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 武鉑睿
淺談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辦法現狀
——以鶴壁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為例
鶴壁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 武鉑睿
大多高職院校沒有出臺《教師教學工作質量評價標準》,或是標準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以鶴壁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為例,對當前教學評價辦法進行研究,首先說明教師教學質量評價辦法對當前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背景和意義,然后對現有的教學質量評價辦法進行分析,提出修改教師教學質量評價辦法的設想。
教學質量 評價辦法 現狀
研究并建立科學的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及體系既是學校制度建設和規(guī)范管理的需要,也是教師教學行為的方向標。教學評價的許多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理論創(chuàng)新不夠,只有首先完善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理論體系,才能更好地指導教學評價實踐。在廣泛的教育評價研究領域中,教學質量評價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教育評價的核心內容。分析和探討如何在分類的基礎上,從多維的角度評價高校教師教學質量,可以豐富教育教學評價理論,指導教學評價實踐活動有效開展。
隨著高等院校之間競爭日益加劇,為了實現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絕大多數院校都意識到提升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性。然而,考核教師教學質量時,多數院校還主要依賴學生評價的考核辦法。針對傳統(tǒng)教學質量評價研究與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許多專家學者都試圖從不同視角、通過深入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探索提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或解決思路,實現對教學活動的宏觀調控,促進教學管理科學化,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高素質合格人才,進而全面提高高校教師教學質量。構建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是保障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只有長期堅持和實施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才能穩(wěn)定教學秩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科學合理的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對于高校的長遠發(fā)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增強高校的競爭優(yōu)勢,為高校的組織決策、教師培訓提供依據,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目前,筆者所在院?,F執(zhí)行的《鶴壁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教師教學質量評價辦法》,其評價對象是各級各類教學任務的所有專、兼職教師;每位教師均按百分制評價,按學生評價、院系(部)評價、教師相互評價三個層面進行。各層面評價權重分別是:學生評教占60%,院系評價占20%,教師互評占20%。而學生評教是指在學期中,教務人員向學生發(fā)放測評表,由學生在課間休息的短暫時間內填寫問卷表,然后上交給院系或教務部門的教學管理人員。待給所有任課教師打分或測評成績結束以后,以學生的打分或測評成績?yōu)橐罁瑢處熯M行排序和評價。分值成績高于 85 分的,教學質量認定為“優(yōu)秀”;低于 85分的,教學質量認定為“合格”。這一結果不僅決定了教師是否能夠順利參加職稱評定,而且還會影響教師的崗位級別認定,對教師的影響可謂重大。然而,實際運行中,這種考核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定方法有許多弊端,效果存在偏頗。
1.主要依賴學生評價認定教師教學質量的優(yōu)劣,有欠客觀和公平。
2.教師在課堂上“懼怕”學生,甚至“討好”學生。
3.教師講授的內容越來越淺,教學質量不斷下降。
通過構建全方位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即有學生的評價、也有同行的評價還有系部領導和教學督導的評價),合理設置各方評價的權重,避免單一評價的不公正性和某一方面的因素對教學質量評價結果起決定性作用(權重過重)。
從制度上對各方面的評教過程進行完善和規(guī)范,使評教過程公平、公正,降低評教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影響,對評教過程中的一些特殊問題做出制度安排,使教學質量的評價不會因人而異。
借鑒體育比賽時的有效分計算方法,按參評人員的數量以一定的比例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即“比例異常分數剔除”,計算平均分。因不同班級對教師的評價尺度不一,同一教師在不同班級測評時,分數有時會有很大差異,但該分數不能作為教師的最終測評分。利用“均值插入換算法”對測評平均分進行二次處理,依據測評平均分,以班級為單位對任課教師進行排序,再按任課教師的人數將排序的結果轉換成標準分,轉換后的標準分才是被測評教師在本部門教學質量的評價依據。對測評數據進行處理與轉換,其結果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個別參評人員的不公正打分、不同班級學生評價尺度的差異、不同教研室對同行評價尺度的差異、班級任課教師人數不同等因素帶來的影響。測評數據的處理與轉換工作量很大,要開發(fā)專用的計算軟件才能很好地完成這一工作。
[1]鄭延福.科技與教學管理專業(yè)本科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研究[D].江蘇:中國礦業(yè)大學管理學院,2012
[2]陳冰瓊.公共管理專業(yè) 高校教師績效量化考核指標體系的研究[D].廣東: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2
[3]閆 林,牟占軍.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研究[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4
[4]楊 珍,牟占軍.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研究[J].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0
[5]肖選軍.CIPP教育評價模式探析[J]. 教育科學,2003
[6]李樹杰,國曉麗.高校教師教學質量無謂考核體系設計研究[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 2013
[7]周雪飛.高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探析[J].黑龍江教育,2012
ISSN2095-6711/Z01-2015-1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