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海軍
初中英語聽說教學淺談
■文/孫海軍
“啞巴英語”是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中備受詬病的軟肋之一,它表現(xiàn)在學生的口語能力較差,難以流利自如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其原因又與聽力能力較差,難以捕捉到外界及對方的英語信息有關。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當重視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實際教學中,容易出現(xiàn)的一個問題是教師一上來就播放聽力材料,一方面是考慮到教材的文本內(nèi)容學生可以直接看到,基本上只要邊看課本邊聽就可以聽懂,另一方面是沒有意識到人的聽覺神經(jīng)在真正運作起來前有一小段時間緩沖。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教師首先要做到普及背景知識。以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Naturaldisasters》為例,這個單元主要講的是自然災害,教材的聽力文本中介紹的主要有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等,教師應當在播放聽力材料前作好對相關知識的介紹,包括地震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對當?shù)厮斐傻钠茐牧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教師是在借助文本材料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故而,教師在進行背景介紹時就不應當局限在教材內(nèi)容里。
由于人的聽覺神經(jīng)對信息的感知有選擇性吸收的特點,在吸收時會有一部分信息被無意識地剔除掉,表現(xiàn)在學生聽文本材料時,大部分情況下難以在第一次聽力時就百分之百地接受全部資料,這也是聽力能力培養(yǎng)具有緩慢過程性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師在進行聽力教學時,應當注意將泛聽與重聽進行交互相融。以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Pastandpresent》為例,這個單元主要介紹由交通工具的變遷所折射出來的時代變化,在這個單元里,聽力文本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聽懂“differentformsoftransportatdifferenttimesinHongKong”這個要點,因此,教師在介紹完相關背景材料后,第一遍應當以泛聽的方式,即不帶有任何問題性的,讓學生自由地將自己在聽力材料中捕捉到的信息記錄下來,這一方式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之后的第二遍應當以重聽的方式,就是教師在聽力之前要向?qū)W生提問,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這一方式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尋找信息的能力。第三遍就是檢驗問題的階段,就是當教師講解了在二遍聽力前設下的問題之后,再重放一次給學生聽,這一方式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驗證信息的能力。泛聽與重聽的相交融符合學生聽力過程對信息選擇性接收的特點。
經(jīng)過前兩個階段的訓練,學生基本上已經(jīng)對聽力材料有了較好的熟悉度,無論是從內(nèi)容上還是發(fā)音上,都有了認識,此時,教師就要趁熱打鐵,進入口語培養(yǎng)階段,而這就可以從嘗試跟讀模仿開始,讓學生模仿聽力來進行跟讀。在跟讀方式上,從單句跟讀到段落跟讀到篇章跟讀,從順序跟讀到抽樣跟讀,這種方式的目的是實現(xiàn)跟讀難度由易到難。在這個階段,教師要特別重視學生語音語調(diào)的跟讀。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口語交際上,自然不是毫無感情的單詞句子發(fā)音,而是應當像母語一樣,以一種非常自然的方式說出來,其中,發(fā)揮關鍵作用的就是語言語調(diào)。一方面,教師應當保證學生發(fā)音的準確性,包括升降調(diào)的使用、語速快慢的區(qū)別等。另一方面,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飽含感情地跟讀,就像自己日常用母語說話一樣自然,而不是成為模仿機器。嘗試跟讀模仿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流利、自然的英語口語能力。
最后一個階段就是要鼓勵學生自己說出來,實現(xiàn)英語聽說之間的自然轉化,而這就可以通過活動小組的建立來達成。以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Film》為例,這個單元講電影及著名電影演員。實際上,這個話題對學生來講并不陌生,每一名學生幾乎都有自己喜歡的電影類型或者電影明星,對于這種話題性很強的教材文本,當聽力材料過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鼓勵組內(nèi)成員用英語來交流,并布置給學生對應的作業(yè)。比如以組為單位,給大家介紹一部自己喜歡的影片或某位電影明星,談談自己對某部電影的感受等。以活動小組的方式進行口語交際教學的好處在于營造了一個語言氛圍,并且同學之間可以互相鼓勵與幫助。實際上,要提高學生口語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鼓勵學生多說多練,而與單獨訓練對比起來,活動小組將會在無形中起到督促與鼓勵的作用。
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是有步驟、有計劃、有順序、有時間的一種積累與沉淀。對于教師來講,應當根據(jù)學生吸收知識的自然過程來開展,從聽覺思維到神經(jīng)思維,從模仿對象到自行言說,參考“背景知識普及→泛聽重聽相融→嘗試跟讀模仿→活動小組互促”的教學步驟來有序開展,以完成從聽覺感知到口語發(fā)音的自然過渡與沉淀。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能仁中學
編輯張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