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勇
(黑龍江省巴彥縣畜牧獸醫(yī)局,黑龍江巴彥 151800)
家畜機體微量元素缺乏和過多的危害
王士勇
(黑龍江省巴彥縣畜牧獸醫(yī)局,黑龍江巴彥 151800)
本文從微量元素營養(yǎng)的角度,對家畜銅、鋅、碘、錳和鈷5種微量元素含量進行了虧盈分析,及其危害。
家畜;微量元素
家畜體內平均含銅2.3~3mg/kg。其中以肝臟、腦、心臟、眼的色素部分以及被毛中的含銅量最高;其次為胰臟、脾臟、肌肉、皮膚和骨骼。幼齡動物體組織中的銅含量高于成年動物。肝臟中銅的貯備約占體內銅總量的一半。
缺乏癥:家畜一般不易缺銅。缺銅時,肝臟中銅的濃度及血液中血紅素水平下降,其原因是在缺銅后不利于鐵的利用,影響鐵從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和肝細胞中釋放出來,因此,缺銅引起的貧血與缺鐵貧血相似。缺銅可引起含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導致動物被毛無光澤、粗亂、退色,黑色毛變?yōu)榛野咨?,家畜的毛色不良;缺銅能損害動物腦干和脊髓,缺銅使血管彈性硬蛋白合成受阻,彈性降低從而導致動物血管破裂死亡;缺銅動物易骨折或骨畸形;缺銅易損傷動物機體免疫系統(tǒng),致使動物免疫力下降,繁殖力低。牛奶中銅、鐵的含量較少,以牛奶為食物的正在生長發(fā)育的幼貓,如果銅、鐵不予額外補充,易發(fā)生貧血。防治措施是補銅,犢牛從2月齡開始,每周補4g,成年牛每周補克硫酸銅,連續(xù)3~5周,間隔三個月后再重復治療一次。同時注意飼料中補充銅,牛羊對銅的最小需要量是15~20mg/kg(干物質),豬4~8mg/kg,雞5mg/kg。
過量的危害:銅過量后,大量銅轉移至血液中,使紅細胞溶解,發(fā)生血紅蛋白尿和黃疸,并使組織壞死,導致動物迅速死亡。例如,一些家養(yǎng)犬經(jīng)常因為過量的銅對肝產生毒性,產生的病變會引起肝炎、肝硬化,而且表現(xiàn)出遺傳性。因此,對于某些品種的犬,禁用含銅高的食物,避免使用含銅的礦物質添加劑。
鋅是家畜體內的一種必需微量元素,鋅的來源廣泛,細嫩植物、酵母、魚粉、麩皮、油餅類及動物性食物中含鋅豐富。
缺乏癥:動物缺鋅,生長發(fā)育受阻,采食量下降,食欲差,皮膚和被毛損害?;夹蟊憩F(xiàn)為消瘦,嘔吐,結膜炎,角膜炎,毛發(fā)褪色,全身虛弱,生長發(fā)育遲緩;畜禽缺乏鋅時,不僅生長緩慢,精子活力下降,而且伴發(fā)皮膚發(fā)炎,被毛發(fā)育不良,甚至導致糖尿病。缺鋅動物雄性生殖器官發(fā)育不良,雌性繁殖性能降低,不易受孕或流產;缺鋅導致骨骼發(fā)育不良,長骨變短增厚,動物外傷愈合緩慢,機體免疫力下降,免疫器官明顯減輕。皮膚不完全角質化癥是很多動物缺鋅的典型表現(xiàn)。防治措施是飼料中添加鋅,哺乳動物和禽類體內含鋅最在10~100mg/kg之間,平均為30mg/kg。
過量的危害:鋅的攝入過量,一般不會對動物造成危害,因為各種動物對鋅的耐受力都較強。過量時鋅會抑制鐵、銅的吸收,導致貧血。
