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摘 要:據了解,近年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許多學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詢室,但調查發(fā)現,目前相當一部分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只不過是一種擺設,自愿到心理咨詢室進行心理咨詢的學生卻并不多,沒有發(fā)揮其對中小學生進行心理 健康教育的作用,應該糾正。
關鍵詞:心理咨詢;學生心理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9-008-01
“青少年需要更多的關注和理解?!币幻睦韺<腋嬲],校內的心理輔導和幫助,對于化解青少年的心理隱患,預防悲劇再次發(fā)生,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據了解,近年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許多學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詢室,但調查發(fā)現,目前相當一部分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只不過是一種擺設,自愿到心理咨詢室進行心理咨詢的學生卻并不多,沒有發(fā)揮其對中小學生進行心理 健康教育的作用,應該糾正。
一、存在的現狀問題
1、目標不明確
很多學校建立心理咨詢室是為了應付檢查,或者是為了標新立異。有些學校以前根本沒有心理咨詢室,在迎接檢查時臨時騰出一間房子,擺上桌子、椅子、茶幾和沙發(fā),然后在門口掛上一塊牌子;有的學校平時根本沒有對學生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工作,在迎接檢查時突擊編造學生心理檔案和心理咨詢記錄。有些學校的行李咨詢室建造的非常好,達到省市級標準,但主要用來給上級領導檢查,做形象工程的。很多里面的咨詢資料寥寥無幾,很多信息一看就是造假。通過詢問學生了解就知道,學生一般是去不了的,學校擔心一些好的設施被破壞,而影響到以后的檢查。
2、設置不規(guī)范
有些學校心理咨詢室內部環(huán)境不佳,不能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學生走進去就像走進了一間辦公室,感到壓抑;有些學校心理咨詢室設在人來人往的教學樓樓梯旁或行政辦公樓上,難以給學生最起碼的心理安全感。試想,這樣的心理咨詢室誰愿去、誰敢去?即便是硬著頭皮去了,誰會說真心話?
3、師資不專業(yè)
如今,有的學校雖有專職心理咨詢教師,但多數是半路出家,即由過去從事學生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的教師來擔任。不可否認,這些半路出家的心理咨詢教師工作熱情高,在實踐中勇于摸索,確實干出了一定成績??捎捎谌狈I(yè)知識,不免在心理咨詢工作的質量上難以提高,少部分人甚至根本無法勝任;有些學校從事心理咨詢的教師是兼職的,他們承擔著繁重的其它教育教學工作。有的還擔任著班主任或學校管理工作。對他們來說,教學工作、班主任或學校管理工作是“主業(yè)”,心理咨詢工作只是“副業(yè)”,當“主業(yè)”與“副業(yè)”發(fā)生沖突時,“副業(yè)”只能讓位了。因此,許多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平時大門緊鎖,只有迎接上面的檢查或外地客人前來參觀時才“展示”一下。
4、咨詢工作不科學
目前很多學校對于學校心理咨詢工作的認識不夠。學校心理咨詢工作對象不僅僅是有心理疾病的學生,它可以是任何自愿要求心理咨詢的學生,也就是說,心理健康的學生也可以去心理咨詢。心理咨詢工作具有許多功能,但有一個功能往往被人們忽視,即挖掘來訪者的潛在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保持和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積極促進人生的發(fā)展。在經濟比較發(fā)達的工業(yè)國家,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大都配備有私人心理醫(yī)生,當他們感到心緒不佳時,就會請心理醫(yī)生把這種心緒盡快擺脫掉,以免影響工作。因此,學校心理咨詢工作要面對全體學生,不僅僅要使有心理疾病的學生獲得幫助,而且也要使沒有心理疾病的學生獲得幫助,以挖掘這類學生潛在的能力,使他們更有活力、更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學校心理咨詢室的開設,應該是能夠全面、科學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要讓學校心理咨詢室真正發(fā)揮功能產生實效,筆者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中小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各地要根據相關規(guī)定,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德育課課程體系之中。學校要逐步建立起分管校長負責,德育工作教師為主體,班主任和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
(2)中小學校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配備專業(yè)、專職的心理咨詢(輔導)師,并通過團體輔導、個別咨詢、心理行為訓練、書信咨詢、網絡咨詢、開設熱線電話等多種形式,對學生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給予指導,幫助他們排解心理困惑。對于個別有嚴重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學生,應該及時識別并轉介到專業(yè)診治部門。
(3)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緊密結合,全面滲透到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服務等各項工作中。
(4)建立學校與家庭密切聯系與溝通機制,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教師家訪等各種形式,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發(fā)揮家庭的作用,使學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