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心智游移的適應性功能及其理論解釋

        2015-03-28 08:07:41鐘毅平秦敏輝孟楚熠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15年3期
        關鍵詞:被試心智指向

        鐘毅平,朱 佳,秦敏輝,孟楚熠

        (湖南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心智游移(mind wandering)是“意識流”的核心概念,是指注意從當前任務或者外界環(huán)境轉移到內部想法和感覺的現象[1-2]。在不同的文獻中,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研究者使用白日夢(daydreaming)、離線思維(off task thought)、任務無關思維(task-unrelated thought)、獨立于刺激的思維(stimulus-independent thought)、自發(fā)思維(spontaneous thought)、自我生成思維(self-generated thought)、心靈涌現(mind-pop)和心理時間旅行(mental time travel)等術語指代心智游移的現象。心智游移廣泛存在于實驗室任務和日常生活,大概占據了一半的清醒經歷[3]。以往的研究發(fā)現心智游移主要伴隨著任務表現的代價,損害個體在閱讀、持續(xù)注意測驗、智力測驗和學業(yè)考試等廣泛任務的表現,甚至影響心理健康。因而,心智游移被認為是一種不適應的心理狀態(tài)。

        近年來,隨著心智游移相關研究的逐步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發(fā)現心智游移也具有一些適應性功能(adaptive function)。首先,心智游移和目標指向思維存在許多相似的特點。兩者都消耗認知資源,都受到內部動機的影響,并且都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此外,神經影像學的證據發(fā)現,靜息時(容易產生心智游移的情境)幾乎激活了目標指向思維的全部大腦區(qū)域。這些結果表明心智游移可能和目標指向思維一樣,也存在著某些目標[2]。其次,心智游移涉及自傳體計劃(autobiographical planning)。心智游移的內容主要與未來事情相關,并且這種相關受到認知資源[4]和自我反思[5]的積極影響。最后,日常生活經歷為心智游移的適應性功能提供了一些啟發(fā)。日常生活中的心智游移與個人生活密切相關,反映了沒有解決的問題或者追求的目標,在幫助人們維持持續(xù)的“自我”感覺[6]以及頓悟式的問題解決[2]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總的來說,心智游移可能并不是心理偶然的噪音,而是有著功能性和適應性價值的內部心理狀態(tài)。顯然,適應性功能也代表了心智游移研究的最新進展。文章梳理了心智游移的相關功能,并探討了相應的理論解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未來研究的展望。

        一、適應性功能

        1.外部監(jiān)控

        盡管心智游移普遍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卻很少損害個體對外界環(huán)境反應的能力。如,駕駛汽車時經常發(fā)生心智游移,但是在遇到意外情況時,人們仍然能夠較為快速地作出反應。這一現象表明,個體在心智游移時保持著監(jiān)控外界環(huán)境的能力。在一項 EPRs 研究中,Kam 等人(2013)(實驗 2)比較了被試在檢測低頻率聲音(600Hz;出現概率80%)背景中的高頻率聲音刺激(800Hz;出現概率20%)時,離線思維(off task)和專注任務思維(on task)在N1 成分上的差異。結果表明,離線思維雖然降低了背景刺激的皮質加工,但是卻保護了異常刺激的加工。Smallwood(2013)的研究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他們發(fā)現盡管人們有時會忽視環(huán)境中的常規(guī)事物,但是有著高度視覺顯著性(visual salience)的事物卻很難被同樣忽視。

        在某些情境下,心智游移比專注任務思維能夠更好地監(jiān)控外界環(huán)境。一項最新的研究考察了心智游移和“注意瞬脫”(attentional blink)的關系[9]。注意瞬脫是指短時間內(200~500ms)連續(xù)呈現兩項刺激時,被試對第二項刺激的加工減弱的現象。一般認為注意瞬脫反映了注意資源或者注意控制在第一項任務中的“過度投入”。上述研究發(fā)現持續(xù)注意任務中的心智游移負向預測了快速系列視覺呈現任務(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 task)中的注意瞬脫,說明心智游移阻止了注意在特定刺激上的“過度投入”,有效保護了被試監(jiān)控和加工時間上臨近的其他刺激。

