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呂婷
摘要:本文首先對大學生宿舍同學關系的相關概念進行了綜述與界定,然后介紹了大學生宿舍同學關系調查問卷的設計與調研的對象,并通過分析調查問卷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了大學生宿舍同學關系的現(xiàn)狀和產生問題的原因,最后根據(jù)調查的結果提出了促使大學生宿舍同學關系更加融洽發(fā)展的措施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宿舍同學關系;調查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1-0105-03
2004年云南大學生馬加爵殺害四名同學,2013年復旦大學研究生黃洋中毒死亡,這兩起的案件都是大學生與宿舍同學之間的矛盾而導致。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并且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基本都是獨居一室,來到了大學生進入了宿舍生活,很多同學出現(xiàn)了不適應的現(xiàn)象,產生了各種問題,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夠得到及時解決,將會產生一些無法預料的嚴重后果,因此對大學生的宿舍同學關系進行調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大學生宿舍同學關系界定及特征
結合對“人際關系”和“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認識,給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下這樣的定義: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是在宿舍這一特定的時空環(huán)境中,大學生宿舍成員在共同的學習、生活中結成的以精神關系為主要內容,以語言、思想、知識、情感為媒介的交往中相互結成的關系。它從屬于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范疇,也是高校校園人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宿舍同學關系具有高度集中性、交錯復雜性、易沖突性、影響深遠性等特征。
二、調查問卷及調查對象概述
調查問卷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關于大學生基本情況的調查,包括性別、專業(yè)、年級、經濟情況等可能影響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因素。第二部分是關于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方面問題的調查,包括整體情況、品格相容性、世界觀差異、人際競爭、生活瑣事和通過開放式問題提建議這幾個方面。第三部分是關于大學生遇到問題和矛盾時采取措施方面的調查。
本次調查小組的同學均為徐州工程學院大二在校生,調查時發(fā)動同學及同學的同學填寫調查問卷,所調查的學生均為在校大學生,且范圍較為廣泛,有徐州工程學院本校的同學,也有許多其他院校的同學。
三、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在問卷星網上進行,參與調查的同學共500人,其中有效問卷468份。問卷調查的結果如下。
1.調查學生的基本信息。調查顯示,參與調查學生的同宿舍居住人數(shù)為4~6人的占絕大多數(shù)有79.63%,而6人以上的比例較少為19.14%,1~3人則更少為1.23%。另外,調查顯示,目前大學生大都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期出生的孩子,絕大部分的學生是獨生子女。調查顯示,59.26%的同學有住校經歷,有近40.74%的同學從來沒有住校經歷。從性格上看,大部分同學都是熱情開朗,容易相處的。少部分人是文靜內向的,極少人是冷酷寡言的。另外,調查的學生有超過一半的人來自農村。
2.宿舍同學的關系概況調查。此部分主要是對調查學生宿舍關系情況進行調查,了解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與同宿舍學生關系的現(xiàn)狀。首先調查的目的是關于學生除睡覺以外在宿舍所呆的時間,由調查可知,47.53%的同學在宿舍呆的時候為4~6小時,35.8%是2~4小時。這說明大學生除睡覺外在宿舍所呆的時間較長,而在宿舍呆的時間越長,而與同宿舍所產生矛盾的機率會越大。對宿舍同學關系概況調查第二方面是同學對同宿舍同學是否容易相處進行的調查,結果是95.68%認為是比較容易相處的。這一調查結果是值得欣慰的,但仍有4.32%的學生認為宿舍關系不容易相處,而宿舍矛盾恰恰是由于少部分個性較強,不易相處的同學而引發(fā)的。第三個問題是調查學生對宿舍關系是否融洽的一個調查,由調查結果可以看出,38.27%的同學認為同38.27%的同學認為同宿舍關系十分融洽,50.62%的同學認為宿舍關系基本和諧。這說明大學生宿舍同學關系總體是好的,但仍有8.02%的同學表示同學間偶有矛盾,更值得注意的是1.23%的同學認為宿舍關系非常緊張。對宿舍里是否有矛盾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16.05%的同學表示從來沒有矛盾,66.05%的同學表示很少有矛盾,16.05%的同學表示很久才會有一次矛盾,有1.85%的同學則表示宿舍天天有矛盾。依據(jù)類似調查,調查組分別對同學宿舍關系的預期,是否經常與同舍友出游,是否經常與舍友聚餐,是否經常參加宿舍活動等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宿舍關系較為和諧與預期相符,同宿舍的同學能夠經常外出旅游、聚餐,從而使同學間的關系更為和諧,減少矛盾。但另外有一少部分的同學認為宿舍矛盾很多,同學關系較為難處。
3.宿舍同學矛盾原因調查分析。此部分對同宿舍同學關系可能發(fā)生的矛盾的原因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排在前四位產生矛盾原因的是:意見不和、作息時間不同、宿舍的衛(wèi)生問題和生活習慣、個人的性格和品質,分別占45.68%、41.36%、29.01%、24.07%、88.27%和85.8%(多選題,故總和大于100%)。這說明同宿舍的同學產生矛盾比較原因比較集中,大都沒有什么太大的矛盾,都是一些瑣事,對某事看法不同,導致言語上有沖突,或作息時間不一致引起的沖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矛盾產生的原因:利益不周。因為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愛好,有的同學喜歡窩在宿舍玩游戲,有的學生在宿舍里面做飯,而有的學生則喜歡到外面打籃球。如果同學在宿舍里面時間較長可能會導致宿舍電費較多,而電費是由大家平分的,這樣就會造成一些矛盾。還有的是因為同學之間有競爭,如獎學金之類的競賽可能會影響到與舍友的關系。生活習慣也是引起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有的同學衛(wèi)生習慣不好,襪子到處扔,零食的包裝扔得到處都是,同宿舍的同學可能會忍一時,但很難長期忍受。
