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薇 楊紹清 李建明
中國.華北理工大學(河北唐山) 063000 △通訊作者
人類睡眠時間大約占生命的1/3,有規(guī)律的睡眠、充足而良好的睡眠能促進心理功能;否則,睡眠不足或睡眠不穩(wěn)可導致注意力下降,情緒消沉,免疫力降低和其他心理障礙[1]。牛盾等對高校教師睡眠狀況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教師睡眠狀況總分(SRSS)顯著低于常模(21.50±4.83),早醒顯著高于常模(2.18±1.05);睡眠不足者60.9%,而且男性多于女性;失眠后的心理不良反應女性多于男性;學歷最低的教師睡眠狀況最不好[2]。常美對護士睡眠狀況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護士在睡眠不足、睡眠質(zhì)量、覺醒不足及總分都存在問題,顯著高于常模[3]。李建明對煤礦傷工睡眠狀況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失眠后的心理反應、睡眠不足、睡眠質(zhì)量、睡眠不穩(wěn)和早醒所占比例在35%~52.9%之間,顯著高于常模;不同婚姻狀況無影響,而SRSS 各因子大于3 分者顯著高于常模[4]。楊春等報告,駐島官兵在睡眠時間、睡眠質(zhì)量、覺醒不足等因子分低于常模;但各因子≥3 分者,睡眠不足者占58.45%,睡眠質(zhì)量有問題者占26.07%,覺醒不足者占32.09%,入睡困難者占26.078%[5]。關(guān)念紅等對監(jiān)獄警官睡眠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睡眠質(zhì)量和焦慮、抑郁情緒密切相關(guān);男性警官睡眠障礙高達41.7%,高于女警察36.3%[6]。余浩應用SRSS 對潛艇員和陸戰(zhàn)隊員進行睡眠研究發(fā)現(xiàn),開展睡眠訓練可提高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7]。
關(guān)于公安警官的睡眠狀況沒有查到相關(guān)資料,本文旨在于了解公安警官在睡眠問題的哪種形式最突出?本文以3 分劃界本量表從因子3~因子9 為一個月內(nèi)13 天~31 天的睡眠狀態(tài),篩除了偶爾出現(xiàn)睡眠問題的情況。
為了解他們這個群體睡眠狀況,改善其睡眠狀況,提高生活生活質(zhì)量,促進他們心理健康,特此做了此次調(diào)查研究。
本次調(diào)查共發(fā)出問卷1100 份,剔除不合格者,有效問卷970 份(88.18 %);其中吉林97 份,廣東104 份,江蘇81 份,河北302 份,四川189 份,福建112 份,江西85 份。男817人(84.23%),女153人(15.77%);年齡20~60歲,平均(35.80±7.69)歲;漢族923人,少數(shù)民族10人,未填寫民族37人;未婚123人(12.68%),已婚819人(84.43%),離婚25人(2.58%),喪偶3人(0.31%);初中學歷11人(1.13%),高中84人(8.66%),大學及以上875人(90.21%);家庭經(jīng)濟狀況方面,收入在1000 元以下的22人(2.27%),1000~1500 元的57人(5.88%),1500~2000 元的110人(11.34%),2000元以上的781人(80.52%)。
把統(tǒng)一的指導語和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1]分發(fā)到各地公安局的心理咨詢師,由心理咨詢師負責對公安警官組織填寫,然后收回,刪除不合格問卷。SRSS 適用于篩選不同人群中有睡眠問題者,也可用于睡眠問題者治療前后評定效果對比研究。此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為:信度(r =0.6418;效度r=0.5625,P 均<0.0001。SRSS 共有10 個項目,每個項目分5 級評分(1~5),評分愈高,說明睡眠問題愈嚴重。此量表最低分為10 分(無睡眠問題),最高分為50 分(最嚴重〉。
應用SPSS 17.0 進行統(tǒng)計分析,做卡方檢驗;設(0.05、0.01 和0.001)3 個顯著性水平。
由表1可知,在所調(diào)查的人群中,除了服藥情況和惡夢夜驚外,其他問題中≥3 分的人數(shù)比例均很高,多在50%左右。
表1 睡眠各因子≥3 分的情況[n(%)]
