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琳
(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 江蘇 南通 226001)
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研究
花琳
(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 江蘇 南通 226001)
目的:討論超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復的影響作用。方法:100例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超早期綜合康復護理,采用我院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評分表進行滿意度評分,應用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量表(FMA)對患者的運動以及生活能力進行評定。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的比例為9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干預后的FMA評分為55.6±5.4分,對照組在干預后的FMA評分為35.4±6.8分,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腦卒中患者給予超早期康復護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其運動功能,縮短恢復的時間,降低致殘率,改善生活質量。
超早期康復護理;腦卒中;FMA;
腦卒中是一種突發(fā)的腦血液循環(huán)障礙性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是目前人類死亡主要原因之一[1]。據(jù)統(tǒng)計我國每年約有150萬患者因腦卒中住院,其恢復后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約為43.2%,對患者以及家屬的生活質量產(chǎn)生了嚴重影響[2]。本次研究選取50例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間在我院住院治療的腦卒中患者給予超早期康復護理,獲得了較好的療效,現(xiàn)整理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100例2012 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間在我院住院治療的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50例,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為58.1±8.4歲。對照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為57.3± 9.5歲,兩組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及腦卒中類型方面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的內科治療,針對軟癱期、痙攣期、恢復期進行護理,觀察組在此護理基礎上實施超早期康復護理。
1.3 觀察指標
采用我院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評分表進行滿意度評分,應用簡化Fugl -Meyer運動功能評分量表(FMA)對患者的運動以及生活能力進行評定。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對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s)表示,對資料進行t檢驗及x2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護理滿意度評價
觀察組護理滿意的比例為94%(47/50),對照組的護理滿意的比例為82%(41/5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 5.814,P<0.05)。
2.2 FMA評分
觀察組在干預前的FMA評分為29.4±2.7分,干預后的FMA評分為55.6±5.4分,而對照組在干預前的FMA評分為28.7±3.5分,干預后的FMA評分為35.4±6.8分,兩組干預后的評分均高于干預前(P<0.05)。兩組在干預前的FMA評分比較,未見顯著差異性(t=2.542,p>0.05),兩組在干預后的FMA評分對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t=15.842,p<0.05)。
超早期康復護理即腦卒中患者在3d內,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選擇有效的康復護理方案,對生命體征密切監(jiān)測,維持肢體的功能位[3]。其措施包括指導患者穿"T"字鞋,或者選擇枕頭、沙袋等物品將患者的下肢及足底支撐起來,以防止患者出現(xiàn)足下垂、內翻等畸形;同時抬高腦卒中患者的患側肢體,加速血液回流,減輕患者的水腫程度;進行關節(jié)被動運動,2次/日,每次30min;對手足等部位進行熱敷,緩解關節(jié)疼痛[4]。FMA評分可以有效的評價患者的功能恢復情況,是評估患者患者殘疾程度的有效工具[5]。有研究顯示,腦卒中患者在軟癱期、痙攣期、恢復期均可發(fā)生某些心理問題,是導致疾病恢復時間延長的主要原因,護理人員通過專業(yè)知識的教育能夠使患者對疾病的基本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增加患者治療的信心,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增加治療的主動性,有助于患者的功能恢復[6]。
本次研究中選取100例腦卒中患者,其中50例實施超早期康復護理,結果發(fā)現(xiàn),實施超早期護理組護理滿意的比例為94%,明顯的高于對照組。表明實施超早期護理能取得患者及家屬的贊同,能增加患者治療的配合度。對患者在護理干預前后進行FMA評分,在實施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后,取得了較高的FMA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兩組FMA評分均高于干預前,這與國內外大多研究結果一致[7]。實施超早期護理干預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有助于患者的功能恢復,使患者積極主動參與康復治療,降低腦卒中患者殘疾發(fā)生的幾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腦卒中患者實施超早期康復護理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功能恢復情況,降低治療的致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進一步推廣。
[1]張忠延,趙凡,吳婷,等.早期高壓氧治療對腦出血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2,12(2):117-119.
[2]年衛(wèi)紅.超早期康復護理改善腦卒中患者偏癱肢體功能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4(18):121-123.
[3]王輝.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8):1495-1497.
[4]孫豐云.早期康復護理介入對顱腦外傷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16(4):92-93.
[5]羅菊珍,楊進標,王延紅,等.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4):420-422.
[6]金曉瓊,陳欣瓊,林斯,等.超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4).
[7]李慧,姜亞芳.腦卒中患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措施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2):187-189.
R742
B
1009-6019(2015)09-01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