        2.自傳體計劃

        心智游移的第二個功能是自傳體計劃:計劃和展望個人相關的未來目標。相關證據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的研究。首先,心智游移的內容經常聚焦于未來的事情。在一項選擇反應時任務中,Baird 等人(2011)發(fā)現48%的離線思維是未來指向的,顯著高于現在指向(29%)和過去指向(12%)(其余11%沒有明顯的時間指向)。Song 和 Wang(2012)在日常生活中對被試的思維進行經歷取樣,結果也發(fā)現日常生活的情景心智游移(episodic mind wandering;心智游移的主要形式)中,未來指向思維有著最高的比例(40.53%)。D'Argembeau 等人(2011)考察了日常生活中未來指向思維的數量。他們的研究要求被試記錄自己的未來指向思維,結果發(fā)現被試平均每天出現了59 次未來指向思維,大概對應于16 分鐘一次。

        其次,未來指向的心智游移同自我和個人目標密切相關。Baird 等人的研究除了區(qū)分心智游移內容的時間指向性,還對心智游移內容的自我相關性和目標指向性進行了區(qū)分。結果發(fā)現目標指向、自我相關和“自我相關×目標相關”的思維都聚焦于未來而不是現在或者過去的事情。此外,自我反思增加了未來指向的心智游移。相關研究表明,反思個人目標和自我相關的特質增加了個體的“前瞻偏向”(prospective bias)。心智游移內容的未來指向、目標指向和自我相關特性有力地支持了心智游移的自傳體計劃功能。

        3.提高創(chuàng)造力

        科學史中存在著這樣一些有趣的故事:科學家在完成生活瑣事或者處于休息狀態(tài)時,突然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的觀點,從而順利解決了早已放棄的科學難題。事實上,問題解決前的這種潛伏狀態(tài)對應于創(chuàng)造性問題解決四階段的第二階段——孵化(其他三階段分別是準備、啟發(fā)和確認)。Sio 和 Ormerod(2009)的元分析發(fā)現被試在孵化期完成高要求任務(high demand task)、低要求任務(low demand task)、休息或者沒有孵化期四種情境中,完成低要求任務的情境有著最好的孵化效果。鑒于被試在低要求任務中有著更多的心智游移(同高要求任務相比較),有研究者提出心智游移可能促進了創(chuàng)造力的提高。

        Baird 等人(2012)最先對此進行了考察。他們的研究要求被試完成不常使用任務(unusual uses task,UUT),同時在 UUT 中插入孵化任務。UUT 是創(chuàng)造力的經典測量任務,該任務要求被試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地產生普通物品(如,磚頭)的使用方法。上述實驗共有三種孵化情境(高要求任務、低要求任務和休息)和一種對照情境(沒有孵化期),在孵化任務后使用回顧性問卷測量被試的心智游移。結果發(fā)現,孵化期完成低要求任務的被試有著最好的創(chuàng)造力成績,并且報告了顯著更多的心智游移,證實了心智游移對創(chuàng)造力的促進作用。另外的一項研究中,S.Gable 等人考察了作家和物理學家在日常生活中產生創(chuàng)造性觀點的情境(這個研究由Smallwood 和Schooler(2015)報告)。結果發(fā)現40%的創(chuàng)造性觀點來自于工作以外的活動或者同該話題無關的思考??紤]到這些情境中經常發(fā)生心智游移,該研究在高創(chuàng)造力人群中為心智游移提高創(chuàng)造力的作用提供了間接的支持。

        在特質水平上,個體的心智游移傾向也同創(chuàng)造力相關。日常生活中有著更高白日夢頻率的被試有著更好的 UUT 成績[12];ADHD 患者是典型的高心智游移人群,他們在實驗室的創(chuàng)造性任務和藝術領域的創(chuàng)造力成就問卷中比正常被試有著更好的表現[13];Jarosz 等人(2012)使用酒精和安慰劑操作被試的心智游移傾向,結果發(fā)現飲酒的被試有著更多的心智游移,并且在隨后的遠程聯想測驗(Remote Associates Test)中獲得了更好的成績。

        4.促進決策

        成功的決策需要個體抵抗干擾選項的誘惑并作出最優(yōu)的選擇。研究表明,心智游移在這個過程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Smallwood 等人(2013)考察了心智游移對延遲折扣(delay discounting)的影響。延遲折扣是指人們將長遠獎賞賦予低價值的現象(即出現了“折扣”),被試的選擇是基于即時性而不是完全的價值,因而是一種不利的決策結果。Smallwood 等人要求被試在即時的小獎賞(10 歐元)和長遠的大獎賞之間作出選擇。后者的時間在1 到180 天之間變化,獎賞金額在12 到50 歐元之間變化。同時在選擇反應時任務和工作記憶任務中測量被試的心智游移。結果發(fā)現,在低要求任務(選擇反應時任務)中有著更多心智游移的被試產生了更少的延遲折扣。由于被試在低要求任務中容易發(fā)生心智游移,該研究的結果支持了心智游移促進決策的功能。心智游移可能使得被試將注意脫離即時滿足的選項,投入到長遠目標的管理,作出長期來說更有價值的選擇。