由表2可見,男女公安警官睡眠不足、睡眠質(zhì)量、睡眠時間3 個方面有顯著差異(P <0.001)。
表2 不同性別公安警官睡眠各因子≥3 分的情況比較[n(%)]
由表3可見,不同文化程度在惡夢夜驚及服藥情況有顯著差異,其他方面無差異。
表3 不同文化程度警官睡眠各因子≥3 分的情況比較[n(%)]
由表4可知,不同婚姻狀況睡眠情況也不同,在睡眠不足、睡眠質(zhì)量、睡眠不穩(wěn)、惡夢夜驚、服藥方面有顯著差異。
表4 不同婚姻狀況警官睡眠各因子≥3 分的情況比較[n(%)]
不同經(jīng)濟狀況群體,在睡眠時間和服藥情況方面有顯著差異(χ2=10.571,14.620;P <0.001),其他無差異。
睡眠是指人體周期性出現(xiàn)的一種自發(fā)、可逆的靜息狀態(tài),機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性降低,意識暫時中斷。高質(zhì)量睡眠可以使人們的大腦和身體得到休整和恢復,有助于日常的工作和學習,而低質(zhì)量睡眠常常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低下、煩躁,引發(fā)高血壓、神經(jīng)衰弱、心腦血管意外以及心理問題等。據(jù)統(tǒng)計,成年人中不同程度睡眠問題的患病率在15%~30%[8]。
張金生等[8]使用SCL-90 和SRSS 研究入伍新兵報告認為,睡眠狀況越差,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睡眠狀況越好,心理健康水平越高。關(guān)念紅等[6]研究認為焦慮和抑郁情緒嚴重者會影響睡眠質(zhì)量,遭受創(chuàng)傷情景、與職業(yè)相關(guān)的應激,工作氛圍,同事關(guān)系等都與睡眠狀況有關(guān)。
在睡眠不足方面,1 個月內(nèi)≥3 分者占68.9%,感覺睡眠不好的占51.0%,白天打瞌睡的占51.8%,一個晚上只睡5~6 小時以下者占50.2%,在失眠后出現(xiàn)生理心理反應的占61.2%,主要表現(xiàn)為心煩、急躁、心慌氣短,沒有精神,做事效率低下。這些問題的存在不但影響了警官的工作效率,也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質(zhì)量。楊春等報告[5],某部駐島官兵睡眠狀況研究發(fā)現(xiàn)≥3 分者,睡眠不足者58.45%,睡眠質(zhì)量差者26.07%,覺醒不足者32.09%,睡眠不穩(wěn)者30.95%,早醒者26.36%,惡夢夜驚者17.19%,為睡眠服藥者0.86%,睡眠后心理反應者57.59%;各因子比較與警官不盡相同,但也有一致的情況。公安警官作為一個特殊職業(yè)群體,超負荷工作,加班加點,吃、睡不定時,生物節(jié)律被打亂,直面接觸社會陰暗面及罪惡的一線,無法照料家庭的其他成員,經(jīng)常處于應激狀態(tài),很容易出現(xiàn)睡眠問題。
在睡眠不足方面,男性(71.0%)比女性(57.5%)更突出,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男性警官比女性警官存在更嚴重的睡眠不足;睡眠后感覺沒有休息的男性也比女性更突出;在睡眠時間方面,少于5~6 小時的男性顯著多于女性;可能因為男性警官經(jīng)常值夜班,生物節(jié)律紊亂,出警任務不確定,工作壓力較大有關(guān),而女性多在機關(guān)工作,不值夜班,精力和體力不如男性付出多。鐘向陽等[8]研究認為,男性比女性入睡更難些,而女性比男性更易驚醒,及失眠后反應更大,但睡眠質(zhì)量沒有差別。這也與本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
高中及以下者占44.2%,大學及以上者占32.9%,兩者比較,受教育程度低的睡眠不如受教育程度高者;為失眠服藥的警官高中及以下者占22.1%,大學及以上者11.1%,兩者比較有顯著差異,可能由于受教育程度高,了解藥物副作用多有關(guān)系,所以服藥情況較少。李建明等[4]對煤礦傷工的睡眠研究發(fā)現(xiàn),受教育程度越低,睡眠狀況越不好;牛盾等[2]研究發(fā)現(xiàn),專科以下學歷睡眠狀況最差;李建明等[9]研究也發(fā)現(xiàn),小學文化的睡眠狀況最差,與本文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
