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偉
時光的面容漸漸清晰
——關(guān)于《南方》的寫作
艾偉
“需要閉上眼睛用盡所有的力氣,才能把過去找回來?!?/p>
這是《南方》的開頭。某種意義上也是關(guān)于我寫作這部小說的隱喻。二○○九年,我寫完《風和日麗》,當時有一種被掏空了的感覺,有好長時間,幾乎不能寫作。但寫作是寫作人的宿命,一旦空下來,人會變得無比空虛,整個生命猶如像一輛車在半途拋了錨。
二○一○年,經(jīng)過半年的修整,我想作為消遣寫一個過渡性作品。最初我僅僅想寫一個傻瓜的故事。他的故事來源于我的鄰居。這個傻瓜當年是我們的樂子。他工作后,把錢藏在蜂窩煤餅里面,他告訴我們,這錢將來是娶老婆用的。但多年后,他發(fā)現(xiàn)藏于煤餅的錢都爛掉了,成了灰。他大哭一場。
現(xiàn)在我把這個人物寫進了小說,我也寫到錢藏于蜂窩煤餅這件事。讀者可以發(fā)現(xiàn),當這些事寫進小說后,全然已不是原來的樣子。這就是小說這門古老藝術(shù)和現(xiàn)實的區(qū)別。小說有自己獨有的邏輯,它有時候像音樂,只要出現(xiàn)一個動機,便可以沿著這個動機不斷發(fā)展、變化,然后從現(xiàn)實中飛升起來,絕塵而去,把現(xiàn)實遠遠地拋在了后面。
我寫下了這個開頭。那時候,《南方》的世界一片黑暗,我像小說里的傻瓜杜天寶一樣,腦子里“慢慢就出現(xiàn)了天空,南方的街道和房屋,它們像放露天電影時的幕布被大風刮著,晃來晃去”。我看到傻瓜杜天寶的三輪車上坐著一對雙胞胎美女。
我原本只想寫一部輕松的小說,沒想到我花了五年時間。在這五年中,杜天寶漸漸地變成了次要人物,而那對雙胞胎姐妹花,以她們獨有的命運站到了前臺?!赌戏健凡皇俏以鞠胍妮p松的作品,它已變成一部探討人性及其邊界的小說,一部關(guān)于命運的沉重和慘烈的小說。
這五年里,我不可能每天在寫。我時有雜念,也可以說我出現(xiàn)了精神危機。我問自己寫作的意義。這世界多一本我的小說與少一本我的小說似乎沒有多大的關(guān)系。寫作極不順利,我為此沮喪之極,懷疑自己失去了寫作能力。我越來越自閉了,很少與人交往。我每天把自己關(guān)在家里,有時候去杭州住幾天,也是關(guān)在家里。有一些事會突然進入個人生活,然后,又遠去了。我生活得越來越慢。我女兒說我這相當于“自囚”。
為了打發(fā)時間,我還亂涂一些小畫。我想我可能算是個比較專注的人。專注讓人充實。有一段日子我喜歡上了畫畫。
可是,對我而言似乎只有寫作這件事讓我真正滿足。小說里那些人物并沒有離開我,他們在慢慢生長。他們最初在我記憶的縫隙里鉆出來,像一粒剛剛破土的種子,軟弱而稚嫩。他們有時候?qū)ξ抑钢更c點,會嘲笑我的無能。有時候爭吵著要進入我的小說,想占據(jù)更多的章節(jié)。有四個家庭擺在我面前,我慢慢知道他們的來處以及他們的幸福和不幸。但是,這一切太亂了,我無力書寫他們。我發(fā)現(xiàn)我寫出的近十余萬字更像是一張隨意畫出的草圖,雜亂無章。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記住并開始洞悉我的人物,我知道他們會如何選擇并行動,我知道他們的欲望和情感,我知道了他們內(nèi)心的黑暗和光亮。
必須重頭來過。一個小說家無法窮盡世間的一切。我必須給生活以形式,才可以書寫。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現(xiàn)在的結(jié)構(gòu)。
“我在一天之前已經(jīng)死了?!?/p>
當我寫下這句話時,我確定羅憶苦成了整部小說的中心。
在《南方》里,我設置了三個人稱:你、我、他。這不僅僅是人稱問題,也是一個結(jié)構(gòu),是一個關(guān)于人性的寓言。
這是一個類復調(diào)音樂的結(jié)構(gòu),而“我”無疑是整部小說的主調(diào),在我的想像里,“我”更多地指向生命中的“本我”,那個我們至今無法道清的和整個宇宙一一對應的人的內(nèi)在宇宙。
二○一○年,當我開始寫作這部小說時,有一個名字叫《第七日》,后來余華出了一部叫《第七天》的書,我只好改名。
我倒是更喜歡現(xiàn)在這個書名《南方》。我寫的就是關(guān)于南方的故事,里面充滿了南方的風物,有很多關(guān)于南方氣候、植物、人情、街巷的描述。而在中國,南方的歷史充滿詩意,很多傳奇和浪漫故事都在這兒發(fā)生。在中國文學的版圖上,南方一直是很重要的存在。古典詩歌中,南方的意象也深入人心。南方多山川湖泊,似乎容易出現(xiàn)神跡。
我曾去過墨西哥。像所有中南美洲國家一樣,那是一個奇異的地方。甚至那里的植物也格外的飽滿肥大,有一種超現(xiàn)實之感。在那里,我看過弗里達的畫,這個極度自戀的女畫家,專注于畫自畫像的雙性戀者,我從她身上看到了斑駁的文化圖景,一種來自印第安、西班牙、南美及印度文化的混合體,極度的妖艷和迷幻,代表著美洲南方大陸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她讓我想起另一位墨西哥作家胡安?魯爾福和他的代表作《佩德羅?巴拉莫》,總是帶著中南美特有的神秘性和超現(xiàn)實感。