        心智游移對復雜任務的決策可能有著更大的促進作用。Dijksterhuis 等人(2006)的研究為此提供了初步的證據。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按照汽車屬性的數量將決策任務區(qū)分為簡單任務(4 種屬性)和復雜任務(12 種屬性)。這些汽車屬性有些是積極的,有些是消極的。不同汽車有著不同比例的積極屬性。任務要求被試在這些汽車間作出最佳的選擇。被試分配在兩種情境,一種情境要求被試認真思考這些汽車4 分鐘后作出決策,另一種情境要求被試完成一項低要求的無關任務后作出決策。結果發(fā)現,專注于選項的認真思考促進了簡單任務的決策,而完成低要求的無關任務則促進了復雜任務的決策。復雜任務的決策有著較高的認知資源需求,專注的思考使得被試的注意被不恰當地限制在信息的子集上。相反,被試在低要求的無關任務中由于容易產生心智游移,擁有更為廣泛的關注,從而促進了復雜任務的決策。

        5.降低負性情緒

        在一項被廣泛引用的研究中,Killingsworth 和Gilbert(2010)發(fā)現心智游移和負性心境相關。隨后的一些研究重復了這一結果[17]??偟膩碚f,以往的研究主要發(fā)現心智游移付出了情緒的代價。然而,心智游移代表了注意與當前環(huán)境的背離[2]。設想在極端消極的情境中,心智游移將人們從當前環(huán)境中隔離開來。此時,心智游移對于情緒是否具有積極的作用呢?

        相關研究證實了上述推測。首先,心智游移減輕了人們在單調任務中的厭煩情緒。在枯燥的單調情境中,心智游移使得人們在不完全放棄當前任務加工的同時,能夠有效克服單調任務帶來的煩躁情緒。Baird 等人(2010)的研究中,要求被試完成一項非常單調的任務,任務持續(xù)45 分鐘,任務前后測量被試的心境。結果發(fā)現,實驗任務降低了被試的心境,但是高心智游移傾向的被試則沒有同等程度的下降。其次,心智游移減少了人際情境中的憤怒。在Paton等人(這個研究由Singer(1981)報告)的一項研究中,被試在完成任務時遭到實驗者的有意冒犯。一組被試在被冒犯以后,觀看中性或者攻擊性的圖片,并根據這些圖片進行想象。另外一組被試則不參與想象任務。結果發(fā)現,相比不參與想象任務的被試,觀看中性圖片和攻擊性圖片后進行想象的被試都報告了更低水平的憤怒。雖然這種有意引導的想象并不完全等同于心智游移,但兩者的注意都指向了內部想法,上述結果仍然為心智游移降低人際憤怒的作用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啟示??傊?,至少在消極情境中,心智游移具有保護心境的積極作用。

        二、理論解釋

        1.情境管理假說和內容管理假說

        (1)情境管理假說 選擇實驗任務是心理學研究特別關鍵的工作。心智游移研究的任務情境通??煞譃楹唵稳蝿涨榫常ㄈ?,靜息態(tài)、呼吸計數任務和選擇反應時任務等)和復雜任務情境(如,編碼任務、閱讀任務和工作記憶任務等)。使用復雜任務情境的研究者發(fā)現,心智游移對行為表現產生了顯著的干擾,導致了任務表現的虧空。他們認為心智游移是一種“不適應”的心理狀態(tài)。相反,使用簡單任務情境的研究者則有著相反的觀點。事實上,心智游移幾乎所有的適應性作用都是來自于簡單任務情境的研究。因而,相關研究者認為心智游移具有“適應性”價值。為了解釋這些相互對立的結果,Smallwood 和Andrews-Hanna(2013)提出了情境管理假說。

