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瑞
(運城市第二醫(yī)院 山西 運城 044000)
肝硬化是我國臨床上的多發(fā)病和常見病,是一種慢性肝病,其主要特征是肝組織呈彌漫性纖維化,形成再生結節(jié)和假小葉,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導致多種并發(fā)癥。患者在肝硬化晚期一般會伴隨上消化道出血的并發(fā)癥,而且死亡率較高,因此需要積極探討和創(chuàng)建有效的優(yōu)質護理來達到預期的護理效果,緩解患者病情[1]。本文選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21-79 歲,平均(48.5 ±7.4)歲;對照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25-81 歲,平均(48.6 ±8.7)歲。兩組患者均符合乙肝后肝硬化的診斷標準,臨床表現為消瘦、貧血、黑便等,且兩組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優(yōu)質護理的服務模式進行護理。優(yōu)質護理組除了對患者進行積極治療之外,還需要對患者從收治入院到出院的所有病情資料包括病史、病因、陽性特征、臨床表現等進行綜合的分析評價,并結合患者的個人特征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收集護理計劃實施中的反饋信息并進行及時的總結和調整,也就是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系統(tǒng)護理[2]。具體措施如下:
1.2.1 健康指導 患者的責任護士需要向患者本人及家屬對患者的病情信息進行及時的講解,并使其知曉有關該病的治療方法和護理方式,并得到患者本人及家屬的積極配合,指導家屬做好消毒隔離工作,幫助患者本人及家屬及時發(fā)現出血的早期癥狀并及時報告給責任護士,如患者若出現嘔血或黑便的現象,應當叮囑其減少身體活動,臥床休息。對于急性出血患者和少量出血患者或者沒有出血癥狀的患者,應當采取不同的飲食指導,對急性出血患者要絕對禁止飲食,待出血癥狀緩解之后再給予流質營養(yǎng)支持[3]。責任護士在日常護理時要叮囑患者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不可隨意停藥或者服用未經醫(yī)生許可的其他藥物,待出血癥狀逐漸環(huán)境或病情好轉之后,可以進行適當鍛煉,避免過度勞累。在患者臨出院前,責任護士要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必要的自我保健和病癥急救措施指導,保證其能夠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監(jiān)測,強化患者的自我護理意識。
1.2.2 心理干預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由于病程長、易復發(fā)、無特效藥物等原因,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往往伴有過重的心理負擔,不僅擔心會傳染給家人,又擔心受到社會的歧視,因此患者的身心都受到了巨大的折磨,這種焦慮、緊張、抑郁的心理會使消化道出血癥狀更加嚴重,導致病情加重,因此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干預則顯得尤為重要?;颊叩呢熑巫o士要借助各種有利的渠道幫助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注意調節(jié)患者的睡眠質量和飲食狀況,多與患者家屬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針對不同性格特點的患者,責任護士需要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預措施對其進行安慰和心理疏導,時刻保持一種親近、和藹的態(tài)度,增強患者的信任感,消除其不良情緒。如果患者出現嘔血的狀況,要及時幫助其更換床單和病服,并做好家屬的寬慰工作。
1.2.3 做好預見性護理 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會伴隨多種臨床表現,如休克、肝性腦病等,因此需要責任護士及時細致的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做好預見性護理工作[4]。為了預防休克癥狀的出現,需要按時測量患者的脈搏、血壓,防止血容量不足而導致的失血性休克,對出現脈壓差減小、血壓下降、面色蒼白的情況要積極采取應對措施進行搶救和止血,在進行輸液治療時,要選擇較粗的針頭,并保保證開始的滴速要快,防止引起不良反應,對整個輸液過程要密切觀察,防止誘發(fā)再出血。除了休克以外,患者還容易伴隨肝性腦病的發(fā)生,肝性腦病主要表現為昏迷和行為失常,是誘發(fā)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及時除去感染、便秘、酒精等誘因,做好基礎護理工作。
1.3 觀察項目觀察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護理合格率和護理滿意度以及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護理合格率按照護理考核標準由護理質控組進行打分;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分為滿意(90 分以上)、基本滿意(80-90 分)、不滿意(80 分以下);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效果采用抑郁自測量表,對兩者的心理問題進行測評,抑郁自測量表均由30 道題組成,將患者的各項得分相加得再乘以1.25 所得的整數部分即為最后得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0.05 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前后護理效果對比 兩組護理前后護理合格率、護理滿意度、心理狀態(tài)改善的效果,觀察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經X2檢驗,P <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護理效果對比(例,%)
優(yōu)質護理的核心是對患者實現全方位的身體護理與進行心理狀態(tài)調整,從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整個過程,包括期間的休息、用藥、飲食、治療、檢查等一系列活動都要給予足充分的指導和幫助,及時發(fā)現患者的身心變化并作出及時的護理措施。優(yōu)質護理能夠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病情與心理狀態(tài),使患者正確的認識自己的病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消除影響病情恢復的不良情緒,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達到預期的護理效果。
本研究中,采用優(yōu)質護理的觀察組,其護理合格率、護理滿意度與心理狀態(tài)改變程度等,都明顯優(yōu)高于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護理效果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對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優(yōu)質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病情,改善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1] 張文輝,韓軍,李莉,等.102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靜脈曲張出血二級預防硬化治療分析[J].傳染病信息,2012,25(4):205-215.
[2] 于衛(wèi)華,余梅,戎敏芝,等.151例無陪護住院老年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4):327-312.
[3] 閆玉光,顏迎春,張明香,等.心理干預對HIV/AIDS 患者CD4 + T淋巴細胞數量影響的對照研究[J].傳染病信息,2011,24(6):353-360.
[4] 席淑華,張佩芳,花蓉.自我管理教育在肝移植患者出院后康復過程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3):21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