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濤
(沈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沈陽110159)
任務型英語教學的實施與研究生工程意識的培養(yǎng)
宋濤
(沈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沈陽110159)
隨著卓越工程師計劃的提出,研究生工程意識的培養(yǎng)成為研究生英語教學的新課題。現代工程意識的內涵不僅包括科學意識、經濟意識、環(huán)境意識和文化意識,而且包括系統(tǒng)決策意識。任務型英語教學模式分別在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為工程意識的培養(yǎng)提供了有效的平臺。在這一教學模式下,不僅培養(yǎng)了研究生的工程意識,而且提高了語言習得的整體效度。同時,研究生在語言習得領域的元認知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工程意識;任務型英語教學;語言習得效度;元認知水平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研究生英語教學發(fā)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隨著卓越工程師計劃的提出,越來越多從事研究生英語教學的教師開始探討研究生英語教學在工程人才的培養(yǎng)過程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根據卓越計劃的教育理念,我們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將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碩士研究生階段是工程人才培養(yǎng)的關鍵階段。對于研究生英語教學而言,任務型教學模式是培養(yǎng)學生工程意識的有效途徑。
(一)任務型英語教學
長期以來,人們對任務型英語教學存在著許多認知上的誤區(qū):首先,有人認為它只適合于初級階段的英語教學;其次,許多人認為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的作用被大大地削弱了;再次,還有人認為在任務型英語教學中,語言輸出的作用遠遠大于語言輸入的作用。此外,也有人認為任務型教學模式只適用于英語課堂教學而不適用于課外自主學習。實際上,上述誤解的產生均與不了解任務型教學的內涵有關。
我們所提倡的任務型英語教學是廣義的任務型教學。從宏觀層面上講,是指習得者將二語習得進程看成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將該進程中的每個階段細化成具體的學習任務。從微觀層面上講,是指將課堂教學和課外自主學習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設計成不同任務的教學模式。教育學家們對于任務型教學給出了各種不同的定義。在外語教學中,凡是能夠促進學習者對所學知識進行加工內化并對其認知結構的重構發(fā)揮作用的任何學習活動都可以被看作是任務。任務型教學模式不僅適合于初級階段的英語教學,而且適合于高級階段的英語教學。在這一教學模式下,語言輸出與語言輸入在量和質兩個方面均得到了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調控作用均得到了有效的保證。
任務型英語教學的理論基礎是二語習得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環(huán)境論是二語習得理論的重要分支,它強調了語言習得環(huán)境對習得者認知過程的重要影響。這里所提到的語言習得環(huán)境,既包括內部環(huán)境又包括外部環(huán)境。實際上,內部環(huán)境就是習得者的認知心理結構。從二語習得的角度來說,就是指習得者在語言習得領域的元認知水平。我們所倡導的任務型教學,就是要將語言習得的整個過程系統(tǒng)化。通過系統(tǒng)化的語言教學來提高學生在語言習得領域的元認知水平。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特別強調了情景和協(xié)商對意義建構的決定作用。這里所說的情景,從本質上講就是語言習得的外部環(huán)境,而協(xié)商活動正是任務型語言教學所倡導的任務活動。任務型外語教學通過將大量可理解的語言信息輸入和多形式、多渠道的動態(tài)語言信息輸出降低習得者的焦慮水平,進而從根本上優(yōu)化了二語習得的外部環(huán)境。
(二)工程意識的內涵
我們所說的工程意識,是從宏觀層面上進行定義的?,F代工程意識不僅包括科學意識、經濟意識、環(huán)境意識和文化意識,而且還包括系統(tǒng)決策意識。從第二語言習得的角度來說,具備科學意識的語言習得者應該掌握語言習得的本質及內在規(guī)律。他們應該在合理的學習策略的指導下,努力提高語言習得的效度。同時,他們還應充分意識到環(huán)境對語言習得的重要意義,并為語言習得創(chuàng)造良好的內部環(huán)境和外部環(huán)境,這就是經濟意識和環(huán)境意識的充分體現。此外,習得者應充分意識到:語言習得的過程也是一個文化習得的過程,語言習得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另一方面,習得者應該把語言習得的全過程當成一個系統(tǒng)工程,根據自己現有的語言習得水平和所處的語言習得環(huán)境,確定個性化的自主學習方案。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隨時根據語言信息的特質和對語言信息的適應程度來調整學習方法。顯然,上述過程是一個系統(tǒng)決策意識發(fā)揮作用的過程。
(三)任務型英語教學與工程意識
