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喬以鋼在6月12日的《中國社會科學報》中發(fā)表文章指出,“跨文化”這一概念的內涵自然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研究的主體來說,它不僅意味著在立足自身文化基點的同時有所跨越,納入更為豐富的人文內容,而且勢必要求我們的思維方式愈加多樣,觀察、分析事物的眼光更為深邃。
近年來,部分青年學者在借鑒國外女性主義批評和性別理論的同時,注重貼近本民族的歷史語境,審視和剖析考察對象與社會文化多方面因素之間的互動和牽連,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尋求研究的突破。這方面的成績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本質主義、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推進了相關問題的探討,在促進性別批評方法論的思考方面具有建設性意義,同時也體現(xiàn)出“跨文化”不僅有助于我們拓展視野,而且促使我們在闊大的視野中反觀自身,切實推進具有本土特色的性別理論的建設。
就長期以來國內女性文學研究的狀況而言,在跨文化理念的自覺及將其運用于實踐方面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需要結合百余年來的女性文學實際而付出更大的努力。畢竟,性別問題不僅具有世界性,而且具有歷史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在國際化、全球化的今天,女性文學領域的跨文化研究理應得到更多的重視,它啟發(fā)人們的新思維,也挑戰(zhàn)實踐者的功力,可望促進研究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