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形結合”是一種極富數學特點的信息轉換方式,這種轉換不僅有助于多樣化地表現數學的學科特質,也有利于兒童充分調動左右腦的思維,使個體左右腦協調發(fā)展??梢詮膬和男睦硖攸c和認知能力這兩個方面入手,分析兒童在“數形結合”過程中遇到的斷層以及跨越斷層實現橋接的策略。
【關鍵詞】數形結合;兒童視域;斷層;橋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25-0035-02
【作者簡介】郁琳,江蘇省無錫市廣益中心小學(江蘇無錫,214000)教科室主任,一級教師。
從劉徽《九章算術注》中的“析理以辭,解體用圖”,到華羅庚先生的“數缺形時少直覺,形少數時難入微”,無不彰顯著“數形結合”的魅力。“數”和“形”是數學知識的兩種表現形式,“數”準確而抽象,“形”形象而直觀,兩者各有所長,這就好像人的左腦主要負責理性的邏輯推理,右腦主要負責感性的圖形想象?!皵怠痹凇白蟆?,“形”在“右”,而“數形結合”是一種極富數學特點的信息轉換方式,這種轉換有助于兒童充分調動左右腦的思維,使個體左右腦協調發(fā)展。如果掌握了這種方法,領會了這種思想,就能在“以形助數”或“以數輔形”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但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有著一定的距離,多年的教學實踐讓我發(fā)現,小學生在“數形結合”過程中往往會表現出斷層。
一、斷層:數形結合之傷
1.語言層。
數學語言承載著科學思想和數學思維的表達,具有準確、嚴密、簡明的特點,是一種高度抽象的人工符號系統(tǒng)。在數形轉化的過程中,語言是至關重要的通道。但兒童由于其自身認知能力的局限性,往往不能準確識別數學語言的基本屬性及其暗示的信息,從而造成了數形結合的第一個斷層。
2.映射層。
數形結合的實質是代數對象與幾何對象之間的一種映射,通過這種映射實現抽象概念與具體形象的聯系和轉化。因此,無論是由“形”觀察出“數”,還是由“數”構造出“形”,這中間的“觀察”和“構造”都要經過嚴格的邏輯推理,才能實現一一對應的映射。一旦出現構圖不準確、不完整或數形之間不等價(即一一對應)等情況,映射層就會崩塌斷裂,從而造成錯覺性的解題失誤或片面性的疏漏。
3.干擾層。
在人的實際思維活動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是交織、混合在一起的。如果“數”和“形”無法實現合理的溝通、轉化,這兩種思維就會相互干擾,形成數形結合的第三個斷層。
二、左右逢源:數形結合的橋接之路
(一)溝通——言意共生,開啟數形結合的認知通道
要實現數與形的橋接,首先要實現彼此之間的溝通,這就需要正視數形轉化過程中兒童的認知局限,開啟語言通道和映射通道,實現語言和思維的共生以及“數”與“形”的意義共生。
1.語言通道。
學生只有在理解了數學語言之后,才能靈活地對它們進行各種等價敘述和正確應用,從而跨越數形結合的語言斷層。因此,在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對數學的三種語言(即文字、符號和圖形語言)的理解訓練。文字語言需仔細推敲,明確關鍵詞、句之間的相互依存和制約關系。例如:“長和寬增加4米”與“長或寬增加4米”這兩句話僅一字之差,所表達的意思和邏輯關系就完全不同。符號語言概括性、抽象性較強,應從辨析、解釋、抓特征等方面入手,促進學生的理解。例如:“線段AB”“∠AOB”這些符號語言初次出現在學生面前時,教師應當解釋清楚它們的命名規(guī)則和含義。圖形語言直觀,便于觀察與聯想,重點要讓學生捕捉圖形中隱含的語言信息。
2.映射通道。
映射的本質就是“一一對應”,是數形結合中重要的認知通道。要開啟映射通道,就要重視學生對應思想的培養(yǎng)。小學生對應思想的啟蒙從數數就開始了。數數過程的實質就是依次把物體的個數分別同自然數中的1、2、3……相對應,直到最后一個物體。到了中高年級,一一對應的例子無處不在,例如:借助數軸,讓學生體會“數”與直線上的“點”之間的對應;借助線段圖,讓學生體會數量與線段之間的對應……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對應思想。
(二)穩(wěn)固——多元拓展,由點及面生成思維空間
數與形的橋接僅有溝通是不夠的,還需要穩(wěn)固。在教學中,應多方面拓展,引導學生把握好“數”與“形”的結合點、結合線及結合面,使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能深度融合,生成數形結合的思維空間。
1.點:夯實操作要點。
要實現數與形的橋接,必須要有雄厚的基礎知識和熟練的基本技巧。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和理解問題,同時運用分析、比較、綜合、歸納、演繹等邏輯思維方法去剖析問題,這些方法就是數與形的“結合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小步走、穩(wěn)步走,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夯實數形結合的基點。例如:為了讓學生理解 × 的算理,可以通過幾個遞進式的問題來對數形結合的操作活動進行分層引導,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并掌握數形結合的技巧和方法,實現數與形的穩(wěn)固橋接。
2.線:把握線性梯度。
數形結合思想并不是一種定量的固態(tài)思想,它隨著數學知識的逐步加深而表現出一定的遞進性。因此,它的滲透要隨著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由淺入深,教師應對它的挖掘、理解和應用的程度進行長遠的規(guī)劃,要體現出其孕育、形成和發(fā)展的線性梯度。
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理解能力有限,適宜“形→數”的直觀思維。高年級學生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幾何直觀感知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這時,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也應當在深度上有所提升,可以鼓勵學生獨立完成“形→數”的操作活動。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開始嘗試“數→形”的思維活動。
3.面:滲透多重思想。
數形結合思想有著較強的綜合性,在數與形橋接的過程中,體現了轉化、對應、化歸等多種數學思想方法的整合。在教學中,同樣不能忽視數形的結合“面”——多重數學思想的整合與滲透。例如:學習“正比例”時,借助正比例的圖像來滲透初步的函數思想;在推導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中,滲透化未知為已知、化繁為簡的轉化思想。
(三)靈動——數形互譯,提升、內化數形結合思想
數與形的橋接之路在力求穩(wěn)固的同時,還應追求靈動,可以通過反芻、留白、選擇等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對數與形進行靈動互譯的能力,提升、內化其數形結合思想。
1.老牛反芻。
數形結合的高層次表現就是在數形之間靈活地進行互譯,其實質就是以“數”化“形”與以“形”變“數”的結合。在教學中,教師不能止于單通道的“數→形”或“數→數”,而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像老牛反芻般地進行逆向思考,細細品味,看“形”思“數”,見“數”想“形”,培養(yǎng)學生的數形互譯能力。
2.三分留白。
留白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境界,它能使學生多一些自我探索的經驗,多一些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機會,多一些對思想方法的感悟。在提升學生的數形結合能力時,適時、適度地留白,能引發(fā)學生在更廣闊的時空里進行實踐、思考、探究。
3.學會選擇。
數和形既可以結合在一起相輔相成,也可以分別獨立存在。在教學中,教師不能片面強調某一方面,為所有的問題都絞盡腦汁去圖形化或數量化。而應讓學生逐漸形成一種“可依靠但不依賴”數形結合的意識,引導學生根據題目特點,靈活地選擇解決問題的視角和方法。
“數形結合百般好”,我們只有多關注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能力,多從兒童的視角去審視問題,巧引妙導,實現數與形的溝通、穩(wěn)固和靈動,才能左右逢源,在數形結合的路上走得更遠!
注:本文獲2014年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二等獎,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