對于研究生教育而言,工程意識的培養(yǎng)是提高工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鍵。在任務型英語教學模式下,學生們的工程意識會得到有效的強化。在任務前的準備階段,學生們可以通過大量語言信息的輸入了解相關的背景知識;同時,學生們還可以通過頭腦風暴等準備活動,將自己的認知儲備激活,進而將已輸入的信息具體化、影像化并融入自己的圖式體系。上述過程可以被看作是系統(tǒng)認知工程的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刻意習得的作用更為明顯。在任務的執(zhí)行階段,即系統(tǒng)認知的第二階段,學生們通過語言實踐活動將各種詞塊信息語境化,然后綜合運用直接法和間接法進行第二語言習得。在這一過程中,附帶習得發(fā)揮了更大的作用。在任務后階段,即系統(tǒng)認知的第三階段,學生們會通過多形式、多渠道的語言輸出將各種語言信息內化,再通過不斷的總結來豐富自己的心理詞匯系統(tǒng),同時,通過優(yōu)化語言認知模式來提高二語習得效度。從整體模式來看,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的二語習得進程呈現出系統(tǒng)化、流程化、模塊化的特征。習得者一方面將語言習得的全過程當作一個系統(tǒng)工程去設計實踐;另一方面將語言習得的每個階段當作小的微型工程去設計實踐。所以說,任務型英語教學的實施過程,從本質上講也是工程意識的培養(yǎng)過程。
(一)課前準備階段
在課前準備階段,研究生的主要任務是圍繞課堂教學內容和各種課堂任務進行全方位的準備。實際上,這一階段本身就是一個微型的自主學習工程。這一階段的任務形式以任務差型任務和選擇決定型任務為主。學生們所了解的背景信息涵蓋了文化歷史信息、作家作品信息和文字語境信息等多個層面。面對大量的語言信息和非語言信息,學生們首先要判斷各種信息的本質屬性,進而為下一步的信息選擇打下基礎。同時,還要意識到自身認知體系中所存在的空白區(qū)域并及時地進行填補。
(二)課堂教學階段
在課堂教學階段,研究生的主要任務是圍繞各種課堂小組活動,有意識地從認知體系中提取恰當的語言素材,經過有效的即時加工完成各種語言習得任務。這一階段的任務形式主要包括選擇決定型任務、解決問題型任務和交換觀點型任務。這一階段任務完成的難點在于:第一,要根據語境判斷結果來決定所采用的語言信息的復雜度,進而確定語言信息的提取策略;第二,要根據微觀任務類型來確定非語言信息的選擇策略;第三,要根據任務互動的即時效果來調整各種信息資源的使用策略。
(三)課后總結階段
在課后總結階段,研究生的主要任務是對語言習得過程中認識到的語言習得規(guī)律進行及時的總結。所以,這一階段的任務類型主要是意識培養(yǎng)型任務。這里所要培養(yǎng)的意識,包括語言信息的關聯分類意識、文化信息的比較意識和語言規(guī)律的建構解構意識。對于語言習得者而言,提高自身的元認知水平是參與任務型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而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是語言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本階段是工程意識培養(yǎng)的關鍵階段。
(一)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
根據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我們要在任務型外語教學的實施過程中,不斷地培養(yǎng)研究生的主體意識,即自信、自主、自擇和自律的意識。在任務實施之前,研究生們應該對自己的二語習得水平進行客觀的評價,然后從宏觀層面確定自己的習得策略。在任務實施過程中,要根據語言習得環(huán)境從微觀層面調整習得的具體方法。同時,要對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有效的監(jiān)控,從而保證任務目標的實現。在任務完成之后,又及時自覺地對習得的全過程進行總結,為同類的語言習得任務積累經驗。
(二)對虛擬實踐意識的培養(yǎng)
在任務型英語教學的整個進程中,我們始終注重模擬各種語言實踐環(huán)境,為研究生今后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任務準備階段,研究生的信息檢索和信息整合能力得到了鍛煉。在任務實施階段,研究生們會通過模擬各種語言實踐環(huán)境來完成各種語言輸出任務。在任務總結階段,研究生們還會從元認知的角度培養(yǎng)自己的認知實踐能力。上述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也是虛擬實踐意識的培養(yǎng)過程。
(三)對科學決策意識的培養(yǎng)
從本質上講,任務型英語教學的過程就是一個科學決策的過程。首先,在準備執(zhí)行任務時,任務執(zhí)行者要從大量的語言信息和非語言信息中精心挑選出各種適合于語言輸出任務的背景信息。其次,在任務執(zhí)行階段,要根據具體的語言輸出任務來選取合適的語言素材。同時,還要根據小組成員的互動情況隨時調整語言輸出策略。再次,在任務執(zhí)行之后,要根據本次任務的完成情況,為循環(huán)型任務調整執(zhí)行方案。同時,還要探究同類語言輸出任務的執(zhí)行規(guī)律。
(四)對經濟效度意識的培養(yǎng)
我們之所以在研究生英語教學中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學生們在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模式從根本上不同于本科階段的學習模式。這一階段的學習是以自主學習為主的探究型學習。學生們除了要完成課程學習以外,還要進行一定數量的科研活動,為將來的工作和學習打下基礎。因此,這一階段的英語教學更加強調整體性。語言點和知識點的學習不再是語言教學的重點,英語文獻的快速檢索能力和閱讀翻譯能力成為重要的培養(yǎng)目標。同時,各種模擬環(huán)境下的語言輸出任務也成為這一階段的教學重點。這樣一來,研究生英語教學就呈現出模塊化和流程化的特征。在這一語言習得模式下,習得者會逐步提高語言習得的效度。與此同時,習得者的經濟效度意識也得到了培養(yǎng)。
(五)對文化環(huán)境意識的培養(yǎng)
任務型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是營造真實的語言實踐環(huán)境,讓習得者在語言習得的過程中感受真實的文化信息。同時,建構良好的認知心理環(huán)境,對于習得者元認知水平的提高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在任務實施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調控作用,為習得者進行語言習得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另一方面,在任務前和任務后的自主學習階段,教師要及時進行指導,以達到創(chuàng)造良好的內部認知心理環(huán)境的目的。