4.宿舍矛盾處理的方法調查。這部分主要調查學生遇到矛盾以后解決的方法,結果表明:遇到分歧時,62.96%的同學會討論協(xié)商后采取折中的方法,14.81%的同學會做退讓,19.14%的同學是不爭論,各干各的。這說明大部分同學對如何處理問題還是比較理智的,能夠通過協(xié)商解決問題,但也仍有19.14%的同學會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另外有一項調查:當學生遇到問題或者和別的同學發(fā)生矛盾以后,當遇到心事遇到困難時是否會向舍友傾訴?大概有35.8%的同學會選擇向舍友傾訴,11.11%的同學不會向舍友傾訴,32.72%的同學只會私下里向自己關系好的舍友哭訴,還有20.37%的同學會視情況而定。這說明有許多學生和舍友的關系相處得一般,難以稱得上是知心朋友。針對當舍友遇到問題時的其他舍友態(tài)度的調查結果表明,73.46%的同學表示其他舍友會認真傾聽,主動幫忙。這說明大部分同學還是富有同情心的,具有較高的情商。22.84%的同學認為舍友會略表慰問,這部分同學表示禮貌上的問候,說明對同學的關心不夠。還有2%的人對舍友遇到的問題不但無動于衷,反而幸災樂禍,這部分同學很難和舍友長期相處,并且極易發(fā)生矛盾。
5.大學生宿舍同學關系情況總結。①舍友之間經常會發(fā)生矛盾。通過調查可知舍友之間經常會有一些矛盾產生,但大都是一些瑣事引起的,如生活習慣、性格不合、開玩笑的時機不對、衛(wèi)生習慣不好等。雖然說這些都是小矛盾,但如果不及時化解,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出現(xiàn)大的問題。②作息時間不一致是矛盾的主要原因。由于有不少大學生因為考研或者玩游戲導致晚上睡覺晚,經常會影響到同宿舍同學的休息,這也是造成矛盾的原因之一。③舍友的關系融洽但不夠親密。大學生與舍友能夠做到相處較融洽,但有部分學生有問題有心事很少找舍友傾訴,難以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幫助。④大學生宿舍經常有集體活動,如旅游或者聚餐,對舍友融洽相處有很大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這容易使一些家庭貧困的學生感到壓力,如果參加有經濟壓力,不參加則有思想壓力,人為地制造了貧困家庭學生與舍友的隔閡。⑤少部分同學難以融入宿舍。有少一部分同學和宿舍同學關系不好,難以融入集體生活,平時易與同學產生矛盾,而且矛盾不易化解。
四、對策建議
1.對學生的建議。①培養(yǎng)習慣,塑造良好個性。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事前考慮對他人的影響和他人的感受,玩游戲時戴耳機,聽音樂時降低音量,不亂動宿舍同學的物品,不試圖占他人便宜。同時,還應注重塑造自身良好的個性品質,寬容的個性不僅對自己現(xiàn)在有利,對同學將來的發(fā)展更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②換位思考,掌握交往技巧。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待問題。這種積極地參與別人思想情感的能力可以把自己和他人拉得很近,并容易化解許多矛盾和沖突。同時,應多閱讀人際交往方面的書籍,領悟到許多高尚的思想,懂得更多的處事哲學,就會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游刃有余”。
2.對教師的建議。①公平對待每位學生。老師應該公平對待每位學生,班級干部評選、獎學金的評定、優(yōu)秀學生的選舉應盡可能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因為老師的態(tài)度對學生的影響很大,這也是造成學生之間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作為老師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對每位同學都一視同仁。②重點關注特殊學生。對個別性別孤僻或者家庭貧寒的同學進行關注,教師應該多多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如果他們和同學或者舍友發(fā)生矛盾,教師應該能夠及時介入進行矛盾疏導,防止矛盾激化,并經常對這些同學進行心理輔導,給他們足夠多的關懷和溫暖,讓同學們感受到來自教師和集體的溫暖。③給同學更多的自由度。教師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度,如學生可以自行選擇自己的舍友,可以不定期進行宿舍調整,讓考研的學生在一個宿舍,這樣既可以互相促進,又不會因作息時間不一致而產生矛盾。
3.對學校的建議。①加強教育和管理。學校應該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努力營造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圍。大量事實表明,一個具有健康文化氛圍的宿舍環(huán)境是產生和諧宿舍人際關系的基礎。②開設人際關系學課程。高校應使大學生了解人際關系學的基本理論,人際交往的意義,人際交往的藝術,人際沖突的原因以及人際沖突的應對策略等相關知識。糾正他們在人際關系認知上的偏差,培養(yǎng)他們尊重、坦誠、寬容、信任等優(yōu)良的個性心理品質,掌握處理各種人際關系的技巧。③加強宿舍的硬件建設。目前好多大學生宿舍樓目前條件較好,有獨立的盥洗室,有空調等,但大學生宿舍樓里更應該配備自習室,為一些因考試、作業(yè)需要熬夜的同學提供方便的同時,又不影響其他同學的休息,可以一舉兩得。
參考文獻:
[1]丁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研究[D].湖北武漢理工大學,2010.
[2]馬麗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調查及干預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07.
基金項目:2013年省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xcx2013058)
作者簡介:張晶(1972-),女,江蘇沛縣人,博士,徐州工程學院副教授;呂婷(1993-),女,江蘇泰州人,徐州工程學院經濟學院12財稅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