        情境管理假說認為當外部任務需要較高的執(zhí)行控制,心智游移將注意從外界環(huán)境中轉移開來將面臨著明顯的風險,可能會破壞這些任務的加工。相反,當環(huán)境不需要明顯的執(zhí)行控制,心智游移帶來的風險將會減少。此時,心智游移允許人們思考“此時此地”以外的事情(如,解決先前遇到的問題、促進未來的計劃或者提供“自我”的內部背景),具有積極的影響。因此,將心智游移限制在低要求或者無要求任務情境,從而最小化心智游移對外界任務的損害和最大化心智游移的積極作用,體現了一個適應性的認知系統(tǒng)。根據情境管理假說的觀點,將心智游移限制在低要求或者無要求情境的被試有著最好的適應性能力。事實上,這一觀點已經得到了相關研究的證實。在Casner 和Schooler(2013)的研究中,對正在參加模擬飛行訓練的飛行員進行思維探測,考察他們在不同難度的航段中的心智游移差異。結果發(fā)現,飛行員的心智游移隨著飛行航段難度的變化而變化:在困難的航段中有著最低比例的心智游移,而在相對平穩(wěn)的航段則有著最高比例的心智游移。這些結果表明,即使是受過高強度專業(yè)訓練的專業(yè)人員,在他們的專業(yè)領域也會發(fā)生心智游移。但是,人們通過管理心智游移出現的情境,最大化了心智游移的適應性功能/最小化了心智游移的損害。

        (2)內容管理假說 除了情境因素,心智游移適應性功能的另外一個影響因素是內容。心智游移的內容在廣泛范圍內變化(如,時間指向、自我相關、被試興趣和有用性等)。研究表明,當心智游移聚焦于未來指向或者被試感興趣的內容,被試傾向于報告正性心境。相反,當心智游移聚焦于過去指向和被試不感興趣的內容,被試傾向于報告負性心境?;谶@些研究結果,Smallwood 和 Andrews-Hanna(2013)提出了心智游移的內容管理假說。

        與情境管理假說相對應,內容管理假說認為心智游移的適應性功能依賴于個體對其內容的管理。目前已經證實的兩個內容維度是時間指向和興趣。當心智游移的內容是未來指向或者被試感興趣的,被試傾向于作出前瞻性計劃和問題解決,對個體的生活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相反,當心智游移的內容是過去指向或者被試不感興趣的,被試傾向于沉湎于過去的經歷,對個體的生活產生消極的妨礙作用。因而,將心智游移限制在未來指向和被試感興趣的內容,從而最小化心智游移對外界任務的損害和最大化心智游移的積極作用,體現了另外一個適應性的認知系統(tǒng)。根據內容管理假說,將心智游移限制在未來指向和感興趣內容的被試有著最好的適應性能力。這一觀點至少在情緒方面得到了證實:正常被試的心智游移主要是未來指向和被試感興趣的內容,而抑郁癥和焦慮癥患者的心智游移則更多地同過去指向和不感興趣的內容相聯系。

        2.意識連續(xù)性假說

        夜間睡覺的時候,人們的意識最初是清醒的。此時,雖然沒有明確的外部目標,但是思維非?;钴S。人們在思考過去的事情和未來的計劃或期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在不知不覺間進入了睡眠狀態(tài)。基于睡眠前普遍存在的心智游移,Christoff 等人(2011)提出清醒狀態(tài)、心智游移和睡眠是一個連續(xù)的意識狀態(tài)。清醒狀態(tài)和睡眠位于這個連續(xù)狀態(tài)的兩極,前者(或者說目標指向思維)對外界環(huán)境有著最高的執(zhí)行控制和最低的自發(fā)思維,后者(或者說睡夢)則對外界環(huán)境有著最低的執(zhí)行控制和最高的自發(fā)思維。心智游移介于這兩者之間。上述觀點稱之為意識連續(xù)體假說。

        意識連續(xù)體假說認為,心智游移和清醒狀態(tài)、睡眠狀態(tài)一樣,是一種正常的生活狀態(tài)。在這樣的狀態(tài)中,人們有著自動和較少的思維控制,能夠關注多個目標和思考大量的信息。日常生活中,心智游移和目標指向思維的交替出現具有積極的作用,可以產生新的理解和創(chuàng)造性問題解決。根據意識連續(xù)體假說的觀點,靈活地協(xié)調心智游移和目標指向思維的個體將有著最好的適應性能力。

        意識連續(xù)體假說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首先,在認知神經方面,心智游移的神經活動既與目標指向思維存在共性,又兼具睡眠的特點。心智游移幾乎激活了目標指向思維的全部大腦區(qū)域,特別是執(zhí)行控制系統(tǒng)。同時,心智游移還激活了長時記憶相關的內側顳葉系統(tǒng),這個區(qū)域在睡眠時也存在著典型的活動。其次,在功能方面,心智游移既保持了監(jiān)控外界環(huán)境的能力(見本文的外部監(jiān)控部分),同時也類似于睡眠一樣,能夠促進記憶鞏固和提高創(chuàng)造性問題解決。

