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玨,唐金萍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腫瘤學系,上海 200032)
3例晚期軟組織肉瘤行隔離肢體熱灌注術后的護理
郭松玨,唐金萍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腫瘤學系,上海 200032)
軟組織肉瘤;隔離肢體熱灌注;護理
軟組織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TS)是罕見的惡性腫瘤,占成人所有惡性腫瘤的1%,可發(fā)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發(fā)生于肢體者居多,占50%~60%[1-2],由于發(fā)病率低,診斷比較困難,往往發(fā)現(xiàn)時病情較晚,或者局部已行多次手術,給規(guī)范治療帶來較大困難。雖然手術仍是最重要、最有可能獲得根治的治療方法,但仍有部分不可切除的病灶或術后可能導致嚴重功能損害的(局部晚期)患者需要截肢治療。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肢體,近年來最受關注及局部治療效果最好的是在術前進行區(qū)域熱藥灌注和肢體隔離灌洗。肢體隔離灌洗(isolated limb infusion,ILI)是應用于肢體局部晚期惡性腫瘤的一種微創(chuàng)區(qū)域化療,其原理與區(qū)域熱藥灌注類似,都是將肢體血液循環(huán)與機體隔離,局部給藥以達到較高濃度,且通過局部升溫來達到藥物聯(lián)合熱效應抗腫瘤的目的。但肢體隔離灌洗藥物較區(qū)域熱藥灌注作用時間更短、溫度更低,且灌洗結束后將肢體內的殘留血液及藥物棄置,從而避免了全身毒性。2014年6月以來我院開展此項技術治療惡性軟組織肉瘤3例,經(jīng)積極的治療和護理,病情穩(wěn)定出院,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1 對象 2014年6月—2015年1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收治的軟組織肉瘤患者3例。其中,下肢周圍神經(jīng)鞘瘤2例,男1例,21歲,女1例,33歲;上肢巨細胞肉瘤1例,男51歲。
1.2 手術方式 患者置于平臥位,麻醉滿意后,將一側股動靜脈介入插管處的三通管接頭消毒暴露?;贾詮椓噹О?,表皮貼皮溫計,周邊置加熱的鹽水袋,近端置止血帶,加壓至35 kPa。動脈輸液器接加溫輸液器,設定溫度為39℃,將肝素鹽水200 mL從動脈導管輸入,待患肢表皮溫度上升至34.5℃,將60或120 mg順鉑(上肢軟組織肉瘤60 mg,下肢軟組織肉瘤120 mg)從動脈導管經(jīng)加溫后輸入患肢。間斷自動導管輸入肝素鹽水,自靜脈導管抽吸血液,每次20 mL,然后再經(jīng)動脈導管加溫后輸入患肢,循環(huán)共20 min,總計反復抽吸12或24次(上肢軟組織肉瘤12次,下肢軟組織肉瘤24次),循環(huán)后,將動脈導管接林格氏液,靜脈導管抽出血液不再注入動脈導管,共抽出12或24針筒20 mL血液(上肢軟組織肉瘤12針筒,下肢軟組織肉瘤24針筒)后,見靜脈回血變淡,輸入等量林格氏液后,將動靜脈導管封閉,止血帶松開,手術完畢。
1.3 結果 3例患者中2例產(chǎn)生嚴重皮膚反應,經(jīng)過術后精心的治療和護理,取得良好的療效,均順利出院。
2.1 疼痛護理 患者于熱灌注化療術后2~3 d開始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患肢疼痛。疼痛不僅反映了患者生理機能恢復情況,同時又受心理因素影響,直接影響著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轉歸[3]。本組3例患者均運用長海痛尺來評估患者疼痛情況,采用三階梯止痛法來緩解患者的疼痛。1例輕度疼痛患者,遵醫(yī)囑予以氟比洛芬酯(凱紛)50 mg靜脈推注。2例重度疼痛患者,遵醫(yī)囑予以芬太尼透皮貼劑4.2 mg外用。訓練患者使用非藥物減輕疼痛的技巧,如松弛術(冥想)、分散注意力法(如聽輕音樂、看電視)、音樂療法等來減緩疼痛感。3例患者疼痛均得到相應緩解,效果滿意。