(一)教學流程的優(yōu)化
為了培養(yǎng)研究生的工程意識,教師將整個教學流程設計成不同的教學模塊單元,每個單元有著不同培養(yǎng)目標。任務準備單元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對英文素材的檢索歸納能力;任務執(zhí)行單元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這方面的培養(yǎng)目標又可以被細化為書面表達能力、篇章翻譯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等;任務反饋單元的培養(yǎng)目標是對語言習得規(guī)律的元認知能力。明確了培養(yǎng)目標之后,整個教學流程變得更加流暢。
(二)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
在以培養(yǎng)工程意識為主要教學目標的任務型研究生英語教學模式下,語言教學的內容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第一,教材上的內容成為設計語言任務的重要素材。例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上不同單元的主題設計出不同的口語討論題和書面作文題。第二,研究生們的語言實踐成果也將成為設計語言任務的重要素材。例如,教師可以將錯誤較多的學生作文作為語言分析素材,總結歸納出語言習得者在書面表達中經常出現的語用錯誤。第三,研究生在任務準備階段檢索到的背景知識,經過小組成員的信息整合,也可以作為任務素材呈現在課堂上。例如,學生們將收集到的英語諺語及對應的漢語譯文制作成課件,在課堂上通過比較研究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及對應的翻譯技巧。
(三)教學環(huán)境的優(yōu)化
環(huán)境意識是現代工程意識的重要方面。而隨著環(huán)境意識的加強,研究生會自覺地營造良好的語言習得環(huán)境。與此同時,隨著外部環(huán)境的不斷優(yōu)化,習得者自身的內部心理環(huán)境也得到了優(yōu)化。在研究生英語教學中,學生們首先會有意識地營造英語文化氛圍。例如,在圣誕節(jié)前夕的英語課上,學生們會在課間播放圣誕歌曲并在課程即將結束時進行圣誕知識小測驗。其次,學生們會通過主題演講和即興問答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來營造英語表達氛圍。再次,學生們會通過模擬語言應用場合來營造英語應用氛圍。
(四)評價體系的優(yōu)化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意識,教師將采用綜合指標體系對研究生的語言習得過程進行評價。在這一評價體系中,既要考查研究生的自主學習狀況,又要考查研究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同時,這一指標體系是一個動態(tài)的評估體系,它將對研究生的語言習得狀況進行實時的監(jiān)控和動態(tài)的管理,從而在一個更長的周期內保證學生的語言習得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不定期地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讓學生們對自主學習狀況進行自我評估,并將評估結果作為考查學生語言習得狀況的重要依據。
(五)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
隨著元認知水平的提高,現代工程意識得到了有效的強化,研究生英語教學的整體模式也得到了不斷的優(yōu)化。一方面,各種潛在的語言教學資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大量的語言信息通過有效的輸入被語言習得者應用于各種語言輸出實踐,并最終被習得者加工內化。另一方面,習得者在完成各種語言實踐任務時,不斷調整自己的認知心理系統(tǒng),最終完成了認知體系的優(yōu)化和重組。
結語
綜上所述,研究生階段的英語教學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現代工程意識為主要目標,而任務型英語教學模式是實現上述目標的有效途徑。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研究生們的元認知水平和語言習得效度都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1]龔亞夫,羅少茜.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陳麗萍.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的英語課程發(fā)展方向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0(20):174-175.
[3]豐玉芳,唐曉巖.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6):35-38.
[4]林雅青,李英.工業(yè)大學生工程意識的內涵與形成策略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2005(24):35-36.
[5]王灝,馬健生.對任務型英語教學的再認知[J].教育科學,2006(6):45-47.
[6]王靜.培養(yǎng)英語專業(yè)學生科學工程意識的探索[J].林區(qū)教學,2008(10):82-83.
[7]吳浩然.多元智能理論下的英語任務型語言教學[J].課程與教學改革,2011(4):129-130.
【責任編輯楊抱樸】
H319.3
A
1674-5450(2015)01-0139-03
2014-09-04
宋濤,男,遼寧沈陽人,沈陽理工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