        三、總結和展望

        1.“任務無關思維”的界定

        研究者廣泛使用“任務無關思維”的術語指代心智游移。在信號檢測任務和閱讀任務中,研究者要求被試將思維內容區(qū)分為“任務無關的”或者“任務相關的”,以此區(qū)分思維狀態(tài)。這可能會引起人們的誤解,認為心智游移在更深層面的任務上也是無關的。然而,完成實驗任務只是生命長河中的短暫經歷而已,并且這些任務對于被試一般并不重要。因而,實驗者認為的“任務無關思維”對于被試可能并不是任務無關的,而是與更長遠的任務相關。

        基本的生活任務(如,語法學習)是內隱的,許多形式的問題解決、社會認知、情緒加工和直覺判斷都是如此。這些任務比實驗任務同個人有著更大的相關。這些任務的加工可能并沒有被外顯的報告或者控制。事實上,個體可能擁有多層次的目標。這些目標能夠被自動引發(fā)和靈活轉換,而心智游移的適應性功能則可能反映了個體對內部目標相關任務的加工。

        2.心智游移的異質性

        心智游移的研究存在著一些相互對立的結果。如,一些研究發(fā)現心智游移和高工作記憶容量相關,而另外一些研究則發(fā)現心智游移和低工作記憶容量相關。在心智游移的適應性功能方面也有著類似矛盾的結果。這些不同的相關表明心智游移可能是一個異質性的心理狀態(tài)。盡管部分基本加工是心智游移所共有的(如,注意從外部環(huán)境的背離,從長時記憶中產生心理內容的情景),其他加工則可能存在差異。如果心智游移并非同質性的,那么在研究中對其進行區(qū)分就顯得很有必要。

        事實上,已有研究者進行了相關的嘗試。如,Seli等人(2014)將心智游移區(qū)分為“自發(fā)的心智游移”和“深思熟慮的心智游移”。未來的研究可以根據心智游移的功能性特點進行類似的區(qū)分。如,將心智游移區(qū)分為“問題解決的心智游移”或者“擔憂的心智游移”。前者具有積極的適應性作用,可能導致真正的問題解決,而后者則可能使人們處于焦慮的不適應性狀態(tài)。這樣的區(qū)分將幫助研究者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研究,促進人們對心智游移適應性功能的理解。

        3.未來研究的方向

        心智游移的適應性功能得到一些研究者的認可。然而,相關的結果仍然缺乏直接的證據,未來的研究應該進一步為相關功能提供直接的證據。比如說,盡管研究者普遍認為心智游移有助于自傳體計劃,但是實驗并沒有真實地體現個體未來計劃的能力。由于心智游移關注的是長遠的內部目標,因而,理解其適應性功能需要跨越更長時間的探索。探討提高心智游移適應性功能的技術是未來研究另外一個有價值的方向。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通過引導被試反思個人目標和自我相關的特質增加未來指向的心智游移,在這個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未來的相關研究可以探討改變心智游移內容的方法(內容管理),引導被試合理地分配心智游移和目標指向思維的時間(時間管理),也可以訓練被試在不同情境中靈活地管理心智游移(情境管理)。這些探索將有助于人們更好地認識和利用心智游移的適應性功能。

        [1]Smallwood,J.and J.W.Schooler.The science of mind wandering:empirically navigating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J].Annu Rev Psychol,2015,(66):487-518.

        [2]Smallwood,J.and J.W.Schooler.The restless mind[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6,(132):946-958.

        [3]Killingsworth,M.A.and D.T.Gilbert.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J].Science,2010,(330):932-932.

        [4]Baird,B.,J.Smallwood,and J.W.Schooler.Back to the future:Autobiographical planning and the functionality of mind-wandering[J].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11,(20):1604-1611.

        [5]Stawarczyk,D.,S.Majerus,M.Maj,et al.Mind-wandering:Phenomenology and function as assessed with a novel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J].Acta Psychologica,2011,(136):370-381.

        [6]Song,X.and X.Wang.Mind Wandering in Chinese Daily Lives– An Experience Sampling Study[J].PloS one,2012,(7):e44423.

        [7]Kam,J.W.,E.Dao,M.Stanciulescu,et al.Mind wandering and the adaptive control of attentional resources[J].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2013,(25):952-960.