2.2 皮膚護理 根據(jù)灌注后急性組織反應分級(Wieberdink分級):Ⅰ級無反應;Ⅱ級輕度紅斑和(或)水腫;Ⅲ級中度紅斑和(或)水腫伴有水皰,輕度運動障礙;IV級廣泛的表皮松解和(或)明顯的深部組織損傷致確定的功能紊亂,有室筋膜(間隙)綜合征的危險或出現(xiàn)室筋膜綜合征。本組1例患者I級無反應;2例患者在化療后2 d患肢均開始腫脹、皮溫升高,并逐漸加重,伴有水泡,化療后3~5 d達到高峰,屬于Ⅲ級皮膚反應。針對Ⅲ級皮膚反應的患者,首先采用冰袋物理降溫法降低患肢皮膚余熱。注意不能使冰袋直接接觸皮膚,防止凍傷。小水皰可每日外涂碘伏原液消毒,盡量減少摩擦,防止水皰破裂、感染,使其自行吸收;對較大的水皰用碘伏原液消毒后,無菌針頭從低位刺破引流;水泡破皮嚴重、伴有滲液時,創(chuàng)面用紗布輕輕輾開,應予過氧化氫及生理鹽水清潔創(chuàng)面后,剪去死皮組織,防止刮蹭破皮,擴大創(chuàng)面,用無菌紗布包裹,滲液較多時每天換藥,較少時隔天換藥[4]。保持床單位清潔、干燥、柔軟、平整,患者的衣物、床單應勤更換,及時修剪指甲,防止抓傷抓破皮膚引起細菌感染。本組2例Ⅲ級皮膚反應患者經(jīng)對癥處理后,1例患者于術后7 d皮溫逐漸下降,水皰開始消退,結痂,皮膚散在紅斑。另1例患者于術后5 d逐漸水皰消退,皮膚留有色素沉著。
2.3 患肢腫脹的護理 使用軟墊抬高患肢,使其高于心臟水平15°,以利于靜脈回流。遵醫(yī)囑予以甘露醇靜脈滴注減輕肢體腫脹,并予以患肢鋪墊柔軟的毛巾以減少摩擦,防止皮膚的損傷,增強舒適感。隔離肢體熱灌注術后返回病房者立即測量患肢周徑,以后每日晨起測量患肢周徑,通過周徑的測量,可更加確實地了解患者肢體腫脹的程度,為醫(yī)師用藥提供參考依據(jù),通過用藥可改善患肢微循環(huán)。測量方法:以膝關節(jié)(肘關節(jié))為中心,測量膝上(肘上)10 cm及膝下(肘下)10 cm周徑,第1次測量時用記號筆在肢體上做好標記,以后每次都在同一位置測量,以保證取得數(shù)值的準確性,并做好記錄[5]。
2.4 預防血栓護理 由于股動靜脈切開后血管內膜受損,血小板凝集,容易形成血栓致血管阻塞,故術后須密切觀察患肢血運,觀察足背動脈搏動脈每小時1次,遵醫(yī)囑每日予以低分子肝素鈣(速碧林)1支(0.4 mL,4-100 IU抗Xa因子)皮下注射。
2.5 功能鍛煉 郭鳳梅[6]指導25例骨肉瘤行區(qū)域熱灌注術后的患者進行早期功能鍛煉,結果顯示22例功能訓練效果滿意,3例未達到預期效果,并認為早期功能訓練能預防關節(jié)僵直、肌腱攣縮,進而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本組的3例患者均采取了針對性的功能訓練。
2.5.1 灌注后7 d內鍛煉 因患肢水腫明顯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以臥床為主。盡量使膝關節(jié)或肘關節(jié)伸直,此時功能訓練以被動運動為主。即術后第1天由護士指導進行關節(jié)活動范圍訓練,注意動作輕柔,防止損傷?;顒禹樞蛳扔尚£P節(jié)開始,練習足趾或手指的上下活動,踝關節(jié)的背屈運動或手腕的被動屈伸運動,幅度由小至大,循序漸進,每日3次,每次5~10 min。在功能鍛煉的同時可播放輕松柔和的音樂,讓患者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進行訓練。
2.5.2 灌注7 d后鍛煉 隨著患肢水腫逐漸消退,為防止韌帶粘連、肌肉攣縮,進行以主動運動為主的練習。①等長收縮練習。即指導患者將膝關節(jié)或肘關節(jié)伸直,使患肢肌肉收縮有節(jié)奏地緩慢進行,盡最大努力收縮,然后放松,每次5~10 min,由每日的2~3次逐漸遞增到4~5次,以不引起肌肉疲勞為宜。②負重主動運動。即在肢體遠端增加負荷后移動肢體肌肉的收縮運動。每次5 min,由每日的2~3次逐漸增加至4~5次。逐步提高患者的適應能力和活動的積極性。
2.5.3 灌注2周后鍛煉 進行大關節(jié)的功能鍛煉。下肢軟組織肉瘤患者在之前訓練的基礎上再練習膝關節(jié)的屈伸運動以及髖關節(jié)的屈伸和內收、外展,內、外旋運動;上肢軟組織肉瘤患者先是肘部的屈伸,之后是肩部的屈伸、外展和內、外旋運動。每次5~10 min,每日3~5次,活動角度由小到大,以患者可耐受的疼痛為限。本組3例患者在護士的指導和督促下,訓練效果均滿意。