在睡眠不足方面,離婚或喪偶最突出(89.3%),其次為已婚(70.2%)、未婚者(55.3%),三者比較有顯著差異,可能因為離婚或喪偶經(jīng)歷了諸多生活事件,而導致的嚴重睡眠不足;在睡眠質(zhì)量方面,離異或喪偶者明顯不如已婚和未婚者;入睡后易醒方面,離異或喪偶者明顯多于已婚和未婚者;在多夢和被惡夢驚醒者方面,離異或喪偶者明顯多于已婚和未婚者;為睡眠而服藥方面,離異或喪偶者也顯著多于已婚和未婚者;其他因子無差異??傊?,離異或喪偶者睡眠狀況最差,其次是已婚和未婚者;看來離異或喪偶這個重大生活事件對睡眠的影響很大。李建明等[4,10]研究發(fā)現(xiàn),未婚傷工者睡眠狀況好于已婚和離婚者,與本文研究基本一致。
在睡眠時間方面,每月收入在2000 元及以上者占50.4%,1500~2000 元以下者占45.5%,1000~1500 元以下者64.9%,少于1000 元的占27.3%;4個收入層次比較有顯著差異,從結(jié)果看,收入最少的所占比例最少,筆者很難解釋此種現(xiàn)象。在為睡眠服藥方面,收入在1000 元以下者比例最高(31.8%)其次是1500~2000 元以下(19.1%),1000~1500 元以下占12.3%,≥2000 元的 占10.6%,4 個層次比較有顯著差異,收入最少的服藥情況最多,收入最多的服藥情況較少。
在睡眠時間不足方面,30~39歲最高(73.3%),其次是40~49歲(68.1%),50~59歲(67.6%),20~29歲(57.9%),4 個年齡段比較有顯著差異??傮w看,半數(shù)以上都存在睡眠不足問題,30~59歲最突出。在睡眠質(zhì)量方面,50~59歲所占比例最高(59.2%),其次是30~39歲(48.9%),40~49歲(48.6%),20~29歲(34.7%),4 個年齡段比較有顯著差異;在早醒、惡夢夜驚、服藥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早醒的比例也在增加,而且不同年齡段之間有顯著差異;50~59歲是單位和家庭的主力,他們上有老,下有小,承擔著極大壓力,可能是造成睡眠質(zhì)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感謝梁鐵成老師等協(xié)助調(diào)查幫助)
[1]李建明,尹素鳳,段建勛,等.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8(3):351-354
[2]牛盾,牛美玲.高校教師睡眠狀況調(diào)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14(1):15-19
[3]常美.護士睡眠狀況調(diào)查[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10(1):67-68
[4]李建明,楊美榮,苑杰,等.煤礦傷工睡眠狀況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10):1185-1187
[5]楊春,余海鷹,高志勤,等.某部駐島官兵睡眠狀況自評量表評定分析[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13,26(1):10-14
[6]關(guān)念紅,張晉碚,王旭東,等.監(jiān)獄警官睡眠及情緒狀況調(diào)查[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6,20(5):330-332
[7]余浩,常學宏,江楠楠,等.潛艇人員與陸戰(zhàn)隊員對應與睡眠狀況比較分析[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8,29(3):199-201
[8]鐘向陽,趙鳳,吳善添.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在大學生中的運用及其影響因素的初步分析[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11(3):173-175
[9]張金生,李寧,王潤求.898 名新兵睡眠狀況與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14,21(1):5-7
[10]李建明,魏志霞.神經(jīng)癥患者的睡眠狀態(tài)及相關(guān)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3):25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