        [8]Smallwood,J.Penetrating the fog of the decoupled mind:The effects of visual salience in the sustained attention to response task[J].Cana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Revue canadienne de psychologie expérimentale,2013,(67):32-40.

        [9]Thomson,D.R.,B.C.Ralph,D.Besner,et al.The more your mind wanders,the smaller your attentional blink:A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study[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15,(68):181-191.

        [10]D'Argembeau,A.,O.Renaud,and M.Van der Linden.Frequency,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future‐oriented thoughts in daily life[J].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2011,(25):96-103.

        [11]Sio,U.N.and T.C.Ormerod.Does incubation enhance problem solv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9,(135):94.

        [12]Baird,B.,J.Smallwood,M.D.Mrazek,et al.Inspired by Distraction:Mind Wandering Facilitates Creative Incubation[J].Psychological Science,2012,(23):1117-1122.

        [13]White,H.A.and P.Shah.Creative style and achievement in adults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1,(50):673-677.

        [14]Jarosz,A.F.,G.J.Colflesh,and J.Wiley.Uncorking the muse:Alcohol intoxication facilitates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J].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12,(21):487-493.

        [15]Smallwood,J.,F.J.Ruby,and T.Singer.Letting go of the present:mind-wandering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delay discounting[J].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13,(22):1-7.

        [16]Dijksterhuis,A.,M.W.Bos,L.F.Nordgren,et al.On making the right choice:The deliberation-without-attention effect[J].Science,2006,(311):1005-1007.

        [17]Franklin,M.S.,M.D.Mrazek,C.L.Anderson,et al.The silver lining of a mind in the clouds:interesting musings are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mood while mind-wandering[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3,(4):583.

        [18]Baird,B.,J.Smallwood,and J.W.Schooler.I can shake that feeling:Positive mind-wandering prevents the deterioration of mood[R].Tucson,US:Poster presented at Towards a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conference,2010.

        [19]Singer,J.L.Daydreaming and Fantasy[M].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20]Smallwood,J.and J.Andrews-Hanna.Not all minds that wander are lost:the importance of a balanced perspective on the mind-wandering state[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3,(4):441.

        [21]Casner,S.M.and J.W.Schooler.Thoughts in Flight Automation Use and Pilots’Task-Related and Task-Unrelated Thought[J].Human Factors:The Journal of the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Society,2013:433-442.

        [22]Christoff,K.,A.Gordon,R.Smith,et al.The role of spontaneous thought in human cognition[C]//O.Vartanian and D.R.Mandel.Neuroscience of decision making.London,UK:Psychology Press,2011,259-284.

        [23]Seli,P.,J.S.Carriere,and D.Smilek.Not all mind wandering is created equal:dissociating deliberate from spontaneous mind wandering[J].Psychological research,2014:1-9.

        猜你喜歡
        被試心智指向
        起始課要下得去的功夫
        多級計分測驗中基于殘差統(tǒng)計量的被試擬合研究*
        心理學報(2022年9期)2022-09-06 07:56:06
        《發(fā)現大腦:誰開啟了我們的心智之旅》書評
        自然雜志(2022年2期)2022-08-18 00:34:32
        默:從人生態(tài)度到審美心智
        科學備考新指向——不等式選講篇
        甘露珠寶 匠心智造,創(chuàng)新引領未來
        中國寶玉石(2018年4期)2018-09-07 03:18:58
        把準方向盤 握緊指向燈 走好創(chuàng)新路
        傳媒評論(2017年8期)2017-11-08 01:47:36
        Positive Solu tions of Non linear Ellip tic Prob lem in a Non-Sm ooth Planar Dom ain
        民族雜居區(qū)大專生學習社會化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音樂治療對自愿戒毒人員情緒的影響
        科教導刊(2012年14期)2012-04-29 22:32:03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按摩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 无码不卡av东京热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久久国产精品av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av久久| 熟女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成人毛片| 久久九九av久精品日产一区免费| 国产熟女盗摄一区二区警花91|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最新地址| 国产一级黄色性生活片| 精品人妻码一区二区三区剧情| 四虎影视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伊香蕉大综综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 三上悠亚av影院在线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高清|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人伦禁忌dvd放荡欲情| 麻豆91免费视频| av网站免费在线不卡|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乱一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 亚洲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国99久9在线 | 免费| 中文字幕第七页| 亚洲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丰满少妇被猛男猛烈进入久久|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 97色伦综合在线欧美视频| 偷亚洲偷国产欧美高清| 91快射视频在线观看| 少妇愉情理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