南方文學傳統(tǒng)在我看來就是這種植物般生長的豐富性和混雜性。
在中國南方,同樣的植物蓬勃,四季常綠。生命在此顯現(xiàn)不同于北方的那種壯烈,帶著南方的水汽和靈動,帶著熱烈的甚至早熟的腐爛的氣息。蕭耳女士在看了《南方》后,問我羅憶苦是不是來自我的記憶。她說,在南方,每一條街上都有一個羅憶苦,一個“壞”女人。雖然小說和現(xiàn)實世界有著巨大的差別,但每個作家都會承認,它的種子是來自現(xiàn)實的。對我而言,記憶尤其是那些不能忘記的場景是我小說的胚胎,我的小說就是由它發(fā)育而來,當然其中加入了我自身的經(jīng)驗和人生閱歷。
南方多佳人。而底層的佳人往往紅顏薄命,她們經(jīng)不住人世的誘惑,早早地開始了她們豐富的人生。在我有限的經(jīng)歷中,也見證過幾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女性,她們往往是桃色事件的主角,但恰恰是她們照亮了平庸的日常生活,使蕓蕓眾生看到了與自己完全不一樣的不“道德”的生活,甚至看到了“自由”本身,公眾雖然會有某種被冒犯的感覺,但只要深究,其實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同樣渴望著這樣的“自由”。
我們講故事的人迷戀于這種傳奇,總是試圖打開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性,并探索人性可能的疆域,從而刺激我們?nèi)找婀袒娜粘I罴捌浣?jīng)驗。
一直以來,我專注于通過敘述處理時代意志下的人的境遇問題。由于中國社會及其當代歷史的特殊性,人的命運也有著極為奇特的面貌。我一直迷戀于這個的主題,即書寫所謂的社會主義經(jīng)驗。
我早年的《越野賽跑》寫了兩兄弟的故事,是兩個瘋狂年代相遇的故事,我把這兩個時代命名為政治年代和經(jīng)濟年代。這是我第一部長篇,整部小說的基調(diào)是飛揚的,寓言式的。寫實部分也顯得變形和夸張。
后來,我在寫作《愛人同志》時放棄這種方法,我開始向人的內(nèi)部世界拓展。那個不可捉摸的內(nèi)心世界有著巨大的能量,讓我深深著迷。我完全用寫實的方法切入,一步一步,進入那個黑暗的潛意識領(lǐng)域。外部世界也一直在文本中存在,因為小說中的劉亞軍和張小影在時代的節(jié)點上起始,在歷史的變遷中展開。但和一般小說不同的是,我努力“向內(nèi)轉(zhuǎn)”,試圖打開人物精神世界的圖景,他們的光榮和失落,幸福和疼痛,愛和恨,溫情和暴力。而他們身上發(fā)生的一切和時代緊密相連。
對我來說,奔放的飛揚的想像似乎是“容易”的。我早年的中篇《家園》也是一部飛揚之作,我?guī)缀跤脙商鞎r間就寫完了它。而寫作《愛人同志》這樣的小說,需要耐心,需要長久地凝視,需要仔細地辨析,看清他們的選擇和行動的理性和非理性面相。
每一次寫作,對我來說都是一次自我挑戰(zhàn)。寫作《南方》時,我想到了我早年的《越野賽跑》。我想,既然我第一部長篇是關(guān)于飛翔的,那么我的生命里一定有這樣的天性,我為什么要放棄這樣的寫法呢?同時,我告訴自己,我是個對人充滿好奇的作家,我同時也不能減弱對“人”的探問和質(zhì)詢。
我試圖在《南方》中融入我寫作中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我想讓南方有寓言性,但這種寓言性要建立在人物的深度之上。我要在飛翔和寫實之間找到一條通道。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到了。從我現(xiàn)在的文學觀念來說,我更喜歡那種有人性深度的小說。但如果一部小說既能做到人性的深度,又能指向關(guān)于世界的普遍性的寓言表達,也是件不錯的事。
《南方》對我而言是一次漫長而艱難的寫作,寫完后,我長長松了一口氣。不管怎么樣,我終于寫完了它。
不光是我書里的人物在五年的時光里漸漸清晰,我通過漫長的寫作,看清了時光和精神之間的關(guān)系。就像一位高僧需要一生的修為才能燒出舍利子,寫作就是作家在時光里的精神博弈,而作品只不過是作家在時間里的生命晶體。我寫作的這些年,外部的世界一直在迅捷的變化,而我堅守的小說世界也因為時光而顯現(xiàn)出自身的邏輯。在《南方》寫作中,我盡可能地淡化歷史——當然它依舊在,我更多地讓小說按其自身的時間而生長。在寫作中,我不但在時光里看清小說人物的表情,我也看清了時間溫情而殘酷的面容。一位好友讀完《南方》電子稿后告訴我,《南方》值得花那么長時間。這無疑對我是一個安慰。
艾偉,當代中國作家,杭州市文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