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石城縣贛源中學 劉樹生
淺談高中語文教學方法
江西省石城縣贛源中學 劉樹生
唐代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簡明扼要地闡明了人民教師的職責所在。但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單單是關于知識的“施”與“受”的關系,也包含了以身作則,將個人修養(yǎng)、行為處事的思考方式在潛移默化中給予學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和引導,遵循學生心理需要,改變相應的教學策略上,提高學習效率。特別是對于高三階段的學生,他們內心更加敏感和緊張,易被外界干擾,教師在言行舉止、上課內容方面應更加謹慎。
高中語文 教學方法
成功的高中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取得好成績,主動學習,這也是教師在整個教學生涯中一直要面對,需要不斷要思索的問題。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各有特點,他們不是沉默的教學對象,而是活生生的,內心都有自己的世界的未成年人。教師要做的就是以成人的角度去思考,視情況定制相應的策略。教師與學生最大的不同是學生經歷一年就可以走入下一個階段,經歷另一個階段,而教師則是重復地站在同樣的位置重復同樣的工作。教師需要知道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會隨著新舊學生的更替而層出不窮。
語文課程目標是語文學科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規(guī)格和質量的要求。但是在課程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部分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有一定偏差,降低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第一,教學目標與課程目標不一致。語文這一學科的課程目標是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包括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能力等。但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實際教學中,愛好廣泛知識淵博的教師傾向于把學生變成他的聽眾,課堂成為他個人的百家講壇,語文課上成了文化課;鐘情于文學研究的教師揪住文學內容大談特談,無限延伸,一節(jié)課的內容兩節(jié)課才能講完,不僅偏離了課堂重點,還浪費時間;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師則在語文課上動輒將上課內容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聯(lián)系起來。這些錯誤的認知對教學的影響是出現(xiàn)了形式主義、泛語文主義現(xiàn)象,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這種教學目標與課程目標的不一致現(xiàn)象勢必要消除。
第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偏差。教學內容是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提供的課程資源,以語文教材為載體,是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工具。拿一篇課文的教學來說,教師可以選擇分析課文的中心思想,提煉文章的深刻內涵;可以深入研究課文句式特點,要求學生模仿作者運用的語言技巧;可以了解作者的個人經歷和創(chuàng)作心理之間的聯(lián)系。這些內容都是語文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自主選擇的,是教學實踐的自我創(chuàng)造,但往往在實際教學中既定的教學目標沒有通過具體的教學內容得到落實,讓設想成為空談。
第三,教學評價與教學目標不一致。當前語文教學評價衡量學生成績的方式帶有明顯的功利性,以學生學業(yè)分數作為學生發(fā)展的唯一標準,重結果,輕過程,重視對知識的認可,忽視能力與態(tài)度,重視群體之間的比較差異,忽視長遠性發(fā)展?jié)摿?,這些做法和態(tài)度都違背了語文新課程理念,違背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違背了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
通過降低考試難度、降低考試頻率,加強管理,積極引導,激發(fā)主動性在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方面有一定積極作用。但降低考試難度的前提是測試難度要依次呈階梯狀上升,一直都是容易的測試學生會產生驕傲滿足感,不思進??;難的測試打擊學生自信心,使學生產生挫敗心理。只有采取依次增加測試難度這種中庸的方法,從易到難,才更適合學生心理,讓學生擁有成就感。正確之舉在于盡快降低考查或訓練的頻率,使師生能夠有反思過去、修正現(xiàn)實、規(guī)劃未來的緩沖時間,使教師擁有指導學生的機會,使學生擁有知識儲備的條件。把時間交給學生使用,而不是被教師強硬地用來考查。在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的情況下,學生單單依靠虛無縹緲的超常發(fā)揮嗎?與其如此,不如放緩腳步,把握學生脈搏,迎合他們的需求做出恰當改變。
作文是高中教學的一大重點,它的分值占高考語文總分的三分之一,所以不得忽視。高中三年,教師針對學生的作文訓練讓學生寫了不下千篇文章,可成效依然微弱。語文教師應從提高教學成效出發(f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成功作文的環(huán)境,在繁重的課業(yè)之余擠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為學生開設閱讀課,不僅能夠豐富學生課外知識,為學生寫作提供素材和方法,還能讓學生放松身心,為接下來的課程補充精力。
同時,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文的觀念上應該做出相應調整。一直以來,教師對學生的情感理解尊重不夠,對學生的實際生活缺乏了解,兩種年齡層次的人之間存在代溝。教師應該充分考慮現(xiàn)實存在的問題,不要求全責備,不要拿學生的作品與范文比較,那樣只會看到越來越多的缺點,應該站在學生個人的角度與學生本身進行比較。畢竟一個班級能寫出可以當成范文的文章的學生是寥寥無幾的,如果教師對這類學生過度關注與寵愛只會招來其他學生的反感。巧妙的教學策略、教師的關注與理解是很必要的,對于一個擁有幾十人的班級來說雖然需要花費教師更多心血與時間精力,但相信一定會有所成效。
從高一到高三,學生的課程難度逐步增加,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高三階段更是草木皆兵。教師要分階段適時施壓,適時減壓,做到張弛有度,合理控制學生情緒,保持良好學習狀態(tài),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有效的學習和復習,由學習轉變?yōu)榍笾瑸樘岣邔W習效率主動出擊,為高考儲備能量。
ISSN2095-6711/Z01-2015-1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