓學生的潛能像火山一樣爆發(fā)出來?!捌じ耨R利翁效應”并不是一味夸大學生的優(yōu)點,忽略學生的缺點,它承認差異、允許失敗,肯定人的長處和點滴進步,以欣賞的目光激勵學生,以寬容的態(tài)度包容學生,鼓勵他們,結果是使差異縮小、消失。輔導員用賞識的目光看待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輔導員對他們的未來充滿信心,讓他們逐漸重新接納自己,消除不必要的孤僻和自卑,消除緊張焦慮的情緒,培養(yǎng)起真正的自信,從而適應大學生活、適應社會,發(fā)揮自己的才干,最終走向成功。
2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
對自己正確的認識是建立自信的基礎。個體對自己的認識一般是從他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和評價中獲得的,其中重要人士或權威者的評價,被視為認識自己最重要的因素。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jīng)說過:“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贊賞,這是人類之所以有別于動物的地方?!薄捌じ耨R利翁效應”中教師運用賞識教育的方法,以賞識為先導,激發(fā)被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和潛在的巨大能力。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和賞識,使那些信心不足的學生恢復了信心,能夠正確意識自己的優(yōu)缺點,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學生能夠想到自己的閃光點,從而增強了自信心。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進取心和意志品質
人人都有上進的愿望,即便是“差生”也是如此。差生在思想上也有進取精神,在學習上也有渴望獲取新知識的意念?!安钌辈⒎怯肋h是差生,他們也有可塑性,也有成才的可能,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充分研究、用好教育的藝術———皮格馬利翁效應,教師對學生的贊美與期待,都將對學生的學習、行為乃至成長產(chǎn)生巨大的作用。學生感受到了教師的厚愛與期望,激起了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充滿自信的狀態(tài)下學習。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得到老師的贊美和期待,會更加出色;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得到老師的贊美和期待,會向前跨一大步;那些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就更加需要老師的贊美和期待,這種尊重和賞識將是他們最大的動力。學生逐漸從這個過程中獲得一種成功信念和欲望,有意識地確立目標,調(diào)節(jié)和支配行動,通過克服困難和挫折,實現(xiàn)預定目標。
三“皮格馬利翁效應”在輔導員工作中的運用[4]
1充分結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做到一視同仁,因材施教
不同的學生個性不同,因此沒有一個完美理想的教育模式適用于所有的學生。對不同年齡的學生應有不同的要求。而在情感上,輔導員要對所帶團隊的學生一視同仁。在工作中,輔導員應克服自身的一些認知偏見,做到不隨意給學生“貼標簽”,注意自己的言語和非言語表情,做到真正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平等對待每個學生,要讓學生感到自己受尊重、被接納,這樣學生自我價值感就會油然而生,變得自尊、自信、積極向上。目前,大學生主要以“80后”、“90后”為主,這些群體在國際思潮復雜化、高等教育大眾化、成長環(huán)境網(wǎng)絡化及社會轉型時期一些社會因素的影響中長大。一方面具有堅定的政治態(tài)度,理想信念明確;另一方面也具有價值觀念多元化、非主流化等特點。所以,輔導員在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時,一方面要注意學生的價值觀念多元化、非主流化等背景,又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蘊含到正性期待和所確立的目標中。“皮格馬利翁效應”原理的出發(fā)點是正性期待,過程是由正性期待激發(fā)而維持的“需要—動機—行動”的過程。輔導員給予學生正性期待的目標,這個目標確立要符合所帶團隊的實際情況,輔導員要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過程,把握學生的需要特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施加不同的期望水平,及時明確地提供學生成長變化的反饋,使學生準確地認識自己、相信自己,提高自身的需要層次,借以強化動機和意志。
2堅持信任原則,看人長處,正確引導
信任學生是在輔導員工作中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前提。輔導員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關鍵問題是人心。因此,皮格馬利翁效應要達到預期目標,就必須堅持信任原則,信任是對學生的肯定。就每個具體的學生而言,他們身上既有優(yōu)點、長處,又有缺點、不足。我國古代《學記》認為:“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卑凑者@個要求,我們的輔導員應洞察同學的心,全面把握學生的長處和短處,有針對性地“長善”和“救失”,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鼓勵他們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成為適應時代要求的社會主義新人。即使是個別缺點比較多的人,在他們身上也有積極因素,只要善于發(fā)現(xiàn),給予信任,正確引導,也會有效促進他們思想的轉化。
3運用激勵機制,掌握激勵技巧,提升學生的能力
輔導員對學生做出合適、恰當?shù)姆磻蛻B(tài)度,會對其產(chǎn)生心理暗示。對學生起積極、促進作用的即具有正向的暗示,也即是積極暗示;對學生起消極的、抑制作用,即是消極暗示。根據(jù)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的一種需要基本或部分滿足以后,立即會產(chǎn)生另一種或多種需要,而且隨著時空條件的不斷變化,這種需要的滿足感也不斷下降,甚至變成不滿足。這就要求輔導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應掌握激勵技巧。首先,激勵目標要切合實際,應由低到高、由易到難地將激勵目標逐步向學生提出,在連續(xù)不斷地引導學生向上跳躍的過程中,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其次,要營造激勵的氛圍,營造出一種愉快和諧的氛圍。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冷靜地思考自身的問題,領悟老師的良苦用心,并會積極努力地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最后,激勵目標要具體化,這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奮斗進取的方向,達到更好的激勵效果。
總之,本文從心理學“皮革馬利翁效應”出發(fā),揭示了“皮革馬利翁效應”對高校輔導員工作啟示,闡述了“皮革馬利翁效應”在學生發(fā)展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潛力和成就動機的形成,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進取心和意志品質。將“皮革馬利翁效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到輔導員工作實踐中去,對高校深入開展輔導員工作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將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敏.皮格馬利翁效應[M].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 2005.
[2]李新芳.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啟示———談教師期待對學生的影響[J].河南教育,2009(4).
[3]雷敏.當代大學生心理疾病報告[M] .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5.
[4]徐洪基,尚蔚.試談皮格馬利翁效應在學生教育中的應用[J].山東電大學報,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