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成語教學;生活經(jīng)驗;文本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41-0064-01
語文教育專家張?zhí)锶粝壬f:“成語是漢語中的瑰寶,是必須學習的常用語匯?!碧K教版教材在每個單元練習中都以“讀讀背背”或“誦讀和積累”的形式精心編寫了系列成語,如何讓這些成語有情有趣地進入學生的認識世界,從而使他們感受成語的魅力、學會運用成語?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以下嘗試。
1.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給成語建“像”。
仔細研讀教材,會發(fā)現(xiàn)練習中成語的組合與分配,很多都與本單元的課文密切相關,是課文內(nèi)容的拓展與延伸。因此,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資源,以課文內(nèi)容為依托,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點,努力使成語學習具有形象性。
蘇教版三上練習5的成語與第五單元的《“東方之珠”》有密切聯(lián)系,于是,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就可以把成語當作必要的補充和擴展,相機進行教學。課堂上,在講到銅鑼灣的熱鬧景象時,在學生說出形容街道熱鬧的成語后,我適時滲透練習中的成語“大街小巷”“人頭攢動”“風馳電掣”“車水馬龍”,并讓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來描述成語的意思。在講到香港的夜景時,讓他們邊欣賞美景,邊品味詞句,在圖文并茂的刺激下,對理解練習中的成語便會水到渠成。最后,我鼓勵他們結合課文內(nèi)容,用上這些成語,以導游的身份講述一段香港的導游詞。學生有了真切的生活感受和先前的知識基礎,對詞語進行了重新組合,一段流暢通順的導游詞應運而生:“香港,堪稱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那里的銅鑼灣是全港三大鬧市口之一,大街小巷,人頭攢動,車水馬龍,來往的汽車風馳電掣。夜晚,華燈初上,流光溢彩,街道兩旁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美輪美奐,真是巧奪天工,讓人流連忘返!”
2.利用文本語境,深化對成語的體悟。
為了讓學生了解歷史,走近名人,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教材中,編者結合課文在練習中安排了配套成語。教學時,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把練習中的成語適時“移入”課文,與文中的人物“重新對接”,進一步深化對成語的體悟。
蘇教版三下第四單元中學習了“詩仙”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在練習4中,出現(xiàn)了與作者相關的8個成語。在講解時,可以先讓學生回顧《望廬山瀑布》中詞句的意思,并通過感悟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豐富意境和奇幻想象,深刻理解“精妙絕倫”“爐火純青”“渾然天成”等詞語的意思。然后,結合李白的生平和輝煌成就,鼓勵學生以“詩人資料卡片”的形式練說一段話,學生說得興致盎然:“‘詩仙’李白,斗酒百篇,堪稱一絕。他的詩作精妙絕倫,詩中的形象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好似渾然天成,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贝藭r,李白豐滿而生動的形象躍然紙上。
3.開闊閱讀視野,探尋成語的深厚意蘊。
練習中的成語有許多都與歷史故事、寓言故事有關。教學時,要通過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認知興奮點,引領他們探尋成語的深厚意蘊。
蘇教版六下練習3出現(xiàn)了12個成語,這些成語都是描寫本單元《三打白骨精》中的主人公孫悟空的。教學這一課時,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讀、出色表演,體會了孫悟空的可貴精神,并能復述故事。為了有機融合成語的理解,我鼓勵學生聯(lián)系課外閱讀,說說還知道哪些《西游記》中的故事。然后,出示練習中的12個成語,建議學生選用這些成語把故事講得更加生動具體。這樣,既豐富了故事情節(jié),又促進了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成語,作為一種特殊的言語形式,彰顯了獨特的魅力和豐厚的意蘊。教學中只有讓成語在學生的腦海中“活”起來,成語的深厚意蘊和文化神韻才能真正浸入到學生的心靈世界,滋養(yǎng)他們的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煤港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