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艷
目前,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ancreatoduodenectomy,PD)仍然是胰十二指腸、Vaster壺腹周圍惡性腫瘤和某些良性腫瘤的有效治療方法之一,不過其因切除范圍較大,故創(chuàng)傷大、吻合口多、出血量多[1-2],因此常會遺留多種嚴重的術后并發(fā)癥(20%~46%),如腹腔出血、胃排空延遲癥、胰瘺、膽瘺,嚴重時甚至導致死亡(12.3%)[3-4]。為了降低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本研究對60例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并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重慶市江津區(qū)中心醫(yī)院從2014年5月~2015年5月實施護理干預前60例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實施護理干預后6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觀察組:男 41例,女 19例;平均(55.4±8.6)歲;24 例膽總管癌,15例胰頭癌,10例壺腹部癌,6例膽總管下段癌,3例胰十二指腸癌,2例慢性胰腺炎。對照組:男43例,女17例;平均(54.2±8.3)歲;26例膽總管癌,14例胰頭癌,11例壺腹部癌,5例膽總管下段癌,3例胰十二指腸癌,1例慢性胰腺炎。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5],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干預方法包括:(1)于術前與患者多進行溝通交流,緩解不良情緒,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2)應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工作[6],了解病情,術前及整個手術過程需嚴格監(jiān)測肝功能指標、凝血指標。(3)術后取去枕平臥位,持續(xù)低流量吸氧,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患者恢復意識后,取半臥位,每天定時幫助患者翻身,并給患者拍背,若果患者有痰但咳不出來則給予霧化吸入治療[7]。(4)指導患者進行口腔護理,術前3d起每天進行2~3次,術后經常使用溫鹽水嗽口。(5)給予合理的營養(yǎng)支持,若患者身體情況允許推薦應用腸內營養(yǎng)(EN)[8]。密切監(jiān)測患者是否發(fā)生并發(fā)癥,并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治療。
1.3 療效評價標準 完全緩解:術后疼痛完全消失,日常生活和工作恢復正常。緩解:疼痛減輕、不需給予鎮(zhèn)痛藥,或疼痛發(fā)作間期延長至術前的3倍以上,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無效:除了上述2種情況以外均視為無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疼痛緩解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完全緩解32例,緩解23例,無效5例;對照組完全緩解21例,緩解26例,無效13例。2組間疼痛緩解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8,P<0.05)。
2.2 2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住院時間的比較 2組均未出現(xiàn)圍手術期死亡病例。觀察組發(fā)生3例切口感染,2例腹腔出血,1例胰瘺,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0.0%;對照組切口感染6例,腹腔出血5例,膽瘺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0.0%,2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為(10.2±8.2)d,顯著短于對照組的(13.8±9.7)d(P<0.05)。
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又稱為Whipple手術,是治療胰頭癌和壺腹周圍癌等常用的手術方式,是普通外科最為復雜的手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一種復雜且創(chuàng)傷很大的腹部手術,切除范圍包括部分胰腺、鄰近的十二指腸、膽管下端、部分胃及空腸上端,并且需作膽總管、胰管、胃與空腸的吻合。手術方式包括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擴大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保留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全胰腺切除術等。
胰腺癌的發(fā)病率正在增高,據(jù)報道在美國最常見的因癌癥死亡的病例中胰腺癌超過胃癌而居第四位。胰頭癌、膽總管下段癌、乏特壺腹癌或乏特壺腹周圍的十二指腸粘膜癌等均發(fā)生在胰頭部3cm直徑范圍內。這幾種腫瘤的癥狀和體征都很相似,但預后則不盡相同。雖然胰頭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是治療這類腫瘤比較有效的療法,但其療效仍不能使人滿意。胰頭癌最差,其他幾種類型癌略好些,但總的手術切除率僅30%,手術死亡率和切除術后五年治愈率均僅10%左右。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一種操作復雜、創(chuàng)傷大的中難度外科手術,其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死亡率均較高,該手術不僅要求執(zhí)刀醫(yī)生具有熟練的手術經驗、高超的手術技術,還對術前的準備及術后的護理工作有較高的要求[9-10]。本研究中,實施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的疼痛緩解率顯著高于行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P<0.05),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證實了護理干預對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患者臨床效果的影響。因此,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的護理應密切監(jiān)測患者腹部體征,重視引流管的固定,保障引流管的通暢,給予合理的營養(yǎng)支持,并且給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導。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實施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疼痛緩解率,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縮短住院時間,臨床效果良好,值得臨床推廣。
[1] 衛(wèi)洪波,魏波,鄭宗珩,等.腹腔鏡與開放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療效的對比觀察[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4,17(5):465-468.
[2] 馬晉平.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幾個要點與細節(jié)[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3,16(7):609-612.
[3] 呂飛飛,趙海平,胡文秀,等.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圍手術期并發(fā)癥臨床分析[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3,7(2):11.
[4] 汪明慶,熊茂明,胡孔旺,等.改良 Child 術式預防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并發(fā)癥的應用研究[J].肝膽外科雜志,2014,22(1):8-10.
[5] 何玲.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護理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4,21(16):609-612.
[6] 孫曉晴.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z2):292-294.
[7] 孫葉飛,李華.38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43(1):87-89.
[8] 彭俊生,陳實.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處理-基于并發(fā)癥防治的液體管理與營養(yǎng)支持[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3,16(11):1025-1027.
[9] 劉偉,湯宏芝.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及護理[J].安徽醫(yī)藥,2012,16(2):271-272.
[10] 虞敏.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18(2):72-73.