缺乏癥:碘是家畜體內的一種必需微量元素,是甲狀腺素的主要成分。家畜碘缺乏常呈地區(qū)性發(fā)生,早期癥狀又不明顯,故不易被發(fā)現(xiàn)。如果長期缺碘,甲狀腺細胞代償性實質增生而腫大,生長受阻,骨架小,出現(xiàn)“侏儒癥”,繁殖力下降。家畜缺碘表現(xiàn)為:生長緩慢,被毛稀疏,皮膚增厚變硬,頭部水腫變大,行動遲緩,表情呆板,性機能下降,不易受孕,有的難產,胎兒有腭裂,產弱仔,死仔或無毛仔。犬牙交錯嚴重缺碘時,甲狀腺機能降低,使正常生長發(fā)育的仔畜患呆小癥,成畜患黏性水腫,病畜表現(xiàn)為被毛短而稀疏,皮膚硬厚,脫皮,遲鈍與困倦。妊娠動物缺碘可導致胎兒死亡和重吸收,產死胎或新生胎兒無毛、體弱、重量輕、生長慢和成活率低。血中甲狀腺素濃度下降,細胞氧化能力下降,基礎代謝降低。
缺碘可導致甲狀腺腫,但甲狀腺腫不全是缺碘。十字花科植物中的含硫化合物和其他來源的高氯酸鹽、硫脲或硫脲嘧啶等都能造成類似缺碘一樣的后果。
沿海地區(qū)植物的含碘量較高,海洋植物含碘豐富,某些海藻含碘量高達0.6%,海鹽中含碘也豐富,缺碘動物可在飼糧中補飼碘化食鹽。
過量的危害:不同動物對碘過量的耐受力不同。家畜長期攝入過量碘,甲狀腺機能亢進,表現(xiàn)為興奮,好動不好靜,厭食,但短時間活動之后,易疲勞、氣喘,體溫略為升高,伸懶腰。
植物性原料中含錳較多,尤其糠麩類、青綠蔬菜類中含錳豐富。
缺乏癥:動物缺錳時,采食量下降;生長發(fā)育受阻;骨骼畸形,關節(jié)腫大,骨質疏松。雌性動物缺錳主要表現(xiàn)不發(fā)情或性周期失常,不易受孕。妊娠初期流產或產弱胎、死胎、畸胎。缺錳公畜性欲喪失,睪丸退化,精子缺乏而不良。錳缺乏或過量都會抑制抗體的產生。
過量的危害:動物對錳有一定的耐受力,錳中毒現(xiàn)象非常少見。錳過量,損害動物胃腸道,生長受阻,貧血,并致使鈣、磷利用率降低,導致“佝僂病”、“骨軟癥”。還可引起家畜的繁殖力下降和血紅蛋白的形成,導致部分白斑病。
缺乏癥:鈷缺乏可導致維生素B12合成受阻,主要表現(xiàn)食欲不振,生長停滯,體弱消瘦,黏膜蒼白等貧血癥狀;機體中抗體減少,降低了細胞免疫反應。家畜缺鈷表現(xiàn)為神經(jīng)障礙,運動失調和生長停滯。
在反芻家畜營養(yǎng)中,鈷占有獨特的位置,它是唯一的一種作為維生素必要成分的微量元素。一般情況下動物不易缺鈷,缺鈷地區(qū),可給動物補飼硫酸鈷、碳酸鈷和氯化鈷。
過量的危害:各種動物對鈷的耐受力較強,日糧中鈷的含量超過需要量的300倍才會產生中毒反應。
[1] 何鏘恒,廖初強.畜禽礦物微量元素代謝障礙的現(xiàn)狀與對策[J].生物技術世界,2012,(3):15.
[2] 石彩霞,侯先志.反芻家畜的鈷營養(yǎng)[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4,(8):25.
王士勇(1971—),男,黑龍江省巴彥縣人,高級畜牧師,主要從事畜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