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湖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浙江 湖州 313000)
TURP對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研究
李輝
(湖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浙江 湖州 313000)
目的:探討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對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臨床療效,評價其安全性。方法:選擇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接診的8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38例,觀察組46例。觀察比較兩組手術的臨床效果,并對兩組手術的安全性進行評價。結果:觀察組的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最大尿流率和殘余尿量依次為(6.8±1.8)分、(18.6±2.4)ml/s和(14.8±4.6)ml,上述療效指標同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及住院時間依次為(65.5±12.5)min、(116.6±40.8)ml、(7.6±2.4)d和(10.6±3.8)d,上述四項臨床指標均要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1.74%,對照組為39.47%,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TURP對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療效果明顯,安全性相對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良性前列腺增生;臨床療效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臨床上常見的一類病癥,其臨床特點是起病緩慢且隱匿,主要癥狀包括阻塞性癥狀和刺激性癥狀,還會引發(fā)感染、結石、尿潴留、記憶下降等并發(fā)癥,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1]。目前恥骨上經膀胱前列腺切除術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是治療前列腺增生的常用方法,對良性前列腺增生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并發(fā)癥。本研究對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進行了系統(tǒng)性評價,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一)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8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上述病例因病癥明顯入院接受檢查,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38例,年齡58-76歲,平均年齡(65.6±7.2)歲,病程4-15年,平均病程(8.6 ±2.6)年,前列腺體積32-86cm,平均(50.8±4.6)cm。觀察組46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6.2±7.6)歲,病程5-16年,平均病程(9.2±2.8)年,前列腺體積36-90cm,平均(52.4±5.4)cm,兩組的基本資料如年齡、病情、病程等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經檢查部分患者合并尿潴留、高血壓和糖尿病,無嚴重臟器管疾病和腫瘤疾病,對手術無影響。
(二)手術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取恥骨上經膀胱前列腺切除術治療,術前準備工作完成后由專業(yè)醫(yī)生進行手術,患者取仰臥位,頭稍低,腿分開,取下腹部正中處做切口,長度約10-12cm,顯露膀胱,于恥骨上將膀胱切開,顯露出膀胱頸和前列腺,將包膜內的腺體進行剝離,剝離徹底后將膀胱頸部進行縫扎,然后置氣囊導尿管壓迫止血,膀胱內留置導尿管,縫合皮膚和創(chuàng)口,進行膀胱瘺和恥骨后導管引流。術后24h用枸櫞酸鈉溶液沖洗,靜脈點滴6-氨基己酸和對羧基芐胺等相關處理。
觀察組患者:采取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首先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如了解梗阻程度、尿路形狀和前列腺大小等,適當?shù)膶Σl(fā)癥進行處理,手術采取連續(xù)硬膜外麻醉,術中灌洗液為4%-6%甘露醇,患者取截石位,尿道膀胱鏡檢查膀胱、精阜、尿道的臨床特征,測量膀胱頸到精阜距離,根據前列腺增生情況實施電切:側葉增生的采取先兩邊后中間的順序于12點鐘方向切割標志溝;中葉增生的于5點鐘和7點鐘方向切割縱行標志溝,自膀胱頸起達精阜近端,深度到包膜即可;三葉增生于6點鐘方向切割縱行標志溝。在切除過程中要做好前列腺碎塊處理,沖洗器沖洗切除組織,留置三腔導尿管加壓止血,并持續(xù)膀胱沖洗。術后做好感染、休克、尿失禁及出血等預防護理工作。
(三)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手術操作情況,包括手術時間、手術出血情況和尿管留置時間等,觀察術后并發(fā)癥和住院時間。根據IPSS評分、Qmax和殘余尿量評價手術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改善效果。
(四)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得數(shù)據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t和x2檢驗分析數(shù)據資料,P<0.05時,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
(一)兩組的臨床療效。
觀察組的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和殘余尿量(RUV)依次為(6.8±1.8)分、(18.6± 2.4)ml/s和(14.8±4.6)ml,上述療效指標同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附表)。
附表 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情況
(二)兩組手術情況。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和住院時間依次為(65.5±12.5)min、(116.6±40.8)ml、(7.6± 2.4)d和(10.6±3.8)d,上述四項臨床指標均要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調查顯示老齡人群是發(fā)生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多發(fā)人群,該病作為男性泌尿外科的常見疾病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狀態(tài)。本研究隨機選取了8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通過手術治療均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IPSS評分、Qmax和殘余尿量是前列腺增生癥狀緩解的主要評價標準,評定結果顯示TURP和恥骨上經膀胱前列腺切除術能夠較好的緩解臨床癥狀。恥骨上經膀胱前列腺切除術是一種開放性手術,此種術式的剝離效果徹底,但操作過程中需要經過膀胱,因此對患者的損傷可能較大,術中出血量就充分說明了該點。TURP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尿管留置時間均要好于對照組,顯示了其手術操作的優(yōu)越性,節(jié)省手術時間,降低感染和疼痛。TURP采用電刀切割,具有快速準確的特點[3],大大減少了對周圍組織的傷害,縮短了住院時間,降低了手術治療費用。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觀察組術后的并發(fā)癥相對少于對照組,說明TURP在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上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1]魏學斌,徐留玉,黃世明,等.兩種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的療效比較[J].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2009(3):129-132.
[2]林云僑,李惠長,劉昌明,等.經尿道電切除術和經尿道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Meta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13):5-7.
[3]房玉和,王金海,李百明,等.經尿道電切鏡前列腺剜除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近期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9,49(36):91-92.
R697
A
1002-1701(2015)07-0133-02
2015-01
李 輝,男,學士,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泌尿相關疾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