2.6 出院指導 出院后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加強營養(yǎng),飲食清淡多樣化,宜食高維生素、高熱量、高纖維飲食,保持大便通暢,禁食油膩辛辣食物;患肢適當抬高,禁止劇烈運動,注意其功能鍛煉,定期隨訪,如發(fā)生特殊情況和病情變化應隨時復診。
隔離肢體熱灌注化療(ILI)是肢體黑色素瘤(局部復發(fā)和移行轉移)的國際公認的標準治療手段,其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國外研究顯示:在對晚期局部軟組織肉瘤患者行隔離肢體熱灌注化療后,有50%患者得到了完全或部分的緩解,顯著提高了患者的保肢率[7]。隔離肢體熱灌注化療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術后患肢皮膚、軟組織、血管的毒性反應[8]。其護理的關鍵在于對患肢皮膚情況的有效觀察和護理,以及早期的功能鍛煉,使患者能更加順利地完成治隔離肢體熱灌注化療治療,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由于隔離肢體熱灌注化療術要求較高,需要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療團隊以及嫻熟的外科技術,國內目前能開展此項技術的單位并不多,在護理方面仍然缺乏相關經(jīng)驗。本組3例患者術后通過積極止痛治療、皮膚護理、預防血栓護理及功能鍛煉指導后,不良反應均得到控制,順利出院。
參考文獻:
[1]Morrison BA.Soft tissue sarcomas of the extremities[J].Proc(Bayl Univ Med Cent),2003,16(3):285-290.
[2]Hohenberger P,Wysocki WM.Neoadjuvant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soft tissue sarcoma of the limbs:which treatment to choose?[J].Oncologist,2008,13(2):175-186.
[3]王海燕,馬玉萍,周?;?疼痛護理在124例骨科患者中的應用[J].武警醫(yī)學院學報,2011,20(1):57-58.
[4]陳威,徐春霞.肢體黑色素瘤患者行隔離肢體熱灌注化療后并發(fā)急性皮膚組織反應的護理[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17):2053-2054.
[5]趙霞.肢體黑色素瘤患者行隔離肢體熱灌注化療術后的護理體會[J].醫(yī)學信息,2014,27(2):182.
[6]郭鳳梅.骨肉瘤行區(qū)域熱藥灌注后功能訓練預防肌腱攣縮的效果觀察[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腫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322-324.
[7]Brady MS,Brown K,Patel A,et al.A phase II trial of isolated limb infusion with melphalan and dactinomycin for regional melanoma and soft tissue sarcoma of the extremity[J].Ann Surg Oncol,2006,13(8):1123-1129.
[8]Ashton KS.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isolated limb procedures for recurrent melanoma of the extremity[J].J Perianesth Nurs,2012,27(2):94-109.
R473.73
B
1009 8399(2015)05 0063 03
2015 04 07
郭松玨(1986 ),女,護師,本科,主要從事臨床護理。
唐金萍(1965 ),女,主管護師,本科,主要從事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