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焰
在科學(xué)活動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的探索活動不能很快進入教師事先預(yù)設(shè)的階段;在探索過程中孩子們常常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困難。此時教師該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是很快地以主導(dǎo)者介入干預(yù),還是作為幼兒活動支持者給他們創(chuàng)設(shè)探索的條件,等待他們的精彩表現(xiàn)。在“好聽的聲音”活動與“電動小火車”事件中,我選擇了等待。
在組織“好聽的聲音”活動時,我為幼兒準備了裝有不同水量的瓶子及筷子。“這些東西可以怎么玩?”“可以敲一敲會發(fā)出聲音?!薄八鼈儼l(fā)出的聲音會一樣嗎?”有的說一樣,有的說不一樣。此時我沒有把答案直接告訴他們,而是給予他們時間期待他們自己去探索。孩子們一拿到材料就興奮地敲打起來,出現(xiàn)這種亂哄哄的情景并不是我所期待的,在這時候我不是簡單地加以制止,是給予他們時間,相信他們能自己找到答案,發(fā)現(xiàn)問題,于是讓他們隨意敲。老師只是很有興趣走到幼兒中間說:“這么好聽的聲音讓我也聽聽吧!”聽完之后與幼兒交流:“你聽,它們的聲音是一樣的嗎?”驚訝地問“咦!它們的聲音怎么會不一樣呢?”一段時間后,幼兒開始注意到水量不同音高也不同。再一會兒他們開始主動探索水量與音高的關(guān)系,當(dāng)他們把發(fā)現(xiàn)的結(jié)果告訴我時,我與他們共同分享了他們發(fā)現(xiàn)的快樂。正由于老師對幼兒的尊重、信任和寬容,喚起幼兒情感的共鳴,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在自覺地調(diào)整思維與行為,主動地思考水量與音高的關(guān)系,大腦一直處于積極的思考狀態(tài)。
又如一次,餐后活動時,有幾個小朋友把鐵路拼好了正準備把小火車放在鐵路上行駛時,無論他們怎樣撥弄小火車的開關(guān),小火車就是不動。于是,承承走來對我說:“老師,小火車壞了?!薄笆菃幔克趺蠢??哪里壞了呀?”“我也不知道,反正它就是不會走了?!蔽矣闷诖难凵窨戳丝此骸拔覀円黄饋懋?dāng)機械師吧。找一找它哪里壞了?!背谐锌戳丝葱』疖囌f:“我找不到它哪兒壞了?!蔽矣霉膭畹目跉鈱λf:“慢慢來,我們一起找找。”“我不找,我就是找不到!”承承急躁地說。面對他的急燥,我沒有把結(jié)果直接給它,而是期待他能自己找到問題?!鞍?,不好玩,我不找了?!碑?dāng)他要放棄時,我拿來兩節(jié)5號電池給他看:“看老師這里有什么?”“電池!哦,是不是小火車沒有電了?”“你去試一試吧!”我鼓勵承承自己裝上去,但當(dāng)承承把電池裝上去后,打開開關(guān),小火車還是一動不動,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當(dāng)然,他是沒有弄清楚電池是有正極與負極之分的。我沒有直接將原因告訴他,而是給予充足的時間,鼓勵其進行探索。另外,我還鼓勵其他幼兒幫助承承一起來解決問題。通過多次的擺弄、嘗試,他們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秘密,原來在安裝電池時,必須看“+”和“-”,電池上有“+”、“-”的標記,而小火車的電池蓋上也有“+”、“-”的標記,只要按電池蓋上的標記相應(yīng)地放好電池,小火車就會動了。
《指南》在科學(xué)領(lǐng)域中提到“真誠地接納、多方面支持和鼓勵幼兒的探索行為。”“真誠地接納”就是要教師對幼兒更多一些尊重和信任,更多一些等待和寬容,容忍幼兒因探究而弄臟、弄亂,甚至弄壞物品的行為。如“好聽的聲音”活動開始時雖然出現(xiàn)了一些比較混亂的場面,但是老師并沒有簡單制止孩子們的活動,而是給予他們時間,等待他們能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找到答案。老師不僅很民主地讓他們隨意敲,而且還一起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并不失時機地巧妙點撥,隱性地引導(dǎo)幼兒用聽覺去感知、探索和體驗。在“電動小火車”事件里,孩子的操作活動因遇到困難,氣餒想放棄了,老師同樣是給予孩子尊重與信任,以大朋友的角色參與游戲,鼓勵他、幫助他建立信心,并適時地提供材料支持他繼續(xù)尋找問題答案。這兩個事件中處處體現(xiàn)了老師對孩子們的耐心與信任,體現(xiàn)了老師的教育機智和精心呵護幼兒的求知欲的愛。在科學(xué)活動中,如果孩子的探索活動不能很快進入教師事先預(yù)設(shè)的階段;如果探索過程中孩子們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困難,老師這時應(yīng)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給他們創(chuàng)設(shè)探索的條件,等待他們的精彩表現(xiàn)。
等待,需要教師對幼兒更多一些尊重和信任,更多一些耐心和寬容。如果老師都能信任幼兒,等待幼兒的成長,對所有的孩子都充滿了期待,每一個孩子就會有了前進和動力。要相信,我們的等待與期待一定會讓孩子這么想:老師對我這么有信心,我有什么理由讓他失望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